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選男人不看這3點,就是禍害自己

在尋找伴侶的時候,或許能很幸運地一次就選中了符合自己擇偶標準的人,但在相處過程中,也總有人會避免不了陷入愛情的盲區,導致感情無疾而終。

眼看別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真愛,就會焦慮迷茫:為何我不比她差,還是找不到真愛?

成年人,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不同的選擇,導致的結果也不一樣。

從我們會走路的時候開始,其實就已經潛意識地選擇了我們所要走的路。

愛情同樣也有選擇,選擇錯了,就會與幸福擦肩而過;選擇對了,愛情才能開花結果。

所以,在擇偶時,需要注意以下三件事:

01

特質

選擇什麼樣的伴侶,決定了關係可以抵達的距離和高度。

而能擁有怎樣的關係,選擇什麼樣的伴侶,其實是有標準可依的。

1)情緒穩定。

如果一個男人脾氣特別差、情緒波動特別大,不斷地跟隨著情緒做事,我們生活在這樣的關係當中就會特別沒有安全感。

因為對方喜怒無常,我們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這是很可怕的。

注意,我說的情緒穩定,不是說一個人沒有情緒、像個木頭一樣,而是說一個人不會隨著自己的情緒和興致去做一些事情。

2)衝突調解的能力。

不是說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也不是說所有的衝突最後都能化解;而是解決能解決的問題,但可以擱置、協調那些不能解決的問題。

衝突化解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生活當中每一天都會有磕磕絆絆。

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天衣無縫,最重要的在於雙方怎麼化解、怎麼擱置、怎麼協調。

3)三觀一致。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男友是個吃苦耐勞踏實的人,但她覺得倆人談話內容限定在吃飯、玩之類上,沒有心動的感覺。

因為男友的人生觀是想踏踏實實找個女人,一起生個孩子就完事了,但她有對於關係、對於浪漫、對於愛的需要。

這兩種人生觀之間有不可彌補的鴻溝,即便在一起以後也會出現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因為日後也會抱怨:“過年過節一個禮物也沒有,你就從來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我在你心目當中就是一個不怎麼樣的人了?”

從這一層面上看,大家一定得去選擇三觀吻合的,因為三觀是兩個人關係的土壤。

02

需求

很多人在遇到看上去對的人時,會在戀愛中不由自主地渴望完整。

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會面臨著一種困境:對方總有一部分讓自己迷戀,而另一部分讓自己抓狂。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在離婚後相親過很多,但沒遇到合適的,最重要的可能是她自己的防禦心比較強。

她學過九型人格,覺得自己屬於焦慮疑惑型人格,和對方見過兩三次後,就會發現這個人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

在眾多男生中,沒有一個讓她心動過,除了她的初戀,他是一個比較溫暖的人,會在她比較迷茫或者是比較焦慮的時候給她一些溫暖和支援。

倆人選擇分開,是因為他當時買不起房,而她那個時候又不知道怎麼樣處理經濟問題。

從女主的狀態來看,女主還是在做無效努力。相親這麼多次沒有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一定是出現了方向性問題。

現在很多女生感覺找的男生實在太不堪,想到要和一個如此糟糕的男生在一起過一生,就會想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待著算了。

但一個人一輩子即便不說愛,也不說喜歡,但至少得有一次心動。

對於女主的初戀,我想用一句話概括:“一見暖男誤終生”。

為什麼女主之後無法心動?因為女主的情緒閾值被初戀抬高了。

但組隊就是一個自己有多少積分再去兌換別人積分的過程。

好比拿100塊去超市買東西,想要買一塊牛肉,就不夠錢再買兩塊豬肉,只能再搭配兩個素菜回家;想要買豬肉,就不夠錢再買牛肉,兩者只能買一樣。

所以,在經濟能力和溫暖之間要懂得分拆。

什麼叫分拆?

就是把自己的需求分拆,不讓一個男生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比如被理解、被支援的需求可以在我們網路課的場域裡被滿足,花點錢就可以買到理解和支援。

如果不想花錢,也可以找個同學、閨蜜。

我們現在的人生已經到了一個需求分類的階段,要有意識地把自己的需求進行分類,然後找到對應的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同時自己也要有能力讓對方願意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03

儉欲

時常聽人說,現代人的不幸福是因為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但有時候太貪心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往往也會導致不幸福。

因為愛情源於知足,累起於貪心。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被兩個男生同時追求。A是她大學學長,91年,現在在一線城市創業,起步階段,但較順利。

A是個很有責任心、很自律、有自己想法的一個人,滿眼都是她。

那時的她因為種種原因不想談戀愛,A對她說“我喜歡你就好了,要是你遇見喜歡的了,你可以和別人在一起”,她就同意了。

工作後,她回了家鄉,而A目前在一線城市,倆人一直處於異地。

B是工作後認識的,92年,和她同城穩定單位上班。B家庭感重,重感情,但喜歡抽菸、熬夜,壞毛病不少。

由於和A長期異地,而且他經濟條件和家庭條件很一般,一線城市買房無望,所以她也沒有和A走下去的念頭。

相較於A,B的經濟實力好很多,資產大概千萬左右,但她很介意對方談過很多戀愛。

有一次,她在手機上發現B和別的女孩的床上影片,她當時都驚呆了。

雖然現在改了很多,但她覺得骨子裡東西變不了。

B由於工作外派一年,她和A也一直保持聯絡,A的工作狀態越來越好,覺得她不應該侷限於三線城市。

這讓她很糾結,覺得和A或者B都能過,只是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A興趣愛好多些,能提供情緒價值;B能在經濟上提供安全感,且父母素質高,對她不錯。

一個人的三維發展脈絡和軌跡歸納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合”,在從無到有的過程,所謂修心的重點主要在於儉欲,修掉貪心。

而“什麼都想要”,“找個比自己更好的人”,這些都是貪心的表現。

因為以女主的能力其實無法維繫A與B兼得的現狀,遲早要麼A發現B,要麼B發現A;如果和B的關係搞砸了,選擇回到A那裡,她最後肯定不甘心。

我們可以展現一種圖景性的預測,很多大齡單身女青年就是這麼釀成的:自身能力只夠得上其中一個,但又什麼都想要,最後一個也沒夠著。

所以,在擇偶時要注意修貪心、取捨。

這件事挺難的,包括我自己也這樣認為。

因為修心需要面對自己的心魔、面對自己的七情六慾,但心魔本身就是我們「小我」的構成部分。

因為不可能把自己殺掉,所以,只能降服自己;就像我們不可能拎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拎起來,我們只能訓練自己跳得更高,這確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

關於儉欲,有個過程,是從無知——知道——做到。

首先,我們可以透過一系列的訓練進行基本的覺察,比如寫情緒日記、內觀冥想等,先做到知道。

而不是像上述女主這般,連自己的貪心、心魔都不知道。

我們覺察到自己現在有貪心、有心魔,哪怕還沒降服,也可以開始跟它較勁。因為覺察,就是改變的開始。

擇偶是一個雙向選擇、各花入各眼的過程,也是取捨的過程。在選擇自己最想要的部分時,就要忽略掉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地方。

要知道,所有適合的人都是磨合出來的,懂得選擇,才能讓愛情發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