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商紂王為什麼會對比干寄予厚望?他為什麼不願意為他人做出生死之戀

說到底,比干還是沒有活下去的自信,或者說太過於寄希望在他人身上了,才導致最終沒能逃過一命嗚呼的下場。在我印象當中的《封神演義》裡,被紂王剜心當場沒死的比干,騎馬途中遇到賣菜老婦,聽聞這老婦口中回答“菜無心可活,人無心便死”,突然掉下馬來便沒了氣息。之所以說比干沒有自信,是因為太過聽從別人的話。

如果當時賣菜老婦對他說上一句“人無心也能活”,那比干保證能夠順利存活下來,畢竟當日他可是在文武百官的眾目睽睽之下穿好衣服走出宮殿的,姜子牙贈予他的符水儘管有一定功效,可如果不是他求生的信念在支援著他的生命,姜子牙的符水也起不到起死復生的功效。

原文當中是這樣描述比干慘死過程:

(聽到有人賣無心菜)比干勒馬問曰:“怎麼是無心菜?”婦人曰:“民婦賣的是無心菜。”比干日:“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曰:“人若無心,即死。”比干大叫一聲,撞下馬來,一腔熱血濺塵埃。

(一)導致比干之死的罪魁禍首有三

其實比干完全不用死的,造成比干之死有這麼三個兇手,其一就是對比干採取剜心之舉的商紂王,其二就是裝扮成賣菜老婦模樣的妲己,其三便是告誡比干“賣菜老婦必須說人無心還活”,比干才能活下來。不過比干之死,實則還是在於自己,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心臟真的被別人剜走、拿出軀體的話,那基本上當場便會斃命。

儘管比干在封神榜之前也是凡人,可他當時已經回家喝下了姜子牙提前贈予他的符水,姜子牙這符水,有“保護其五臟六腑”的功效,可在原書當中只是提到了這符水的作用,至於作用能夠維持多長時間,這倒是沒有過多提及。按照姜子牙在比干上朝之前對他的告誡,提前喝下符水,如被紂王剜心,這符水也能保護五臟六腑。

趁著符水的作用,比干必須騎著馬向北疾馳,在路邊會遇到賣菜老婦,如果賣菜老婦說“菜無心可活,人無心也能活”的話,那比干就能活下來。可誰曾想,千年狐妖妲己早就竊聽到了姜子牙和比干的密切之事,於是提前幻化成了賣菜老婦,就等著比干騎馬過來,然後中她奸計。只是簡單的一句“人無心便死”,比干頓時就跌下馬來、仰面朝天、瞑目不言。

(二)比干存活的關鍵,在於自己而不在賣菜老婦

關於比干之死,難道只有我是這樣覺得嗎?比干能否活下去的關鍵,根本不在於賣菜老婦說什麼的問題,反倒是比干自身求生信念強弱的問題。如果姜子牙只是交給了比干的那道“求生符”,比干在被紂王剜心之後遵從姜子牙意見喝下符水,然後縱馬只管向北疾馳,聽到賣菜老婦的答案,比干心想,這賣菜老婦的回答竟然和姜子牙告知我的不同。

這個時候比干的心理就開始發生了動搖,賣菜老婦的回答,實則從本質上干擾了比干強烈的求生慾望。本來被剜心後的比干,可以憑藉著符水之功效而“血不出”,當時比干的狀態其實和常人無異,之所以能夠發揮如此理想效果,應該是符水的神力和比干自身的求生欲相互加持的結果。

除此以外,還能體現在比干存活的關鍵在於自己,而不在於賣菜老婦的一處就是:本來姜子牙囑咐比干只管一路前行,不要說話,否則給他的神符就不神了。可當比干行至賣菜老婦身旁,聽到這老婦吆喝的一句“賣無心菜”,頓時便聯想到了自己。還是忘了姜子牙告誡他的話,拉住馬扭過頭非要問上一問,這個時候就已經破例,神符的作用就已經開始削弱。

如果賣菜老婦回答“人無心亦活”的話,那比干就能活下來。可賣菜老婦卻回答“人無心不可活”,這樣一來,神符的作用基本上就喪失了,更重要的是比干自己強烈的求生慾望也開始動搖,他反覆唸叨著一句:是啊,人無心怎麼能活呢?沒有了求生慾望,再加上神符的作用已被削弱,從而導致了比干之死。

(三)冥冥之中,封神榜早有定數

整部《封神演義》下來,在這個“助周伐商”漫長的過程當中,不管是比干之死,還是截教中人和闡教中人之死,這早已都是封神榜上已經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的規則,姜子牙身為執掌封神榜的人,他其實早就料到比干的結局。身為比干私底下的摯友,如果姜子牙真想一心一意拯救比干的話,或許連神符都不用給。可姜子牙不能救,也不敢救,因為不能違背封神榜。

“比干之死”其實深層次地折射了一個道理:加速了商紂滅亡的速度,對於早就對紂王暴政持有不滿情緒的比干來講,於他本身也沒有絲毫壞處,畢竟當時的比干已經對商紂王失去了繼續輔佐下去的耐心和動力。能夠親手剜掉自己叔叔的心臟、置自己的叔叔於死地,比干或已看透一切,拯救商紂江山,著實非他一人之力能成,恐怕滅亡是必然的趨勢罷了。

“七竅玲瓏心”可以看作是比干那顆誓死拯救殷商社稷的初衷所在,比干把七竅玲瓏心獻給紂王,或許還有一絲想要紂王清醒的願望,可心被剜走了,比干對大商江山的心就死了,但殘暴無比的紂王,眼裡只有千年狐妲己,什麼自己的親叔叔比干,什麼江山社稷,都只是過眼雲煙罷了。

這一切只因為比干是封神榜上有名有位之人,姜子牙看他救國心切,但也不能違背封神榜冥冥之中的規則。但他為了救比干,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這當中已經暗含著一種“成事在人,謀事在天”的意味了,而姜子牙的做法似乎已經和封神榜有所衝突。如果比干經此一劫真能夠活下來,那後續牽扯出來的事情就很難想象了。

大話說

其實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們最好還是能夠結合文學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封神演義》出自明代著名文學家許仲琳之手,同期作品有明末清初的四大名著,這些作品幾乎都在反映著平民階層的一個念想:那便是對封建君主專制體系的一種批判。許仲琳在創設“比干之死”這一情節的時候,我認為同樣包含著隱喻這種寫法。

比干被剜心能否存活?其實問題應該轉換一下:既然比干已經知道商紂誤國,那他還能否繼續違背自己的本心,去不顧天下萬民的蒼生而輔佐商紂社稷,或者說,他還能繼續本著自己的本金活在這種麻木不仁的統治之下嗎?

對於為國為民的比干而言,他當然不能本著這種初心繼續活下去,活下去就意味著他還是之前的角色,還是作為延續商紂統治的一個麻木工具。所以當時賣菜老婦回答比干問題時提到的“心”,則有雙重含義:

其一:你若想繼續守著商紂社稷,那就繼續麻木不仁地活下去吧,有心無心都一樣;

其二:你若想真正做回你自己,做回那個益國利民的忠臣比干,那恐怕失去心就不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