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監,竟然是他!他的英明神武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天寶末年,唐玄宗執政的晚年,他對倦怠朝政,寵愛美女,喜歡聽甜言蜜語,身邊都圍繞著像楊國忠那樣的一群小人。但是,玄宗本人則陷入了一種目盲的自信之中,已經失去了對政治局勢最基本的判斷。有一次,他跟身邊最親近的太監高力士談話時說:“我現在老了,朝廷裡的大事小事都交付給宰相們辦,鎮守邊疆的事情都交給武將們,我現在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

按照慣常思維,高力士應該順著玄宗的話,把玄宗的“英明神武”狠狠地誇讚一番,以博得玄宗的歡心。但是,這一次,高力士沒有順著玄宗的話說。他說:“我聽說前去平定雲南叛亂的大軍多次失敗,邊關將領擁兵自重,陛下您用什麼辦法節制這些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呢?屬下擔心,一旦禍發,不可挽救,怎麼可以說是無憂了呢?”(“臣問雲南數喪師,又邊將擁兵太盛,陛下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

此時此刻的高力士倒也是個明白人,能在玄宗自信滿滿的情況下說了這樣一番真話。高力士所謂“雲南數喪師”,指的是楊國忠支援下的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於天寶十年發兵攻打雲南的南詔國,不料大敗而回。天寶十三年,劍南留後李宓再次率大軍進攻南詔國,不料又全軍覆沒。但是,這兩次用兵,楊國忠都向玄宗報喜,說是大軍屢勝,滿朝文武都不敢說出實情。

所謂“邊將擁兵太盛”,當然是說安祿山。當時全國劃分為九個邊鎮,設九個節度使。而安祿山一人就兼領三個鎮的節度使,不但如此,他養父的兒子安思順也領一個鎮的節度使,他們一家人就佔了大唐節度使的九分之四,這些人手握重兵,厲兵秣馬,隨時都有反戈朝廷的可能。

唐玄宗聽了高力士的話,深深嘆了口氣。他已經老了,志氣衰減,他不想再去考慮那麼繁雜的問題了。他更願意活在自己的自信裡。

可惜,唐玄宗也許是活得太久了一些。如果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他就駕崩了,那他也不用看著自己締造的開元盛世毀於一旦,不用殺死自己摯愛的妃子,也不用看著自己曾經信任的人反叛自己。

但是,唐玄宗就是高壽。

不久之後,高力士的話都應驗了。唐玄宗大夢驚醒,揮淚別宮闕。

安史之亂爆發後,敢說真話的高力士,後來結局如何呢?

一般而言,太監都沒有什麼好貨色。唐朝建國以來,高祖、太宗、高宗、武則天在位時都沒有出現權傾朝野的大太監。到了玄宗朝,高力士得玄宗寵幸,逐漸發展為權傾朝野的大宦官。到玄宗晚年,每有四方進呈的上奏文表,必先送呈高力士,然後進奉御前,小事就由他自行裁決。被玄宗封為驃騎大將軍,齊國公。如此恩寵,在太監裡面,實屬罕見。而高力士這個人卻並不壞。他和後來唐朝的那些飛揚跋扈、專幹壞事的太監不同。

高力士本姓馮,出身貧寒。在一次謀反案中,年幼的他被人閹割,從此成了太監。嶺南討擊使李千里見他聰慧,便將他帶進宮中。當時還是武則天主政。武則天見他聰慧機敏,而且長得帥帥的(年幼儀美),是個小鮮肉,便讓他在身邊供奉。但是武則天對他並不在意,有一次他犯了小錯,被鞭打一番,趕出宮去。宦官高延福見他可憐,便收他做養子。於是有了高力士這個名字。高延福與武三思往來密切,於是,高力士也隨著他養父經常出入武三思第宅。經武三思幫忙說好話,武則天又將他召入宮中。由於他天性謹慎細密,善於揣摩皇帝心思,武則天封他為宮闈丞,專門負責傳遞詔敕。

景龍年間,高力士和藩王李隆基相識,也不知道是高力士慧眼識人還是機緣所促,見面後,高力士便極力巴結李隆基,傾心侍奉。很快就獲得了李隆基的信任。李隆基發動政變後,高力士也隨之得寵,從此青雲直上。

高力士對唐玄宗忠心耿耿,為人機敏、小心謹慎,對朝政也沒有過多操控和干涉,由此博得了“千古賢宦第一人”的稱號。後世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也是正面居多。明代著名史學家李贄就曾說:“高力士真忠臣也,誰謂閹宦無人?”

760年八月,高力士被流放黔中道。762年遇到朝廷大赦,當他迴歸到郎州時,聽人談起京城新聞,才知唐玄宗已經駕崩了。高力士聞訊後,號啕痛哭,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