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明朝唯一的白紙首輔申時行,他是如何讓自己的親生兒子走上不歸路的

說起明朝的首輔大臣,大家們第一個想到的會是張居正,但張居正接了張居正位置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訴地主人公——申時行,他就是明朝唯一的白紙首輔,無功無過,每天想著就是如何能既不得罪皇帝又不得罪大臣,這樣的牆頭草最後落得個誰都不喜歡的下場,只能乖乖回家養老,初入職場的人真該看看。

咱們先來看看明朝的文官集團的派別:

第一類是仗著權勢在外做些不法的勾當,京城附近的就悄悄地放債,透過這些能獲得額外地錢財,地方的藉著天高皇帝遠的,透過自己的權勢收攬百姓的錢財,致富的機會更多;

第二類,沒有第一類嚴重,但是為了保證他們的生活水平,就在非法和合法之間打擦邊球,這樣既能保證生活,又能把持他們所謂的高尚的情操,畢竟明朝官員的薪資實在是太低。大多數的明朝官員都屬於這個範圍之內的。

第三類人,就很少了,他們很極端,像海瑞就屬於第三類,清高自負,不苟取於其他人,這是一種覺得的道德觀念,不可以逾越。

這三類人讓明朝的官員之間其實存在著很多的不平衡,即使是當時能夠隻手遮天的張居正也沒在明朝的官場中找到了一種適合的方法,而申時行就又是一種方式,可惜也沒有落好,反而是像是隻落湯雞一樣倉皇逃走。

申時行,與其他的官員一樣都是透過科舉考試選拔上來的,但人家幸運的是考了個狀元,從此步入仕途平步青雲。

當時申時行出入官場之後,就進入了翰林院,成為了首輔預備人的培養人之一。明朝的那些首輔,可以看到他們都是必須經過翰林院、大學士的鍛鍊之後才能有入選內閣的資格的,他和其他人不一樣,是對萬曆黃帝的縱容,皇帝要說今天頭疼實在上不了朝,他就絕對相信。皇帝稱病出席不了經筵,他就準備好了等皇帝好了再開始舉行。

而且他能被推向首輔之位實在是機緣巧合之下的結果,當時的接替張居正班的是張四維,但是沒等他坐熱呢,他父親就去世了,就得回家丁憂,誰能想到在家得了病一病不起了,再加上年邁的另兩個內閣成員都相繼去世,大任就降到了他的頭上。

在萬曆十歲的時候給他書寫的“責難陳善”,他一點都沒有做到,反而是更加縱容他的行為。有人評價他是“蘊藉不立崖異”,意思是他雖滿腹才華,卻不近懸崖,沒有建樹。也很是中肯,既肯定了他是有才能的,又批判了他牆頭草式的為人處世,往往有時候這樣的明哲保身還不如站隊,因為你會讓大家絕對你就是個和稀泥的,沒有立場也沒有觀點,久而久之成為所有人厭惡的人。

當神宗開始執政之後,將張居正時期的那些政策全部推翻,試問,如果你申時行真的是為了明朝好,就應該曹隨蕭規,畢竟張居正的改革是有很大的成效的,你更應該向皇帝諫言,是改變當時實行的弊端,繼續加以推行,而不是聽他的直接全部廢除。

張居正當時對你可是有知遇之恩的,不是他的推舉,現在你肯定還是在幹著編修的工作。清算張首輔之時選擇明哲保身可以理解,但卻不能在死後連那些正確的一併廢除,這不是賢明的臣子應該做的事情。

終於在選太子一事上失策了。萬曆皇帝最喜歡鄭貴妃,所以也愛屋及烏,當時他有三個皇子,本著中國古代的傳統要立嫡立長,而神宗皇帝就想立他這個寵妃的兒子,逼得大臣們紛紛上述抗議。這時候申好人出現了,一邊在皇帝面前說的是隻要皇帝你喜歡,就立幼子為太子可以;另一面又和群臣們說,堅決反對皇帝這種做法,要遵守禮制,這種兩面派的做法,到了那裡大家都會討厭的,申時行也不例外,這種做法最後只能變成眾人面前的小丑。

事情敗露之後,黃帝和大臣們都對他表現出不滿,彈劾的人不斷出現,申好人只能自己默默辭職以消眾怒,幸運的是落了一個壽終正寢的好結果。

中庸之道是一種智慧,但是卻不是讓你一直在和稀泥不幹正事,稱為白紙首輔已經算是客氣了,“白紙”本來是乾淨的事物,而不是讓你在上面寫下那些阿諛奉承,左右逢源的“中庸”,這是中牆頭草行為,不管在哪裡都是一種失敗,自己的事業更應該是拼搏的,再加上一些為官之道的方法,讓自己的能實施起自己的政治方略的時候更方面,而不是在其中只知道明哲保身,而一點作為都沒有。別白白的耽誤了這張“白紙”。

在他的帶領下,明朝越來越走像了下坡路,明朝的滅亡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明朝唯一的白紙首輔,無功無過的牆頭草,初入職場的人真應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