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極少出遠門,與妻子劉氏相濡以沫多年感情篤深

近些年,各種關於《聊齋志異》的影視作品也被搬上大銀幕,收穫無數好評。

比如寧採臣、聶小倩,這二個角色便出自《聊齋志異》中《聶小倩》這一段章節。

《聊齋志異》明面上是描寫神怪鬼狐,暗地裡,卻是蒲松齡先生想借著神怪小說,抨擊當時腐朽黑暗的官場環境。

可是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且極少出遠門,與妻子劉氏相濡以沫多年,共同渡過苦難日子,二人感情篤深。

蒲松齡雖學識淵博,可他一無積蓄,又極少與其他女性打交道,在感情上猶如白紙的聊齋先生,似乎非常精通一些兒女情長的私事。

於是乎,為何《聊齋志異》中,卻有許多關於“婚外情”的橋段。

這些橋段是蒲松齡胡編亂造,還是有著其他不為人知的隱情嗎?

蒲松齡出生於1640年,他是濟南府淄川人。

19歲時,蒲松齡第1次參加考試,且成績非常好。

此後,蒲松齡連考三次,每次都獲得第1名,不少名人大家都對蒲松齡的文章讚不絕口,認為他必將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文壇新星。

到了蒲松齡25歲時,他的大哥突然因病去世,剩下兄弟四人分完家中田產,而蒲松齡僅有“農場老屋三間,曠屋四壁”。

由於生活條件貧困,蒲松齡也沒錢繼續赴京趕考,只能憑藉此前積累的名氣,去地主家坐館教書。

可蒲松齡18歲時,已經與同鄉一位姓劉的女子成婚,且生下長子蒲箬生。

26歲那年,蒲松齡應邀淄川王村一位地主邀請,開始走上了教書生涯。

1670年,剛過而立的蒲松齡,來到江蘇寶應,擔任友人孫蕙的幕僚,一年之後,蒲松齡便返回淄川老家,至死沒有離開過淄川。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72歲的蒲松齡成為“歲貢生”,勉強獲得個安慰獎。

從蒲松齡的履歷不難看出,除了在30歲那年,離開家鄉擔任幕僚。其餘時間,蒲松齡皆是輾轉各個主家坐館當教書先生。

可為什麼出過遠門的蒲松齡,為何會寫出如此直透人心,與無數愛恨離合的《聊齋志異》呢?

原來蒲松齡40歲那年,他到一個叫畢際有的好朋友家中坐館。畢際有是淄川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地主富戶,頗為仰慕蒲松齡的學識。

蒲松齡一直在畢際有家呆了30年,這30年時間,蒲松齡有了穩定的收入,解決了溫飽問題。

而是畢家藏有大量書籍,有的甚至是明朝末年流傳下的“禁書”。通過幾十載的研讀,且反覆潤色筆墨,蒲松齡才寫出了一本曠世佳作,這也就是《聊齋志異》。

或許說到這裡,有不少朋友會覺得奇怪:如果說蒲松齡是根據畢際有家中的藏書作為基礎,寫下了《聊齋志異》。

可是《聊齋志異》許多章節中,為何會充斥著大量“婚外情”的橋段,這也是藏書當中所記載的嗎?

並非這樣,《聊齋志異》中的“婚外情”橋段,大部分是書生進京趕考或者出人頭地之後,意外遇上狐仙所幻化的女子,二人發生一段露水情緣。

然而,這些書生大部分已經有了結髮妻子。

據後人猜想到,蒲松齡擔任孫蕙的幕僚期間,應該結識了一位紅顏知己。

坊間傳言,孫蕙當時就任江蘇寶應知縣,由於寶應乃魚米之鄉,孫蕙近水樓臺先得月,不斷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也養了好幾房太太。

孫蕙的小老婆頗有文采,與蒲松齡以文結友,兩人互相探討文學方面期間,發生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

因此,蒲松齡來到江蘇寶應僅一年時間,灰溜溜的回到淄川。

甚至當孫蕙此後身居要職時,蒲松齡還寫過一篇《上孫給諫書》。

大致內容是,蒲松齡譏諷孫蕙是個惡霸地主,家中奴僕仗勢欺人,如果不再收斂,今後一定會倒大黴。

由此可見,蒲松齡與孫蕙這二人本是知己摯友,卻不知因為什麼,突然關係直轉之下,甚至蒲松齡對孫蕙十分看不慣。

後人便猜想,或許是孫蕙發現了蒲松齡與小妾發生了一些苟且之事,將其趕回淄川,才與蒲松齡交惡。

當然,這只是坊間傳言,並算不得真。

根據筆者判斷,雖說蒲松齡一直住在淄川老家,未曾出過遠門。

但因其自幼飽讀詩書,也算是短暫躋身上流階層,由此,蒲松齡見識到了官場以及人性的黑暗。

於是他將自己的這些見解,全部放在《聊齋志異》當中。至於說蒲松齡與其他女子發生關係,拋棄結髮妻子,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

不過《聊齋志異》雖是文言文,但是其中有諸多章節值得大家反覆研讀。蒲松齡未考中任何功名,但是因為其文筆紮實,敢於秉筆直書。因而,《聊齋志異》其中還有許多,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山東,四川,江西,江蘇一帶,民間百姓真實生活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