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貝多芬是黑人?外國網民在社交網路上吵翻了天,爭執的內容是. . .

近日外媒報道,外國網民在社交網路“推特”上吵翻了天,爭執的內容就是“著名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是否是黑人”。

根據一些外媒報道,這個說法源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份小報文章,之所以說他是黑人,源於貝多芬與黑人有相似的面部特徵,而且人們印象中他的膚色也不是特別的白,甚至還延伸出了一些陰謀論的說法,認為是後來的歐洲人不斷改寫歷史,為了證明黑人不是優秀的,所以“洗白”了貝多芬。其實這樣的說法很早就曾經流傳過,提出者更有可能的希望透過“碰瓷”貝多芬這樣的歷史名人而去引起大家對於黑人權益的思考與關注。

比如說1969年史努比的漫畫作者也曾經在條漫裡調侃過這個說法。

那麼真實的貝多芬,音樂之外的貝多芬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今年是路德維希·範·貝多芬誕辰250週年。1827年3月29日,他的葬禮在維也納舉行,前來參加的人如此之多,以至於送葬隊伍花了90分鐘才從貝多芬最後的住所行進到教堂。在他的墓前,當時的著名演員海因裡希·安舒茲發表演說,以“全德國人民”名義要求將貝多芬視為德國的象徵。

貝多芬的大多數傳記作者都忽略或淡化了他的生活和作品中的民族主義元素,而強調他的國際理想。1972年,由他譜曲的席勒《歡樂頌》被定為歐盟盟歌,這令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比任何其他古典音樂都為人們熟知。事實上,貝多芬既是法國大革命的同情者,也是哈布斯堡家族君主制的擁躉。在拿破崙戰爭期間,他也創作了大量愛國歌曲。1812年俄國戰役後,拿破崙帝國開始瓦解,藝術家們開始慶祝即將來臨的解放。貝多芬創作的慶祝威靈頓公爵1813年取得勝利的交響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光榮的時刻》也是如此,這是為1814年維也納會議開幕而寫的作品。有人認為,貝多芬作品的愛國主義色彩蓋過了其音樂價值。

德國對民族主義音樂的追求由來已久。1741年,《愛國者音樂劇》的編輯就宣稱德國音樂是至高無上的。音樂的地位也發生著變化,它不再是王室和宗教的陪襯,而是成為德語世界的主要藝術形式。作曲家朱利葉斯·貝克爾1842年說,音樂“無處不在,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原則,是公共話語的核心要素”。

貝多芬的吸引力則不止音樂,他被完美地塑造成德國在國際音樂大戰中的代表。1853年的萊茵音樂節上,約瑟夫·約阿希姆演奏了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整個活動被譽為“真正的民族節日”。

人們將貝多芬塑造為浪漫主義革命的化身,他是典型的浪漫英雄:孤獨、受折磨、不妥協的天才。親眼見過貝多芬的人很少,但他的影像卻廣為傳播,他傳奇的一生廣受崇拜,德國人更是以此證明德國文化的優越性。1845年8月,一個巨大的雕像在貝多芬出生地波恩揭幕,普魯士國王將它和科隆大教堂共同稱為“德國統一和力量的象徵”。

貝多芬的天賦是如此耀眼,以至於它在任何時代都可以發光。然而,他對同時代和後人們的影響卻被外部力量放大了。簡言之,貝多芬的名聲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

本文為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