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你知道嗎?卡梅隆承認了,《泰坦尼克號》的結尾靈感來自一名華人

1912年,英國白金航運公司旗下的巨輪泰坦尼克號首次執行,它是當時世界上體積最大、內部設施最頂級的豪華遊輪。

它的首秀從英國南安普頓開往美國的紐約港,但在途中不幸遭遇海難事故。

一場事故的背後,這組觸目驚心的資料更讓人悲傷:

船上2224人裡有1514人喪生,倖存人數僅有710人,不足全船的1/3。

1997年,導演卡梅隆將這段故事搬上大銀幕,泰坦尼克號跨越近百年後重回大眾視野。

卡梅隆也在慘痛的史實外,為影片添加了不少唯美的浪漫氣息。

片中男女主傑克和露絲在船上談了場跨越階級的愛情,片尾,兩人生死關頭的訣別更是虐哭一片人。

這場唯美虐戀讓《泰坦尼克號》在映後席捲了全球院線,一度登頂影史票房冠軍。

電影是現實的對映,但終究不是全部。

事實上,在109年前的這場大海難中,有著比傑克露絲更為現實,與國人關係更為密切的悲傷過往。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這艘豪華的泰坦尼克號,當時曾載著8名中國人。

災難發生後,他們當中有6名於海難中倖存,但最後他們不僅被美方驅逐,更遭到國際媒體的惡意抹黑,認為他們是使用不當手段才逃生的。

彼時媒體甚至刻意隱瞞和刪減他們的故事,如今提及泰坦尼克號,很少有人知道船上曾有中國乘客的事實。

這幾名中國人被視為船上的汙點,真相隨著泰坦尼克號的下沉而湮沒,直到百年之後才被重新提及。

這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被挖掘,一部紀錄片可謂功不可沒。

那就是由英國導演羅飛(本名亞瑟-瓊斯,羅飛為其中文名)執導,卡梅隆擔任監製的紀錄片

《六人: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人》。

該片曾獲海南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獎提名,

而在今年的4月16日,它將正式登陸國內院線。

透過一些歷史資料和影片先導資訊,我們得以一窺109年前的泰坦尼克號上這群華人的辛酸故事。

據悉,這群華人是被僱傭到泰坦尼克號上當鍋爐工,他們的年齡在24到37歲不等,薪金待遇僅為白人僱傭的1/5左右,薪酬低到可怕。

僱傭他們的公司為了省事,以8人共用1張船票的形式讓他們擠在三等艙,他們名字也只是隨隨便便的幾個拼音,甚至無從查知是否真名。

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們8人只是無足輕重的低廉勞動力罷了。

而在海難發生後,這8人裡有6人倖存,其中的5人登上了救生艇。

一位音譯Fanglang的中國男子則掉入大海,抱著一塊船板僥倖逃生,他被認為是泰坦尼克號最後一名獲救的乘客。

卡梅隆在紀錄片證實,《泰坦尼克號》最後女主露絲獲救的情節,靈感就來源於Fanglang的這段經歷。

這幾位華人在船上的時候就遭受區別對待,即便最後在災難中倖存歸來,他們6人一樣沒逃過異樣眼光。

這其中,一位日本人的所作所為或許對他們的形象被汙化起到了影響。

海難發生後,船上唯一一名日本乘客細野正文被指責男扮女裝混入婦孺人群,最終成功逃生。

細野正文回國後受到了日本全國範圍譴責,他的運輸大臣職務被解職,武士稱號也被剝奪。

其“細野跑跑”的事蹟也被寫入日本教科書,晚年飽受批評的他最終在1939年鬱鬱而終。

由於當事人未對逃跑指責做出迴應,媒體也把“細野跑跑”的事情預設坐實,這也使得船上的華人無辜躺槍。

考慮到歐美對東亞面孔一貫的歧視,頂著日本大臣頭銜的細野正文尚且如此,船上存活率75%的華人群體更遭到媒體的無由猜疑。

這6人被指責與細野一樣男扮女裝混入人群,甚至在過程中踩傷婦女。

日本人細野是有收到指控的,但直到現在,

都沒有明確證據證實這六名華人也這麼做了。

但想想都知道,6個彼時屬於社會底層的華人哪有什麼發聲的渠道,只能任由媒體杜撰。

相比報道里發揚紳士精神的白人群體,黃面板的人在西方人眼裡似乎已成卑劣人性代言人。

隨後,這幾個倖存中國人還被美方驅逐出境,在其他乘客被送入紐約治療的同時,他們卻只能留在甲板上。

如今109年過去了,關於這六人的文字資料寥寥無幾。

這種留白狀態持續到2016年,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的導演羅飛決心探尋這段被隱藏的歷史。

為此他和團隊走訪了海內外20餘個城市,透過網上平臺尋找線索,也透過線下走訪尋找知情人。

他們最終確定,

這八名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人都來自廣東江門台山

,他們還找到了倖存乘客Fanglang(也稱方榮山)的後人。

通過後人之口,我們瞭解了方榮山四海漂泊的人生經歷,這也是不少海外華人的寫照。

他在被美方驅逐後先是前往英國務工,多年後才返回廣東置辦家業。

上世紀40-50年代他在《排華法案》解除之際來到美國,並最終在異國他鄉去世。

方榮山之子表示,父親生前從未講過自己在泰坦尼克號的經歷,他也是從別人口中得知情況,這背後或許是方榮山選擇以沉默規避慘痛過往吧。

而其他的倖存者的經歷是否與方榮山類似呢?羅飛團隊是否都找到了他們的後人呢?

對此我們目前無從知曉,也只能當成一個懸念,等到4月16日紀錄片上映時才能揭曉了。

影片的最終成型,除了羅飛團隊長達五年的辛苦工作外,大導演卡梅隆功勞一點兒也不小。

相比於97年自己執導的那部《泰坦尼克號》,這次的卡梅隆把上一部電影未能觸及的地方扯出來了。

他先是接受羅飛的邀請,擔任影片監製,隨後更是無償提供《泰坦尼克號》的版權,紀錄片的預算節省了很大一筆開支。

卡梅隆還給出了不少私貨,拍攝《泰坦尼克號》期間,卡梅隆曾在片尾加入中國人的鏡頭,但最終上線時該片段卻被刪除了(注:泰坦尼克號在華重映期間,這一鏡頭被恢復),

而這次的紀錄片裡這個鏡頭將再次重現。

他還提供了1997年拍攝的關於Fanglang的鏡頭,這部的紀錄片裡我們也將看到卡梅隆的這組“私藏”。

對於自己對該紀錄片的貢獻,卡梅隆的迴應顯示出了格局:

長達五年的製作以及上千小時的調研工作,這是一部我深感榮幸參與其中的影片!

你知道嗎?卡梅隆承認了,《泰坦尼克號》的結尾靈感來自一名華人

有了好萊塢名導的加持,再加上團隊五年來的努力,這部紀錄片吸引了不少關注。

對於華人那時候受到的不平等對待,卡梅隆也出來打抱不平,他在這部紀錄片談到了那段歷史:

他們被洗刷、被隱藏、被刪除。

當時的美國不再向中國人開放,這種排斥只針對中國人,只有這些被長期利用的廉價勞動力要被驅逐出去。

你知道嗎?卡梅隆承認了,《泰坦尼克號》的結尾靈感來自一名華人

顯然,泰坦尼克號倖存勞工的遭遇只是彼時華人在西方遭遇不公對待的一個小縮影。如今,泰坦尼克號裡這6名倖存華人的故事已經過去109年了。

在紀錄片裡我們回望這段歷史,會看到更多真相,更會感到憤慨,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著眼當下。

隨著時代的推進,現代科技逐漸發展,我們希望泰坦尼克號的噩夢不再重演。

而隨著我們國家實力的提升,我們也希望那6位華人被“惡意忽視甚至抹黑”的歷史不會再現。

你知道嗎?卡梅隆承認了,《泰坦尼克號》的結尾靈感來自一名華人

青石電影 | 樂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