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詩經》中有一篇極為引人注意的詩歌,蔽芾的《甘棠》是什麼意思?

談起《詩經》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但若說起《詩經》

與北京一帶的淵源

或許就不那麼熟悉了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燕趙大地

與《詩經》傳承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詩歌共305首。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其中“風”即國風,大約為周王朝轄內各地的民歌。也許因為燕地偏遠的關係,《詩經》中反映該地的詩歌並不多。但其中有《甘棠》一篇,頗為引人注意。詩云: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據說這是一首歌頌燕召公勤政愛民的詩。這一看法來源很早。

“召公奭可謂仁矣!甘棠且思之,況其人乎?燕外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歲,於姬姓獨後亡,豈非召公之烈邪!”

司馬遷將燕國延綿數百年的國運與燕召公的仁德、創立的良好基礎聯絡在一起。所以這首《甘棠》或可看作北京地區與《詩經》的一點關聯。

傳說孔子曾整理《詩經》,並用它來教導弟子。孔子去世之後,他的學生遊於各諸侯國,境遇各有不同,或顯達至卿相,或貧困隱於世,但都將他的學說傳播到所達之地。

因為當時書寫不便,師生間多以口耳相傳,在此過程中不免加入自己的理解,所以漸漸地,各家所傳授的典籍與解釋出現了分歧。

到西漢初年,《詩經》的傳授主要分為四家。在魯地有申培公,在齊地有轅固生,在燕地有韓嬰,在趙地有毛萇,歷史上把他們所傳授的《詩經》分別稱為魯詩、齊詩、韓詩和毛詩。其中韓詩與北京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韓詩的傳人韓嬰,《漢書·儒林傳》記載為“燕地人”,也就是戰國時燕國這一地區的人。他歷經西漢文、景、武三代。

●文帝時,任經學博士。

●景帝時,為常山王劉舜的太傅。

●武帝時,曾與董仲舒當廷辯論,辭色飛揚,二人難分伯仲。

據說他為人精悍,處事分明,頗有燕趙風骨。

學者們一般認為韓、魯、齊詩這三家,均是經過秦朝焚書坑儒後,到了西漢由經學家們用漢代通用的隸書寫成的,因此稱為“今文經”。

毛詩則是秦朝之前寫成,因藏在民間而得以躲過了秦火,其文字仍保留了戰國時東方六國的篆文,因此可稱為“古文經”。

總的來說,二者在文字、解釋和宗旨上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儒家經典基本都屬於“古文經”一脈。

韓詩的流傳亦不例外。史書記載,韓嬰揣摩《詩經》創作意圖,寫成《內傳》《外傳》二書。他的學說在燕趙一帶廣為流行,生徒眾多,知名者如淮南賁生、韓商、河內趙子等等。

在他的學生和再傳學生裡,有不少官至高位。這也反過來推動了韓詩的流傳,使得韓詩一時蔚為大觀。魏晉以後,“三家詩”逐漸失傳,韓詩是其中最晚失傳的一種,而且很幸運地,有《韓詩外傳》這部著作儲存下來,另外兩家的著作都早已亡佚了。

流傳至今的《韓詩外傳》,也稱《詩外傳》,共十卷。

它的體例是先講一個故事,然後再引《詩經》為證。這與先秦時期人們使用《詩經》的方法是很接近的。也因為這種體例,這本書裡儲存了許多早期的故事和傳說。

比如我們熟悉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等名句,便都是出自它。

關於北京地區的文化活動,韓詩的產生與流傳或許是今天所知的最早的事蹟。雖然關於它的材料很少,但在吉光片羽之間,我們大約已可以窺見當年燕趙士人吟詠《詩經》、絃歌不絕的景象吧。

今天的“古都文脈”

就為您講述到這裡

下一期,讓我們繼續瞭解

秦漢至唐

與北京地區有關的

文化“大事件”

以及這裡孕育的

文人騷客們

下期再見

內容來源:《老北京述聞 古都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