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說了什麼?莊子的思想竟然如此完美!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鰷魚出遊(是眼前所見的客觀事實)從容,是魚樂也(從容與樂,是人的主觀感受)。”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惠子對作為人的莊子能體會魚的快樂這一事實表示懷疑)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隨口回答,強調你不是我,我知道魚樂是我此時此刻的感受,“安知我不知”意在強調“我知”。但話語中出現把柄。)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惠子抓住把柄,①利用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的邏輯,對此加以重申和肯定,“我本來就無法瞭解你”。)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②據此進一步推論,既然作為同類的人無法相互瞭解,不同種類的人和魚更無法瞭解。惠子只顧著洋洋自得地批駁莊子,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掉進了自己的陷阱:假如人與人無法相知,那自己此時此刻的語言莊子又如何理解呢?惠子的表達不就是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

莊子曰:“請循其本。(惠子已經陷入死迴圈,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跳出來。因此,莊子提醒:回到我們討論的起點。)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你向我表達質疑,正是因為你知道我能理解你的質疑才問我的,這也就是說,惠子其實是預設人與人之間能夠達成彼此的理解,其工具便是語言。第二,當你向我的某種情況表達質疑的時候,你必然要首先承認你質疑的物件,即我描述的我知魚之樂這一事實,否則你的質疑便是站不住腳的,——你不能質疑一件不存在的事情。因此,在這裡,“安”的意思究竟是“怎麼”還是“哪裡”,其實是不重要的。)我知之濠上也(莊子對惠子最初的質疑的正面回答。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回答,所以許多人才把上一句中的“安”理解為“哪裡”。其實,莊子並非要回答知魚之樂的地點,而是在強調那一刻的真實感受。——在橋上觀魚的時候,我感受到了魚很快樂。至於是魚很快樂還是我很快樂,這終究只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在感受的那一剎那,我與魚是渾然不分的。而感受之為感受,又恰恰是無法說明理由的。就像一個人無法證明自己已經合道抵達“磅礴萬物而為一”的逍遙境界一樣。——一旦要去證明,就恰恰是在證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