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家長課堂】孩子有了愛動手的傾向,家長該如何做才能保護好孩子?

前陣子,我獨自回老家一段時間。我兩歲的兒子,是爸爸,奶奶一起照顧。這期間孩子爸爸,給我打了幾個電話,都是在說孩子最近很暴躁,還把奶奶家的新鄰居小朋友打了。

孩子之間玩耍,

難免有推搡動作。可是自己孩子,如果有了愛動手的傾向,可

是讓家長很頭疼的一件事

因為沒有人,會願意和愛打人者一起玩的。孩子獨自玩耍時間久了,對於以後的人際關係,也是一大障礙。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了愛動手的傾向怎麼辦?

首先,我們需要分析孩子動手原因

可能孩子看到新朋友,想和對方玩。不知道如何與新朋友交流,就用推的行為來引起對方注意,達到溝通的開始。

但是對方小朋友並不明白,而且受到了攻擊,自然就要哭了。作為家長,孩子被推倒哭,肯定是緊張的狀態,護著自己孩子。也是心疼孩子,不想讓孩子再次受到傷害,就會選擇遠離推人者來結束。而推人者的家長,也覺得不好意思,訓斥自己孩子。

孩子遭到拒絕,和家長的訓斥。內心受挫,更加難受。可是依然不明白,怎麼做才能正確。家長也沒有去引導。所以下次,他依然這種方式。就有了多次動手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就需要愛動手的孩子家長,耐心詢問孩子,動手的原因,是想和對方一起玩嗎?還是對方做了你不喜歡的事情呀?雖然孩子小,但他都明白,只是不能正確地表達出來。

就像我的孩子,因為兒子兩歲前,是我一直在照顧,晚上沒有離開我過。今年春節後,偶爾奶奶家住兩三天就回來。

這次我回家十幾天,他想媽媽了。可是不知道,需要怎麼做,才能讓媽媽回來。

內心孤單,又害怕。看到小朋友想和對方一起玩,但是對方小,對他陌生,拒絕了。他受到到拒絕後,不知道如何再繼續溝通,就用來推的行為,來達到溝通的開始。孩兒爸不明白孩子的內心,認為孩子調皮,又打人。就採用以暴制暴制止,揍了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那就是有一種傷害示範

孩子兩歲一個月,所會的表達有限。怎麼做,是需要大人引導的。這孩兒爸直接來個簡單粗暴的,帶來的後果就是我兒子越來越不聽話,更加暴躁。

因為打人這種行為,並不是他的本意。

他是想和對方玩耍,被拒,希望可以繼續玩耍。

找到原因,定向解決

在我回來之後,我每次笑著和對方孩子說話。然後徵求兒子意見,要不要和弟弟玩?兒子剛開始不同意。

畢竟剛發生打架事件,還被爸爸揍,被大家訓斥。心有餘悸的,不靠近對方,我也不著急,陪我孩子玩。

同時我告訴兒子,如果想和對方玩,要問問他願意嗎?如果不同意,不要著急,咱們自己玩,過一會還想和他玩了,再邀請他。讓人家同意,和我們一起玩才行哦。就像媽媽問你,要不要和弟弟玩,你不同意,媽媽聽你的。

期間對方也很想過來玩,每次我都笑著邀請他。雖然他最後並沒有過來,但是我兒子慢慢地也開始願意和對方玩了。

後來對方摔倒,我帶著兒子過去,告訴他:看弟弟摔跤了,我們扶他好嗎?兒子和我一起扶起他,還拉他的手。雖然對方掙脫了兒子的拉手。但是能看到他不怎麼害怕了。我告訴兒子想和對方玩,就問問他願意嗎?兒子去了。後來,兒子送他餅乾,交換玩具。兩個小孩漸漸有了很大進步。

所以說孩子打人,都是需要大人正確引導的。明白孩子的需求,教他正確表達。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耐心和尊重孩子。不要強迫孩子,不然會適得其反。要明白他想做什麼,和他確認是這樣嗎?教他怎麼去做。比打他警告他,好用一千倍。

這個過程中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要耐心引導。 家長要知道,教育孩子,首先要明白孩子想法,並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溝通,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那就是有一種傷害示範

最後

就是

家長的行為

平時在家,孩子做了什麼,不妥當的行為。家長是不是,直接用暴力來制止呢?

家長的言行,也影響孩子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

第一任老師

,我們

不要一發現,孩子有打人傾向,先開始生氣,責怪孩子。

我們要第一時間,制止孩子,並詢問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解決,他不能表達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