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如何理解《天道》裡芮小丹說的覺到悟到並且做到,才是自己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就是當你想去解決某一個問題時,才發現別人之前跟你提過的建議非常有用,可當時你卻怎麼也聽不進去,甚至抱怨對方囉嗦,還跟他急。

比如在20歲左右,父母不讓你抽菸,說抽菸有害健康。可你聽不進去,覺得抽菸很酷,最多老了患個胃癌,沒什麼大不了。

沒過幾年,你就有了慢性咽炎,雖然不會馬上要了你的命,可它將伴隨你一輩子,你覺睡不好,飯吃不香,連說話都難受。這時你才夢然醒悟,可惜為時已晚。

再比如大人們一再提醒你少玩手機,不然會近視。你不以為意,認為就算得了近視眼有什麼大不了的,配一副眼鏡就行。

可是你真的得了近視眼,就給生活和學習帶來大大的不便。不用說同學們叫你四眼仔了,你平時去打球時還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別人撞到眼鏡,又摘不下來。

有時候忘記戴眼鏡,你都沒有安全感,這時你才意識到不聽老人言的後果。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只是因為我們不聽話嗎?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裡,芮小丹說出了根本原因。

她說:「

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可理解起來並不容易。我認為可以從下面這四點去理解。

一、時機

開頭舉的那兩個例子,都是

因為時機未到,你才沒有覺到、悟到

。這時候即使別人再苦口婆心勸你,甚至還給你指了一條明路,你也視而不見。

道理你雖懂,但是卻認為那是以後的事,你還做不到別人要求的那樣。就算你迫於壓力不得不去做,心裡也是不樂意的,你自然就很難做到。

比如抽菸。父親說過見你抽一次煙就打一次,你自然不敢抽了——這不是你覺到、悟到的,只是被逼無奈罷了。一旦有機會你還是偷偷抽幾口,你根本就做不到嘛。

只有到了你發現抽菸的後遺症,你後悔或受傷害的那一天幡然醒悟,才是時機到了。

你開始領悟別人的規勸,發現別人說的很在理,於是你去做了,你能做到的才是你的。

二、覺悟

和第一種「時機」恰好相反,

這時你是什麼都不懂的,別人的建議再好對你也像對牛彈琴。

比如大人們告誡你好好讀書上大學,不然走上社會之後一定會後悔。

因為你還沒有走上社會,你自然不知道不讀書有什麼後果,認為大人們危言聳聽,你還以誰誰哈佛退學成為富翁,誰誰小學沒畢業也能成為首富當例子,去反駁對方。

可到了你找工作處處碰壁時,到了你沒學歷做不了喜歡的工作時,到了沒文化被人看不起時,你才覺悟到沒有文化沒學歷不行,不然你連跟別人同場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當你發現多學習多讀書的好處之後,不用別人督促你就自覺去提升自己,有時候寧願放棄很多社交活動,甚至放棄休息去學習。

這時你才真正悟到讀書學習是一件要緊事,你主動去做並且做到,得到了才是你的。

三、能力

以前我舉過一個例子,說的是如果你是一個理財小白,而你的好友是銀行理財顧問,他的理財知識是10分,而你只有2分。當你去諮詢時他只能給你1-2分的理財建議。

因為你的能力只有2,他說得再多你也聽不懂。某一天別人告訴你一個投資機會,你沒有把握住或投資失敗了,儘管這個機會只要掌握了5-6分的理財知識就夠了。

可你卻不明就裡質問那位好朋友,為什麼不早點告訴你。其實他很無辜,就算他傾囊相授,你也吃不消,因為你根本就接不住。

後來你的理財能力漲到了8分,那麼那位朋友自然會告訴你7-8分的建議,那些需要5-6能力的投資機會,他也會告訴你——

這時你有能力做到了,你得到的這些才是你的。

四、眼界

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裡的三個發燒友葉曉明、馮世傑和劉冰,有貴人相助的他們本來有很好的翻身機會,可是卻把一副好牌打爛了,這是為什麼?

不是他們沒有過硬的技能,也不缺小聰明,缺的是眼界,他們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得失。

一旦看到事情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就瞻前顧後,先逃跑了,甚至主動去割斷那根井口的線,讓自己調入更安全的井底。

相反,肖亞文看得更遠,她知道危機反而是一個機會,可她不是靠運氣去押注,而是透過自己看到的深入分析,發現背後的原因,於是她抓住了這次好機會,成功逆襲。

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出相反決策的原因,不是馮世傑說的:「咱們幾個男人沒有一個女人有種唄,是爛泥扶不上牆」,

而是眼界,是你看到的地方別人看不到,並且做到了。

芮小丹的這句話看起來有點饒舌和玄乎,你若想真正去理解它,靠的不是佛家說的「頓悟」,而是從以上這幾點去理解。

我們錯失了很多機會,拍大腿懊惱不已的原因,並非沒有好機會,也不是沒有人規勸和幫忙,而是自己沒有覺到、悟到和做到,所以只會一直抱怨,一直迷茫,一直貧窮。

查理·芒格有句話說得好:「

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所以當你抱怨別人不肯幫你,或者不想跟你說太多時,不要責怪別人不夠意思,而是多看看自己有沒有覺到悟到並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