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司藤》裡的司藤和白英代表著人性的兩面:表面逞強的背後是卑微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電視劇《司藤》隨著劇情的深入,一直在司藤背後的白英呼之欲出,本來想等白英浮出水面後再寫這篇,但是這幾天,對於司藤和白英的思考越來越多,有點等不及了,那就按原著小說的情節,來聊聊司藤和白英吧。

不得不承認,這部小說最大的亮點,是一個人因為感情的變故,分出了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就像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兩個自己一樣,在一件事情上,一段感情上不斷糾結和撕扯。

關於感情的分析,我想先放放後面再寫,先聊聊司藤分出白英這件事情吧。

為什麼司藤在感情變故之時分出了白英?

根據原著小說,司藤本來是丘山一手製造出的工具人,直到她遇見邵琰寬,兩人產生了感情。邵琰寬教司藤讀書寫字,讓司藤知道了善惡,知道了仁智禮儀信。後來,丘山讓邵琰寬看到了司藤本來妖的面目,邵琰寬被嚇得落荒而逃,辜負了司藤。

司藤遭遇情變後,再也無法相信愛情,相信男人。可是,她再次遇見邵琰寬的時候,邵琰寬開始重新追求司藤,甚至浪漫求婚,這讓司藤的內心受到了莫大的衝擊。

一方面是冷靜的司藤,看清邵琰寬的本來面目,知道了丘山和邵琰寬不可告人的合作交易,另一方面是渴望被愛的司藤,看著邵琰寬追求自己的種種,不斷地找藉口認為邵琰寬是被丘山欺騙了,幻想著自己用愛可以換來邵琰寬的真情。

這種渴望在司藤的心中越來越強烈,讓司藤的內心在撕扯,在糾結,到底要不要嫁給邵琰寬。直到最後,司藤變成了兩個人,一個人還保持著司藤的名字,是理性的那部分司藤,不願意嫁給邵琰寬,而另一個人願意嫁給邵琰寬,她不認可司藤,甚至把名字改成白英。

為了嫁給邵琰寬,白英滅殺了司藤,把阻止自己決定的那一半遠送西北埋藏起來。

如果說分化後的司藤代表人性中的理性,那麼白英就代表著人性中的感性。感性的背後,是隻考慮自己的感覺,而忽視事物本身的發展。白英內心太渴望得到被人愛了,這種感覺在遇見邵琰寬之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其實,每個人面的感情都會一邊告訴自己要保持理性,一邊又會不自覺地跟著感覺走,只是這個感覺別太強烈,太強烈的時候就會灼傷自己,就如白英一般。

都說那半個司藤是可憐之人,因為她至始至終沒有為自己而活,始終逃不出白英和丘山的掌控,其實最可憐的人是白英。那半個司藤至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白英籌劃了一切也得不到自己渴望得到的人和愛情。

有時候太渴望一個東西,不是一件好事。

白英內心對愛情的渴望背後是自卑

看到司藤對邵琰寬的決絕,再對比白英一心嫁給邵琰寬的樣子,會覺得不可思議。司藤知道了邵琰寬的求婚,是丘山和邵琰寬聯手合作的內幕。她告訴白英,沒想到白英還是要嫁給邵琰寬,認定邵琰寬是被騙的。

為什麼在愛情面前,白英會如此渴望嫁給邵琰寬呢?其實,這份渴望裡包含了無數卑微。是的,白英愛得很卑微。

司藤從小是丘山一手帶大的,但是丘山對司藤並不好,他把司藤當豬狗一樣圈養,小司藤露出笑容,丘山都會呵斥。即便是這樣,在司藤眼裡,丘山是最親的親人,是陪伴自己長大的人。

直到她遇見邵琰寬,才開始知道了親人之間應該是什麼樣,體驗到了愛情的溫暖和甘甜。

作為白英這一面來說,嫁給邵琰寬就意味著,最大程度上重溫那些美好的東西,那些她長這麼大都不曾擁有的東西。她越是渴望從邵琰寬那裡得到這些東西,她就愛得越卑微。

就像張愛玲說的那樣,愛一個人把自己低到塵埃。白英也是如此,渴望得到邵琰寬的愛,不惜說服自己不要去看事情的真相。

一個女子對愛情太多渴望的時候,那是內心有黑洞,自己無法填滿,需要向外藉助愛的力量去療愈自己。白英的內心就是這樣,那些丘山對待她的不堪,在她的內心種下了太多惡意的種子,也可以說讓她自卑到了極點。

你有多渴望得到,就在那個人面前有多自卑。

自卑情結和自感,你是哪一個?

每個人都有白英那樣自卑的時刻,這是人性但也不全是。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提到兩個概念,自卑情結和自卑感,這是有別於我們平時掛在嘴邊的自卑,是對自卑的精準分類。

自卑感是人性的一部分,無關乎對錯好壞,是可以激發人能力的部分,而自卑情結不是人性必須的,是一種狀態,是可以消磨人意志的東西。

在這本書中談到:“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自卑感是我們看待一件事情的看法,這個看法可以朝積極方向發展,也可以朝消極方向發展。而自卑情結是,把自卑感當做一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比如,對於個子矮小這件事情,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種會認為個子矮小讓自己失去很多機會,也被人看不起,但是另一種會認為個子矮小會給人親切感,無形中讓對方沒有威脅的感覺,更有相處的安全。這兩種都是人性裡存在自卑感。

不過,一個人總是把自己個子矮小掛在嘴邊,因為個子矮小,我失去了很多機會,因為失去了很多機會,所以我現在再努力也沒用。這就是自卑情結,是一種狀態,不可取的狀態。

那麼,白英是哪一種情況呢?白英是自卑情結。她的自卑感很強烈,因為丘山從她小時候就一直告訴她,不配有人的感情,包括燦爛的笑容。這種自卑感,另一半司藤也有,但是司藤會把這種自卑感化為自己獨立的動力,看到邵琰寬的種種背叛,就不再去幻想,而是果斷離開。

而白英的這個自卑感更強烈,所以她更渴望邵琰寬的愛,在這份愛裡她獲得安穩,就算充滿欺騙和傷害。而且她把這些都作為自己嫁給邵琰寬的藉口,形成了自卑情結。

再後來,她為了一己私利的復活大計,讓秦家夫婦絕後,收養她的孩子。她算計了所有人,去滿足她。從開始渴望得到愛情,再到後來志在必得自己的復活目的,白英內心的黑洞從未填滿過,這其中就有那份自卑情結。

自卑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情結,會讓你的內心有一個黑洞始終無法填滿。

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正確看待自己內心的自卑感

在《司藤》的原著小說中有一句話印象頗深:“愛與不愛,差的也就是一個‘不’字,一橫一撇,一豎一點,當初不會寫,誰還一生一世不會寫啊。”

對愛的渴望人人都會有,越是渴望就越珍惜,越珍惜也容易讓自己卑微。如果想在親密關係中,避免自卑感變成自卑情結,就得注意三件事。

首先,太在意外部條件差異的時候要警惕。兩個人相愛總是有對方吸引自己的地方,才會投去欣賞的一眼,再也不想離開。但是,每個人也有自己短板的地方,而這些短板唯有自己最清楚,為了不讓這些短板暴露在對方面前,而極力遮掩,並不是上上選。

在親密關係中,一方總是特別在意雙方外部條件的差異,不管是在關係中有優越感,還是覺得配不上對方,都是一種自卑情結的體現,而不再是感情中珍惜對方的自卑感。

那種張愛玲式低到塵埃裡的愛情,終究無法獲得高幸福感的親密關係。

其次,沒有界限的包容要警惕。司藤是愛邵琰寬的,體現在一半司藤身上是被傷害後的恨意難平,直到遇見秦放,兩個都帶著愛情傷痛到人互為療愈,才開始再次相信愛情。

而另一半體現在白英身上,就是為了得到邵琰寬的愛,可以沒有界限的包容邵琰寬。即使得知邵琰寬浪漫求婚的背後,是和丘山的陰謀,也要嫁給邵琰寬,她以為自己的退讓可以換來邵琰寬的真心。

直到白英看到邵琰寬和丘山的書信內容,才讓自己看清邵琰寬的真面目。邵琰寬經營紗廠出現虧空,為了有錢翻本,答應和丘山合作,他讓白英懷孕,白英生孩子之時是最弱的時候,也是丘山滅司藤之時。

其實這一切,另一半司藤告訴過白英,只是白英不相信罷了,甚至不惜滅了那一半司藤,好讓自己順利嫁給邵琰寬。

這種沒有原則,一再退讓的愛情,終究無法獲得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最後,過於強調“有用”要警惕。其實這一點不限於親密關係中,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自我價值的肯定來自於周圍人或者親人的評價,“有用”成為關係是否緊密的關鍵所在。

這些人從來沒想到,自己最簡單的存在於此,對於別人就是“有用”的。在親密關係中,認識到自己和對方的存在很重要,如果只強調現實意義中的“有用”,看不到一個人存在的價值,那麼當一個人失去一些外物,比如,金錢、地位時候,對方會因為“無用”立刻不愛了,或者自己因為“沒用”覺得不配愛了。

這種太看重現實意義價值感的愛情,終究無法獲得高互動度的親密關係。

不管是司藤還是白英都逃不過無法真正做自己的命運,最後那一半的司藤打敗了白英並消化了她的力量,成為西竹,才從自卑情結中走出,擁有真正的自我。

這讓我想起老子的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每個人生來都會帶有自卑感,那是無法實現自己的諸多理想,而產生的無助和懊惱。可是有些人可以讓自卑感成為奮勇向前的動力,就如那一半司藤,也有些人可以讓自卑感變成自卑情結,比如白英。

司藤、白英,人性的兩面,你看懂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