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如何才能提高你的人生格局—齊威王與魏惠王之論寶

作為國人,小時候被師尊每每問及的全國性統一題目之一就是“你長大後的理想是幹什麼”?這個問題好像每個人都不陌生,答案雖然各個不同,但在孩童時代時,大家似乎都已經種下了,自己在有生之年必能成為“有所作為”者,套用一句名言曰:

“大丈夫立世,豈可與草木同腐哉”,由此而為人生之信條,並暗下決心,此生當為此而努力。

不過很遺憾現實中真正能有所作為者,少得可憐。而能成就大作為者,更少的可憐,此實不待言,何也?

即為吾人看待客觀世界之價值取向不同,而形成差異,由此即形成每個人主觀價值判斷之有別而為“格局”之大小者也。此等格局之大小即決定了吾人有何等之作為,因此,我們從戰國七雄之田因齊與魏瑩(或嬰)相約打獵時的對話中,不難發現此理。即來說說他們的討論:

齊威王、魏惠王會田於郊(打獵)。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

請原諒某之孤陋寡聞,一物自身能發光的除了小時候看過的螢火蟲以及現代科技產物之電燈泡之外,還真的沒有看過其他自身發光體,而魏惠王之珠竟然能照前後車各十二乘者,並且還是“徑寸”之珠。如果魏惠王不是在吹牛的話,那麼,此珠在佳士得拍賣行將以天價成交無疑,並其家裡尚有十枚之巨!

毫無疑問,魏瑩家真的是富可敵國矣!

然,終於搞明白了魏瑩這傢伙原來是在自己面前大大炫富的田因齊,對此卻是嗤之以鼻,你說的“寶”原來就是指的這個呀,於是好好的給魏瑩上了一課,讓他明白什麼叫“寶”。威王曰:

“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古文以及文意不是太難,所以不做講解,不過,由此即可明白;人生價值取向的不同即形成所謂“格局”之高下,並由此格局之發展而成各人之人生境遇,從大方向來看,魏國從當初雄霸天下之七雄之一至魏瑩時,已經苟延殘喘。至魏瑩一死,不久即滅,實非無因也。不過今天我們不分析魏之滅,我們來探討一下,齊威王田因齊先生的人生格局他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產生,這才有意義。!

首先以為,視錢財如糞土乃必須擁有的條件之一,舍此即無所說。然連孔孟都承認“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之理,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愛財的人真的沒有幾個,然就這麼幾個不愛財的,他也不是真的不愛財。而是自小就被培養成了“錢財只是成事之工具而已”,此等理念顯然不是普通小民所能企及者,乃自小生在豪門權貴之家之特殊公民者,凡此等家庭者,飲食取用,上下奴僕應有盡有,所以自小即無缺錢之概念,因此不重視錢財自不意外。

反觀吾等眾生,因生存而每每掙扎在尊嚴與屈辱之間。明明可以用錢財既可解決掉之大部分問題,就是無法解決。以及從小到大浸泡在父祖輩們的“省著花”之無比正確的理財觀念下。故,以此等來說,如何可能做到視錢財如糞土者?。

其二,比錢財更重要的當然是,良好的超階級教育以及遠大的理想抱負。

豪門權貴之家,當然不定能出大格局者,此為常識,比如魏瑩跟人家一比,立判高下,此即為有無遠大理想抱負者。魏瑩所認為的理想抱負,其實就是讓他家的“徑寸”之珠如何才能變成二十顆或更多。這就是他的奮鬥目標以及人生價值觀了。當然,無須指責此種價值觀,比起豪門中屢屢發生的比細菌還更無法防控的紈絝子弟敗家子而言,已屬正面矣。

然從漢初的張良蕭何韓信以降,歷經五百年後才出現了一位諸葛孔明來看,大格局者,不世出矣!由此而明,產生大格局的人物何其難哉。歡迎大家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