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六十歲的人,如何面對生命的真諦?寫給自己的朋友們,看完沉默

六十歲又稱耳順之年,這個年紀的人,已經走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功名利祿對於他們也只是過眼雲煙。

歷史的變遷和歲月的沉澱,讓他們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從而坦然地面對未來。

他們接受了現實,不再奢求諸事隨願,只是希望自己剩下的人生能少些遺憾。

六十歲的人看起來是進入了生命的“第二春”,既有隨心所欲的“老頑童”,也有登上舞臺一展歌喉的“老文青”,還有行走在名勝古蹟、山水美景間的“老驢友”……把世事看開悟透,不為名利所累,不為面子所困,也就輕鬆瀟灑多了。

可即使很多東西都已看淡,情義在他們心中仍然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們不僅對家人傾注了足夠的愛,也在盡力維護親戚間的關係。他們潛意識裡認為,親戚關係比其他社會關係更牢靠,所以他們強烈主張親戚間要多走動,加強聯絡。

需要提醒的是,與親戚來往也要注意原則。以下這四種親戚,來往越頻繁就會越鬧心,人上六十,更會不堪其擾、不勝其煩,所以能遠離就遠離,最好不要來往。

一是缺失誠信,工於算計的親戚。

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和,誠信是為人之本,也是家庭和諧的前提。

如果一個家庭缺失了誠信,意味著整個家庭的人都沒有道德底線,會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很多麻煩。家庭成員之間也會為各自的利益互相欺騙、互相算計,形同一盤散沙,最終必將走向崩潰。

與這種危機四伏的家庭做親戚,具有較大的風險。為了打破被社會孤立的局面,這種家庭會把親戚當作可以利用的人脈資源,用虛情假意贏得你的同情,或者以親情綁架的方式,向你提出匪夷所思的要求。

與這種親戚來往,首先會成為被欺騙算計的物件,其次還有被利用,打著親戚的旗號“借名”到處忽悠的可能,最後還有反目為仇、被訛詐的風險。

六十歲的人比較心軟,礙於親情不好意思拒絕與其來往,很可能著了其道,被拖入矛盾的漩渦,無力防範和應對,所以對這種親戚,我們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二是趨炎附勢、嫌貧愛富的親戚。

維繫親戚關係,本質上是因為親情的可貴,與地位、權勢、貧富無關,這也註定了親戚關係不是一般的社會關係,親戚之間更多的是情感認同,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然而,有一些“勢利眼”親戚卻嫌貧愛富,對有權勢的親戚趨炎附勢,而對貧苦的親戚不屑一顧、冷嘲熱諷。

在他們眼裡,親戚是用來攀附和牟取利益的,親情不過是實現其目的的工具而已,他們對親戚的態度是分享其成功的榮耀,絕不分擔失敗的痛苦,更不會雪中送炭,這種缺乏真誠的親戚關係,讓親戚間的來往充滿了功利色彩。

這種小人做派,年輕時就讓人看不慣,六十以後的人更是嗤之以鼻。如果再讓這種人肆意妄為,把正常的親戚來往當做表演的舞臺、當成推銷保險、理財、營養保健品的物件,心裡就會添堵,又是何苦呢?

這種親戚,少來往或不來往也罷,眼不見,心不煩。

三是盛氣凌人,驕傲自滿的親戚。

人得志不可失態,更不需要在知根知底的親戚面前趾高氣揚,親戚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並非官場上的依附關係。但是有的人一旦得了志,就變得目空一切,把官場上的做派照搬到生活中,在親戚面前盛氣凌人、頤指氣使。

這種人早已忘記了親戚在平時的默默付出,關鍵時刻還會無條件支援,他們忘記了初心,更沒想過感恩,對親戚尚且如此,對同事和朋友能好到哪裡去。如果連親戚都對其寒了心,其他人更不用說,失去了聲譽,往往最終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六十歲的人對得志的親戚雖然寄予厚望,但是並沒有個人要求,更在意的是親戚能夠順心如意、實現願望,並非貪求一榮俱榮。如果因為親戚得志後對自己失去了尊重而鬱悶,不如遠離他們,以免影響了心情。

四是依賴性強、索取無度的親戚。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平時過日子,誰家都難免有不順或困難的時候,作為親戚,出手相助不是法定義務,而是情誼使然。

但有的親戚卻對此沒有明確的認識,大事小情都要依賴親戚幫助,在他們看來,有問題求助於親戚,是最經濟實惠的方式。

這種親戚倒是從來不把自己當外人,只要自己需要,隨時隨地都會向親戚求助,要麼讓親戚出人出力,要麼出面出錢,總之,讓他人盡其所能為自己解決問題,全然不顧忌親戚的感受,也不考慮會給親戚帶來多少麻煩和負擔。

六十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生活規律,需要的是安靜、平和,如果被這幾種無賴的親戚沾上,讓自己費心勞神,提高了精神壓力,實在不值,因此還是少來往或者不來往,各順其變,相安無事更好!

作者/魯文馨

編輯/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