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春秋圖霸:四家分晉為何變成了三家,果然不可作死

在中國歷史上,周朝失去威信之後,諸侯國開始紛紛建立國家,宣佈自己的獨立。因為周朝君王分封的地域不同,就存在了強國和弱國之間的差距。在春秋初期,晉國憑藉著中原地區的封地在中原地區和其他國家同足鼎力。隨著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不停躁動和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晉國也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國家內亂。

後來在晉文公時期,其他諸國發生動亂,為了穩定國家安寧,中原各國之間行成同盟國的關係。因為晉國一家獨大,漸漸地就控制住了中原諸侯。就這樣,晉國走上了稱霸中原的道路。但是在後期發展中,晉國內部卻出現了危機。最後落的一個三家瓜分晉國的結果。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晉國這麼強大的國家被迫亡國呢?

【晉亡國之背景】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沒有吸取周朝名存實亡的教訓,反而一直實行三軍六卿的國家政權管理制度,在晉國始初,內部權利的制約還算穩定。但是隨著朝代更替,各個公卿對權利的追求也越來越明目張膽。因為諸侯爭霸,大國吞併小國之後,晉國所佔領的地域也越來越多,一些公卿不甘心自己手裡的權利,就互相碾壓。最後晉國大權大多數都被把握在了幾個公卿手中。公元前六六三年開始,六個公卿發生爭鬥,最後僅剩下四家公卿,分別是,韓、魏、趙、智。

【晉陽之戰結果】

最初的智家公卿原本想的是使用計謀侵佔其他三家的土地。但是結果卻不如人意,智家公卿先是打著振興晉國霸業的旗號,建議其他三家將自家土地拿出來歸還晉國,幫助晉國實現霸業。但是沒有料到趙家公卿會拒絕呈上土地。於是氣急敗壞的智家公卿聯合其他兩家公卿一起合力攻打趙家,史稱晉陽之戰。在這場戰爭中,智家公卿提出一個建議,把晉陽城外的水壩放開,水灌晉陽。智家公卿還得意洋洋的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說給趙家和魏家聽,但是在趙家和魏家眼中,這似乎是一種暗示,恐怕以後自家城池也會受到這種對待,於是心中留下芥蒂。

在晉陽城中的趙家公卿顯然有些著急,且不說丟失城池,水漫晉陽的結果恐怕會是失了民心。於是在門客的建議下,趙家公卿趙襄子答應了和韓家,魏家的聯合。於是在這場戰爭的某個深夜,智家公卿還做著自己心中宏圖霸業的美夢,對外面的情況渾然不知的時候,突然一陣嘶喊吵到了他。匆忙起身的他,其實已經意識到一切都已經晚了。其他三家已經暗中聯合,殲滅了智家軍隊。最後的智家公卿也只能輪到死亡的命運。在此之後,智家的領土被其他三家分散殆盡,晉國的土地也被完全侵佔。三家不滿足於公卿的地位,領了周天子的封號,正式成為諸侯王。

【晉滅原因】

三家分晉之後,晉國正式滅亡。但是春秋初期開始,晉國都是一箇中原強國。其他國家滅國的原因也都是外部侵佔,而晉國滅國的原因為何是從內部開始?在根本上還是分權制度惹得禍。從晉國吞併其他小國源頭探尋真相可以發現,這都是公卿大夫的私心作祟。為了擴大自家土地,公卿大夫不斷打著為了晉國的旗號發動戰爭。雖然晉國土地擴大了,但是最終的權利還是落在了公卿手中。而且因為晉國初期發生公子奪權的情況,所以為了保證王權的地位,晉國就直接將權利分散到了公卿手中。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後期晉國的悲劇。

【後記】

春秋和戰國分別是兩個不同的時期,所以兩個時期也就出現了不同的霸主。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我們不難看出其中變化。而三家分晉也是春秋時期轉向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代表了春秋的終點和戰國的起點。晉陽之戰之後,晉國滅亡,但是出現了三個新的諸侯國家。從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三家分晉的描寫在開篇,描寫甚多,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意義。在此之前,各個諸侯國所處的還是奴隸制社會,但是從三家分晉以後,各個諸侯國完全實現了奴隸制向封建制度轉換的過程。所以在中國古代社會特徵的歷史變化中,三家分晉有些劃時代的影響力,對此後社會的發展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