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張學良的紅顏知己趙一荻,為何被張學良的紅顏知己朱湄筠逼上絕路?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這是“九一八”事變以後,1931年11月20日,當時擔任廣西大學校長的馬君武在上海《時事新報》上,以《馬君武感時近作》為題,刊登的名為《哀瀋陽》的兩首詩。

這首詩開頭的趙四,也就是張學良的紅顏知己趙一荻,而朱五,名字叫朱湄筠,是張學良秘書朱光沐的太太,人稱朱五小姐,而詩中提到的翩翩胡蝶則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影星胡蝶,從詩作上來看,“九一八”事變當晚 ,當時的東北軍最高統帥張學良正在和紅粉佳人胡蝶共舞於北平六國飯店。

民國影星胡蝶晚年談論張學良: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

胡蝶

這首詩發表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一片譁然,各地人士紛紛譴責詩中這位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少帥”,張學良瞬間成為輿論攻擊的焦點,就連詩中的女主角胡蝶也因此捲入了巨大的輿論漩渦中。

當外界傳嚷著“九一八”事變當晚胡蝶和張學良共舞的訊息已經家喻戶曉的時候,從天津拍完電影的她才知道,自己已經變成了別人眼中的紅顏禍水,在當時的胡蝶看來,這個黑鍋太嚴重了,她可背不起,因為她根本不知道張學良長什麼樣,更不可能和他一起跳舞。

當時的胡蝶正在天津,在九月下旬的時候也才為拍電影《自由之花》抵達北平,作為當時紅極一時的影星,胡蝶出車站的時候,受到熱情觀眾包圍,胡蝶到北平,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因此傳言她和張學良在事變之夜相擁跳舞,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民國影星胡蝶晚年談論張學良: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

馬君武

胡蝶看完報紙很憤怒,於是在詩詞發表後的第二天,胡蝶為了還自己和張學良一個清白,連續兩天在上海最具影響的報紙傳媒《申報》上連續刊登《胡蝶闢謠》,當時的著名導演、編劇、演員,如張石川、洪深、夏佩珍、鄭小秋等人也紛紛出面助陣,刊登啟事為胡蝶作證,希望能為胡蝶洗刷不白之冤。

當“闢謠啟事”刊登以後,社會上許多人對胡蝶蒙受“不白之冤”表示同情和義憤,很多人勸說胡蝶和馬君武對簿公堂,而胡蝶為了顧全大局,並沒有追究此事。

事後,經過張學良的隨從以及胡蝶本人證實,“九一八”事變當晚,張學良根本沒和胡蝶在一起,後來的事實證明,胡蝶和張學良的緋聞是日本人制造的,而馬君武不過是道聽途說的訊息,寫成了詩,這都是想象和杜撰,後來馬君武也為自己聽信傳言公開給胡蝶和張學良致了歉。

民國影星胡蝶晚年談論張學良: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

張學良

張學良和胡蝶兩人終生都未謀面,1933年3月,張學良宣告下野在上海小住時,曾經親口對朋友說過:“胡蝶究竟是怎樣的人物,一直沒見過。”當朋友建議他和胡蝶見面時,張學良正色謝絕,擺手說道:“算了吧,那樣一來謠言不就變成真的了嗎?”

1964年6月,胡蝶赴臺灣出席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時,曾有記者問她要不要見張學良,胡蝶婉言拒絕,並且回答說:‘專程拜訪就不必了,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

20世紀80年,胡蝶晚年出版了自己撰寫的回憶錄,在回憶錄裡面再次對他和張學良的關係做了澄清,她在文中寫道:

“我和張學良不僅那時未謀面,以後也未見過,真可謂素昧平生。

民國影星胡蝶晚年談論張學良:既未相識,就不必相識了

後來,張學良也看到了胡蝶的回憶錄,只說了一句話:“到底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張學良和胡蝶一生也沒有見過一次面,如果沒有馬君武寫的那首詩,也許,他們會相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