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薦讀】養生不僅僅是養身體,而是重在養德!看看古代先賢怎麼認識

養生不僅僅是養身體,而是重在養德,看看古代先賢是怎麼認識養生的,這九點做到很關鍵!

一德‍‍

明代的養生家呂坤指出,仁義者是可以長壽的,有優良的品德是有助於益壽延年的!那麼仁者的道德品質具備哪些呢?就是這五個字——溫、良、恭、儉、讓。溫和敦厚、善良有愛、待人恭敬、儉樸不奢、謙讓他人。呂坤認為人的道德修養才是真正的養生!“仁者可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義。”

編輯搜圖

二安

蘇東坡認為,養生在於“安”、“和”二字。“安”就是隨遇而安,“和”就是萬事以和為貴,“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有一個好的心態,就是在養生!雖然簡單二字,安和,卻道出了養生的真諦,這兩者都能做到者必然不會徒增煩惱,能保持心情的淡然,即所謂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隨遇而安!

編輯搜圖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男人在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應該控制自己的色慾,不可整日沉迷於色必有損未發育好的身體;長大後血氣方剛,陽氣旺盛,要控制自己不要與人爭鬥、以和為貴;人老時血氣都在慢慢衰竭,要把得失看淡,不要什麼事還要在過分爭取,以免傷神!

四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說:“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慾,二日慎動,三日法時,四日卻疾。”“四法”為養生之道,保養好自己的而身體才能更好修養心靈。寡慾,是為了控制自己莫名的性慾,對這些方面要所節制;慎動,是為了保養,不能過度勞累,要愛惜身體,懂得安心養神;法時,是要人懂得順應自然變化、尊重自然規律,;卻疾,指的是防病比治病更為關鍵,日常養生要固護正氣、保養精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整個生命、生老病死都貫穿在春夏秋冬的更迭中,人的生活起居應該順應四時的變化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體的氣血陰陽平衡。只有體內正氣充足,邪氣才不會侵犯!內經雲:“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四季養生讓人的陰陽得以調和。

編輯搜圖

五知‍‍‍

宋代養生家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妄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過度的

六節‍‍

明代醫學養生家江綺石說:“節嗜慾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 這六節非常通俗易懂,但節辛勤是什麼意思呢?辛勤勞作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為什麼要節制呢?很簡單,凡事不能為過,勞逸結合很關鍵。

編輯搜圖

七食‍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淨。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現在常說的“少鹽少糖”古人早就提出了!尤其是最後一點很多人都沒這個習慣,其實不管是吃什麼時候的飯,飯後漱口是很關鍵的。

八樂‍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的“八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寫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 “狂歌之樂”,這一點很符合年輕人的現狀,比如在音樂節現場狂歌,釋放青春活力,這都是非常好的!“高臥之樂”很有意思,睡得地方高很開心麼?這個緣故是這樣,為什麼逢節假日很多朋友願意去山林之間住農家院,在山水中享受一份靜怡,遠離塵世的喧囂,豈不是一樂?

編輯搜圖

九思‍

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維,見德思義。”今人尤其應當記取。謹守德義。古人在《尚書·周書》中告誡說:“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小過終必損大德,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