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電信量子通話手機研發成功,通話質量無差別,通話質量無差別!

中國電信在2020天翼智慧生態博覽會上展出了兩臺樣機,分別是根據華為和中興的現有手機型號改造而來,這就是量子通話手機,由中國電信和國盾量子合作研究,使用者可在通話過程中一鍵選擇兩種通話模式,“加密通話”或“普通通話”,兩種模式下的通話質量無差別。

物理上,量子通訊可以被理解為物理極限下,利用量子效應實現的高效能通訊。量子通訊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種不能破解、不能竊聽的安全資訊傳輸方式。它是基於量子糾纏原理。

量子力學認為,兩個處於量子糾纏態的粒子無論相隔多遠,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粒子的狀態就會立即隨之改變。愛因斯坦曾將量子糾纏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利用這個特性實現光量子通訊的過程如下:事先構建一對具有糾纏態的粒子,將兩個粒子分別放在通訊雙方,將具有未知量子態的粒子與傳送方的粒子進行聯合測量(一種操作),則接收方的粒子瞬間發生坍塌(變化),坍塌(變化)為某種狀態,這個狀態與傳送方的粒子坍塌(變化)後的狀態是對稱的,然後將聯合測量的資訊透過經典通道傳送給接收方,接收方根據接收到的資訊對坍塌的粒子進行么正變換(相當於逆轉變換),即可得到與傳送方完全相同的未知量子態。

量子本身即是最小單元,用一個光量子傳遞資訊時,竊聽者無法分割出“半個量子”來獲取資訊;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則約束了竊聽行為本身,只要有人試圖測量量子,量子的狀態就自動發生改變,“舉報”竊聽行為;此外,量子的不可克隆性決定了竊聽者無法精準複製量子資訊。

2016年6月,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中國科研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這一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獲稱“兼具潛在實際應用和基礎科學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術突破”。

9月底,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訊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結合“墨子號”衛星,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量子通訊的國際權威科學家安東·蔡林格實現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訊。

量子通訊技術能夠保證通訊安全,相信在未來10年內,這項技術會被用於政府或銀行間,以確保資料交換與通訊安全。在未來20年內,量子通訊技術有望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應用,將來甚至可能出現“量子網際網路”,而量子計算機、量子網際網路、量子衛星將被一起應用,為未來新科技打下基礎。

所以許多科學家認為,量子科技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將引爆第四次工業革命。

而國產量子通話手機是如何實現的呢?原理上,量子金鑰的分發,一方面透過建設量子保密通訊網路進行廣域的分發,同時也可以藉助基於國產密碼晶片和國密演算法的量子安全SIM卡,完成在手機裡的植入,手機藉助植入的金鑰進行量子安全通話。

這種SIM卡可適配的手機型號非常廣泛,手機通常只要換上該SIM卡和對應的軟體就可以用安全的金鑰對語音通訊、資料通訊和儲存等進行保護,從而與普通手機相比,增加加密通話功能。

不過,從消費者端來看,通話本身的市場空間正在被IM通訊蠶食,而在目前的安全保護方案之下,90%的消費者或許並不需要如此超高級別的通訊加密保護。並且,目前手機對消費者的吸引要素可能更多在於攝像、外觀、配置等因素,僅僅是支援通訊加密,是否能讓消費者支付這個加密方案所帶來的成本還是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