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八月未央》豆瓣評分跌至3,安妮寶貝的觀影心得,你能接受幾句?

文丨路西法爾

電影《八月未央》上映兩天後,豆瓣評分已經跌至3。9分,原著作者現已改名為「慶山」的安妮寶貝發了條長長的微博講述自己的觀影心得。雖然整體行文還算客氣,但字裡行間也透露出對電影改編的不滿:「編導部分有明顯薄弱與缺陷。導致電影的那些優點部分與其割裂,而缺陷也顯得孤立而強烈。使電影沒有達成平衡。強的更強,弱的更弱。」

我們換個角度想,如果不是實在無法迴避了,大多數原著作者都不會在新片上映時去談缺點的。所以委婉談幾句缺點背後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你覺得呢?

《八月未央》的劇本2007年時已經在「第二屆華語青年論壇北京計劃融資會」上獲獎,「雪藏」了十年之後才被導演李凱拿出來開拍,沒想到「十年磨一劍」換來的卻是觀眾和原著作者齊吐槽,《八月未央》究竟做錯了什麼?

《八月未央》講述了一個老套的三角戀故事:凜冽女子未央在日語班上結識了滿腦子粉紅色泡泡的喬,開場後的半個小時裡,怎麼看未央都是在不停地想甩開喬,可是半小時後二人卻不知怎麼成為了閨蜜。喬把與自己交往十年的朝顏引薦給未央,觀眾們毫不意外地發現這個男人就是一直在和未央玩曖昧的物件。

某個雷雨交加的跨年夜,未央與朝顏捅破了最後一層窗戶紙。出軌之後,朝顏認清了自己的渣男本質,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喬雖然還沒有學成日語卻已經非常有武士道精神,知道了真相後直接在未央的浴室裡割腕自盡;未央則意外懷上了朝顏的孩子,不知道她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決定給孩子起名為喬。

最後觀眾們早已經忘掉的日語老師再度出現並揭開了真相:原來喬之所以自殺是想成全未央與出軌男友。在這份「愛」中,未央終於與自己實現了和解,所有人的過錯都得到了包容。

諷刺的是,《八月未央》和之前同樣是改編自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核心情節幾乎一模一樣:同樣是兩個個性截然不同的閨蜜為了同一個男人而反目成仇;同樣是一死一活的結局;國產青春片常見的狗血套路:三角戀、逃婚、車禍、懷孕一個不缺。但與已經被差評淹沒的《八月未央》的命運截然不同,《七月與安生》卻能口碑與票房雙收。兩部影片的天差地別更反襯出《八月未央》改編功力的不足。

《七月與安生》

在《七月與安生》中,家明悔婚而去,安分老實的七月在小城裡無法再呆下去,不得已辭掉了銀行的工作離開故鄉。但是鏡頭一轉,我們才知道:原來這場悔婚正是七月一手安排的苦肉計。她在心底裡羨慕安生的自由闖蕩,恐懼被婚姻所禁錮,不得不以這種方式逃離一成不變的既定命運。「棄婦」本來是男權社會為女性安排的一個悲慘身份,《七月與安生》卻一下子把它扭轉過來,變成了女性追求自由的起點。

在《八月未央》的原著中,朝顏的出軌也是未央一手策劃的:未央的母親因為輕信男人的諾言而一生不幸,未央從喬的身上窺到了與母親相近的氣質,因此她決定拆散喬與朝顏,把喬據為己有。

引誘朝顏出軌其實是為了向喬證明男人的海誓山盟都不可信,表面上看是朝顏「佔便宜」,實際卻在婚戀中出局。而電影版的改編恰恰把這裡變成了未央對朝顏欲拒還迎,女性在這場情愛遊戲中的主導權被削去了,看起來電影版的未央更加符合「主流」對於女性的要求,但整個故事的核也丟掉了。

從《八月未央》的海報我們就可以看出:在原版故事裡被未央操縱的朝顏升級成了真正的主人公,他處於海報的中心位置,未央反而成了配角。朝顏的慾望、選擇直接決定了兩位女主的命運。而未央對喬「畸形」的慾望被隱去了,變成了一個被動的敘事者。

更慘的是喬,因為故事完全是以未央的視角來敘述的,所以未央還有一定的話語權,而喬的故事則是支離破碎的,從頭到尾甚至沒有一段關於她的完整情節。她是怎樣被拋棄的、怎樣發現真相的、怎樣決定自殺的——這些都是影片裡最關鍵的部分,卻統統沒有提及。

在聖誕節那場戲裡,醉醺醺的喬本來要講述是怎麼和朝顏相愛的,卻突然止不住地嘔吐起來,這一幕簡直上升到了隱喻的地步——漫畫式的「傻白甜」姑娘在整部影片裡被壓制到了無聲的狀態,連講述自己的故事都不可能。

《七月與安生》也好,《八月未央》也好,作為一位具有獨到的女性氣質的作家,安妮寶貝的作品裡總是暗藏著對於男性主導權的顛覆。她將這種反叛藏在千迴百轉的華麗文字中,使讀者不易察覺。這也是曾國祥在翻拍《七月與安生》時所抓住的而李凱在改編《八月未央》所遺漏的。

如果說《八月未央》的原著有什麼價值,那就是身為女性的未央企圖模仿男人控制女人的手段來控制喬,最終導致了喬的自殺。世紀之交網路文學中所流行的「疼痛青春」實際上是女性生命體驗的折射,電影版改編把未央身上效仿父親的黑暗面隱去了,把「善良」、「無辜」、「純潔」這些詞重新安置在女性身上,表面上看起來讓女性形象更美好了,卻將故事裡唯一一點悲劇意味也一併抹殺了。

所以為什麼國產青春片一直是爛片的重災區?除了本身粗製濫造之外(比如本片中未央竟然拖著九個月的身孕赴日旅遊,很明顯是不符合生活常識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這些角色完全是按照男權社會的價值規範所臆造出來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人物。

其實《八月未央》的主演已經足夠賣力,就拿本片的女主角鍾楚曦來說,她那張個性十足的「高階臉」在大銀幕上的確光豔照人,表演的痕跡略重但也算得上也有板有眼,但是因為影片本身的情節虛浮無力,她的表演越賣力反而顯得越抓馬。

自從在《芳華》中給觀眾留下了驚豔的印象後,鍾楚曦所接的五部電影外加一部電視劇在評分網站上竟無一部超過6分,已經成為了觀眾眼裡的「爛片鑑定器」。

《八月未央》之前她所主演的同類作品是2020年的《蕎麥瘋長》。在影片中鍾楚曦扮演了一個不斷被男人欺騙卻一直隱忍的女舞者,影片的高潮段落就是無處控訴的她在雨中悲憤起舞,然而由於之前的情節鋪墊實在太過狗血,演員再有激情的表演也只能取得令觀眾哭笑不得的效果。該感嘆是演員本身缺乏選片的眼光還是太多的同類影片本就質量難以恭維只能浪費演員呢——恐怕是兩者皆有吧?

《蕎麥瘋長》

把女性塑造成男性出軌行為的標準受害者,再透過灌輸毫不真誠的心靈雞湯來化解這種傷害,是同一套操作的兩個步驟,不能扭轉這種將女性體驗納入男性視角的傳統,恐怕什麼樣的美貌和演技都無法挽救國產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