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明朝之前棉花還未普及,古人如何過寒冬?

明朝之前棉花還未普及,古人如何過寒冬?

近年來關於南北冬天哪裡冷的爭論越來越激烈。北方現在已經有了暖氣,所以在室內時,就會感覺到春回大地,但北方也是從19世紀末才開始供暖的。在古代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沒有暖氣,而且古代生產水平低下,百姓的生活艱苦。

北方的冬天動輒零下幾十度,而南方又陰冷無比,一直到明朝之前棉花還未普及,所以根本就沒有棉被一說,當時的人們是怎樣挺過寒冬的呢。棉花早在5——4000世紀印度就在種植,南北朝傳入中國後,也並沒有在大面積種植,只在邊疆地區種了一點,當時的人們只將棉花視為觀賞植物,大概認為一團團白絨絨的東西十分可愛。

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經常會因為戰亂,饑荒,甚至是寒冷而死人,那些貧苦人民的生活是非常不好過。白居易的詩《賣炭翁》中的賣炭翁就是真實的寫照,他在在冬天沒有什麼禦寒的衣服,身上還穿著單衣,但是依舊希望天氣可以寒冷一點,這樣碳就能買個好價錢了。

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幾千年來都沒被任何困難打倒過,區區的寒冷在古代人民看來,的確難熬,但想一些法子還是可以過去的。其實在古代時,一些有錢人家禦寒的方式還是挺多的。他們會用各種動物的毛來做衣服,在《紅樓夢》中就寫過在大衣是用鴨毛做的,這應該就算是古代最早期的名貴衣服了,但僅限於有錢人家,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是令現代人歎服,古時候的人還會用一種取暖工具“手爐”,又叫“湯婆子”。

富貴人家的“湯婆子”雕鏤精美,材質有銅的,錫的,甚至還有陶瓷的。暖手的叫做手爐,一般在手爐里加入碳來取暖,而暖腳的是“湯婆子”,就和現在的熱水袋一樣。到了夜間放在腳邊暖腳時,為了防止被子裡面起火,一般就用熱水代替碳了。在《甄嬛傳》中,那些宮中的妃子在冬天手裡捧的,也就是古代貴族所用的湯婆子了。

古時候的富貴人家是很會享福的,那時讀書人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為人生四大樂事之一,因此有許多書生都希望在讀書時,有紅袖添香,好像就能事半功倍。古代有錢人家的男主人,往往擁有三妻四妾,這樣在冬夜時也多一個取暖的方法。

唐玄宗的兄弟岐王有一個獨屬於自己的取暖方法,岐王十分貪戀美色,到了冬天很寒冷手也冰涼時,他往往不會去烤火,而是將少女攬入懷著,借她的肌膚來取暖。古時候女性地位很低,有時候只能淪落成為一件工具,也不是她們可以選擇的。

之後這位岐王又想出了一個更為誇張的取暖方法,叫做“圍妓”,就是在冬天十分寒冷時,他就會讓那些官妓將他為主,成為一堵擋風牆,在美女的團團圍住中他不僅可以呼吸到帶有美女體香的空氣,還能被美女的體溫包裹著,十分溫暖。 古代有錢人自然很懂得享受,但沒錢的窮苦百姓就只能在被子下墊上稻草來取暖了,也許會溫暖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