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經微釋經書講記12】第三十二段:不受不貪分* 【菩薩以滿恆河沙等

第三十二段(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佈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說:須菩提!以上講“於法不說斷滅相”,講的是中道不二的道理,在中道不二的道理中認識空性後,就要修妙有,就要修福德和功德,空、有不可偏廢,只要做到修福德而不受福德就對了,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再做個比喻,比喻恆河很長,兩岸的河沙多得無量,以一粒沙為一個世界,那麼這世界也是多得無量的,如果有菩薩用金銀等七寶,佈滿這多得無量的世界中,全部都用來做佈施,這個菩薩得到的福德,將是無量的多。但是,如果有一個人,知道“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的道理,那麼,這個菩薩得到的功德,將勝過前一位做佈施的菩薩。

後一位菩薩什麼都沒有做,只是知道了“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的這樣一個道理,所得到的功德卻超過了用真金白銀等無量多的七寶做佈施的菩薩,實在是令人費解。這是什麼原因呢?什麼是“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呢?

“一切法”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世間法、另一類是出世間法;世間法侷限於三界內、出世間法為三界外。那麼三界內有些什麼法呢?三界內就因果而言、有善惡二法;就生命現象而言、有六道十二類眾生;就物象和物理而言、有虛空宇宙山河大地等。

世間法都是依善惡二法而起,善法產生三善道、惡法產生三惡道,由此而形成十二類眾生及六道輪迴。世間法裡要學的是善法,只有學好善法的人,才能生往善道;惡法是眾生隨緣造業的往生處,這些往生處苦海無邊,是去不得的。去不得就要學善法,於是佛講了五乘佛法。世間法裡有兩乘,即人乘和天乘,學好人乘與天乘,得人天福祿壽喜之有漏果報;而出世法裡有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佛乘。學好這三乘,得永斷生死輪迴之無漏聖果。

人乘需修五戒,可保來世再得人身。五戒就是五條規範自己行為的戒律,受持後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違反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其中不邪淫戒僅為在家人受持,而出家人須受不淫戒。

大乘佛教以慈悲心為主體,悲憫惻隱一切眾生,不忍傷害一切眾生。釋尊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溼化、四生九有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旁生鳥雀蟲蟻等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並戒殺因、殺緣。《大智度論》說:“諸餘罪中,殺業最重。”因此,不殺生戒被列為五戒之首條。

五戒是遠離一切惡法,生長一切善法的基礎,嚴持五戒,即得一切戒的根本,是證得一切無漏功德和聖果的所依處。戒是佛陀從大悲心中流露出來淨化人身心的甘露,是佛弟子求得出離的根本保障。若能受持五戒,則能於來世保住人身不失。

一個人受持五戒,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凡受持五戒者,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護佑。”《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即:一、滿足一切智;二、如佛所學而學;三、智者不毀;四、不退誓願;五、安住於行;六、棄捨生死;七、慕樂涅槃;八、得無纏心;九、得勝三昧;十、不乏信財。

而天乘是在修行五戒的基礎上修十善業,可保來世往生欲界四天王天或忉利天,若能加修四禪八定,可生往欲界四重空居天、色界及無色界諸天。十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言、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痴。

以上所說即世間法裡的人乘和天乘,所獲福報依五戒十善及四禪八定而成就,修五戒十善及四禪八定者可集聚無量多的福德,這些福德是修出世間法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這些福德,就失去了修出世法的根本條件,所以五戒十善是貫穿在從凡夫到成佛的整個過程中,非常重要。出世法在五乘佛法中佔有三乘,即:

1、聲聞乘:聲聞乘證得者必先受皈依,然後出家,受具足戒;如果是在家人,當受菩薩戒。再依四諦法而修,次第有五種證得,即: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

地證得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有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有四證淨: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戒不壞淨。果證得有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功德證得有: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脫神通等。

2、緣覺乘:證果為辟支佛,所修法門為十二因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十二支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迴圈不息之因果。作如此觀行,速則四生(天上人間四次生死往返),遲則百劫,即可破無明,終悟十二因緣之理,證辟支佛果。

3、佛乘:佛乘是在成就聲聞、緣覺及菩薩法的證悟後,獲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三身四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種種福德功德,於三覺圓滿的當下一念,證得佛果。

“知一切法無我”,知道的就是以上所說的五乘佛法,對此五乘佛法盡皆通達,雖有證悟、而不作證悟想;雖有我所得、但不作所得想。上岸不需船、得月忘其指,放下一切執著,即是“知一切法無我”。

知一切法無我,得益於“忍”,忍什麼?忍生生世世有我之偏執、枉受輪迴之苦;忍識破無明,空卻五蘊,忽然無我之空寂;忍一切法不生、忍一切法不滅,忍此不生不滅,即得無生法忍,於無生法忍中徹悟“一切法無我”,即可頓超三界,永斷生死。由此可見,菩薩於無生法忍中得一切法無我之大自在,功德遍滿五乘佛法中,所以佛說此菩薩所得功德勝過用無量多七寶做佈施的菩薩。

佛說:須菩提!為什麼說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呢?是因為這些懂了一切法無我的諸多菩薩不受福德的緣故。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什麼是菩薩不受福德呢?

佛說:須菩提!福德不是功德,福德從有為法修、功德於自性中有;一個有漏、一個無漏;一個有所得、一個無所得。懂了這個理的菩薩,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福德,就不應貪著、不應執著,是這個緣故,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德。也就是說:如果菩薩接受福德,就會落入有為法中,只能得人天福報,但不能解脫生死輪迴;而菩薩不受福德,就會在無為法中,成就一切功德,最終將得真實大涅槃之樂。這些就是佛闡釋菩薩不受福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