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吳秀波被情人陳昱霖爆料,被情人陳昱霖控制長達七年,這是為什麼?

縱觀整個人類社會,大到國家、企業、宗教,小到家庭和親密關係,精神控制無處不在。人際溝通、商務談判、品牌營銷、企業管理、情感對話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精神控制。

2018年娛樂圈爆炸性的新聞非“雅痞大叔”吳秀波莫屬,吳秀波被情人陳昱霖爆料,發表長篇文章聲稱自己被吳秀波用佛經洗腦和控制,長達七年的時間。

吳秀波在一次採訪中也說:“以前,我覺得是因為責任和愛,《金剛經》裡卻說這些都是慾望,放下慾望就能得到幸福”。在陳昱霖的朋友圈中,一年拜佛經歷就有26次,而且還經常曬出自己與《金剛經》的照片,陳昱霖的遭遇雖然不值得同情,但是確實是被對方精神控制。

所謂精神控制,就是對方打著為你好的藉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打壓,否定,批評你,最終達到操控你的目的。

親密關係中精神控制很常見,實際上,精神控制可以說無處不在。工作上,生活中,比比皆是。讓人驚歎的是,父母很多時候也是隱形的精神控制高手。

來訪者小瑞直到現在還記得,初二時快期末考試的一天,因為壓力大想放鬆下,自己沒有讀書而是選擇和小夥伴玩,被父親大吼的場景:“你看看隔壁的王瑞,人家天天在幹啥,你在幹啥,人家考第幾名,你考第幾名?天天就知道玩”。多年後提及這件事,她爸爸反而怒斥她沒良心,都是為了她好,不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

自己失業了,心裡很難受,給父母說了內心感受,父母不但不理解,還說她上大學一點用也沒有,工作不穩定不說,還沒有自己掙得多,真後悔當初讓其上大學的決定。

小瑞講述了太多父母打擊式教育對自己的傷害,她雖然在別人面前開朗樂觀,內心卻充滿了對自己的懷疑。可見,

在父母長期的嘲諷、打壓、否定下,孩子內心必然受傷,會變得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卻是本該疼愛和包容孩子的父母。

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會無意識的精神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他們會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訓斥,責怪或是否定。他們會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實際上可能更多是想滿足自己的控制慾,把孩子當成自己情緒宣洩的目標。

很多父母的精神控制行為,可以用愛的名義實現。但當這些行為一旦成為常態,就極可能毀掉孩子。

有些父母總是會把“你做得不夠好”放在嘴邊,好像孩子再努力都不夠。

“你才考了第三名,有什麼驕傲的資本?”,“你賺的錢能養活自己都不錯了。”“這麼簡單都不會,笨的要死。”。每當聽到身邊的父母這樣指責孩子時,真是為他們感到可悲。他們不知道頻繁的否定對孩子意味著什麼,他們的內心更像是在對孩子說:“你能力太差,不值得愛”。

著名導演和演員姜文坦誠,自己骨子裡是不自信的,不知道如何融入到人群中。他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和媽媽親親熱熱,暢所欲言。但是他的這一夢想,直到母親去世,也沒有實現。

長期的打壓和否定,只會在孩子內心留下陰影。否定打擊下的孩子等於被催眠,逐漸開始相信,不論自己怎麼努力,自己都很糟糕,不值得被愛。

02識別父母的控制語言

父母經常說的精神控制語言:“我都是為了你好”,“我這麼辛苦為了誰?你不努力對得起我嗎?”。當父母不想採納孩子的想法和建議時,只需要一句“我都是為你好”和“我都是為了誰?”,就可以讓孩子充滿內疚感和自責。

當父母想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行事時,只需要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自帶不容反駁、不容商量、不容違背的潛臺詞,成為很多孩子心裡不可抹去的傷害。

慢慢的孩子反而會認為這是非常熟悉的模式,於是在社會關係和親子中再次把自己變成了受害者。又或者,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培養愛的能力,所以他們會像父母對待他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最終成為同樣的精神控制者。

寫在最後:每位父母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這樣的心情能夠理解。但請記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不一定愛你所愛,他最終會成長為和你有不同想法和喜好的另一個人。

所以,父母認為好的東西或許是真的好,但並不一定符合孩子的心意。多問問孩子喜歡什麼?想選什麼?多些內心的溝通和交流,給予孩子合理的建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硬塞和強求,孩子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而不是你的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