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蜀漢王朝究竟有多少個政治派系,他們的代表人物是誰?

(圖說三國·蜀漢王朝·政治篇·第26期 文/東方夜未眠 圖/東方夜未眠 )

劉備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蜀漢王朝,在劉禪手中最終覆滅,共歷二帝,總長達四十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那麼蜀漢最先滅亡,是不是跟其內部政治派系內鬥有關?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的內部鬥爭很激烈,比如曹魏高平陵政變,導致司馬家族最終取代了曹氏家族;東吳也連續爆發內亂,尤其是孫權之後的幾任皇帝更替頻繁,連東吳諸葛士族也在內亂中滅族。

說到底,魏蜀吳三國之中,也就蜀漢王朝的政治鬥爭最為平緩。雖然蜀漢長期爆發夷羌等少數民族的暴亂,但是卻也能迅速地被蜀漢王朝解決。蜀漢王朝內部派系之間的鬥爭到底如何?一定要算起來的話,徵西大將軍魏延和丞相長史楊儀的鬥爭還算比較大的一件政治事件,不過結局卻是魏延被殺滅族,楊儀也排除中央政治決策中心,最後被貶官處死。不過,這也只能算蜀漢王朝兩種意識形態下的鬥爭,而並非內部政治派系的內鬥。

要知道,魏延和楊儀是同一個政治派系的,只是分屬於不同陣營的意識形態。總之,蜀漢王朝最先滅亡,跟其內部政治派系內鬥關係不大,而與蜀漢王朝兩種意識形態下的鬥爭有關。

1、原從政治派系

從劉備涿郡起義抗黃巾,到荊州新野立下根據地,這個時間長度和地域跨度之中,追隨劉備的人才可以算是劉備的原始政治資本,這些舊部是劉備創業關係最牢固的存在,他們追隨劉備顛沛流離,東奔西跑,政治理念一直就沒有放棄過,都是匡扶漢室,立志中原。典型代表:幽州冀州的關羽、張飛、趙雲、簡雍;來自徐州的孫乾、糜竺、糜芳;來自豫州的劉琰、陳到、卓膺。

2、荊州政治派系

劉備從荊州新野開始,就廣納英豪,隨著赤壁之戰的成功,讓劉備拿下荊州四郡,從東吳借來南郡,成功立足荊州之地,獲得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成為蜀漢王朝之中最重要的政治派系——荊州系。代表人物是以諸葛亮龐統為首地方豪族,其他包括:馬良、馬謖、魏延、宗預、廖化、陳震、蔣琬、鄧方、輔匡、廖立、馮習、張南、殷觀、黃忠、霍峻、習禎、伊籍、向朗、向寵、楊儀、劉巴、劉邕、賴恭、韓冉、張存、郝普、潘濬等。

荊州集團還是蜀漢王朝統治集團之一,人才眾多,而且跟劉備觀念相近,北伐意願甚烈,尤其是諸葛亮為典型代表,從六出祁山伐魏,以圖匡扶漢室。

3、東州政治派系

劉備入川之後,成功擊敗了劉璋,奪得益州之地。從而順利的接盤了益州的政治人才,其中就有一股特殊的政治派系,來自劉焉舊部的東州政治集團。劉焉入川之際從南陽、三輔等地帶入的舊部。“時南陽、三輔民數萬家,避地入蜀,焉恣饒之,引為黨與,號東州士。”其中典型的代表:許靖、李嚴、法正、吳懿、費禕為首,還有龐羲、費觀、董和、射援、鄧芝、呂乂、王連、孟光、許慈、來敏等。

東州政治派系,在劉備入川之戰中有著傑出的貢獻,對劉備入蜀一事,與益州土著豪族堅決反對、拼死抵抗截然相反,“東州士”的態度多是積極的、歡迎的。劉備在難獲得益州本土豪族認可之外,對東州士頗為拉攏和重視。

4、益州政治派系

益州本土豪族,是對劉備入川有很大意見,甚至殊死抵抗的,所以劉備對益州本土政治派系一貫作風就是打壓,以嚴治蜀,嚴重迫害了益州政治派系的利益。雖然益州本土豪族,在後期也開始逐漸融入到蜀漢王朝政治體系之中,其中一些傑出代表也為蜀漢王朝做出了貢獻,其代表以黃權、譙周為首,還有秦宓、費詩、楊洪、張裔、張翼、楊戲、王謀、馬忠、張裕、張表、彭羕、呂凱、張嶷、何宗、杜微、周群、李恢、王甫、李邵、馬勳、馬齊、李福、李朝、龔祿、王士、程畿、程祁、王衝、杜瓊、尹默、李譔、李邈等。

5、投降政治派系

這是蜀漢王朝政治體系之中,最薄弱的存在,他們是劉備入川之後投降過來的,典型代表:如馬超、馬岱、王平、姜維、夏侯霸等,這些人與曹魏王朝有著極大的仇恨,比較偏向荊州政治派系,對建功立業,北伐熱情較高,尤其是姜維這個蜀漢王朝後期的大將,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數次北伐,以圖匡扶漢室。

蜀漢王朝內部由五大政治派系構成,隨著劉備以及跟隨劉備的老一輩原從政治派系相對死去,以及荊州丟失,損失荊州本土人才的輸送,導致東州政治派系和荊州政治派系、與益州本土豪族派系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本土化,派系色彩淡化,最終蜀漢王朝內部派系鬥爭淡化,形成兩種意識形態。

1、積極北伐政治意識形態

以諸葛亮和姜維為典型代表,他們堅定北伐,匡扶漢室,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姜維掌權後,重啟北伐路線,九次攻伐魏國,導致窮兵黷武,國力嚴重消耗,使蜀漢貧困,民有菜色,最終惹眾怒,無奈只好去沓中屯田避禍。

2、消極防禦政治意識形態

以李嚴、譙周等為典型代表,他們是以自身利益為基礎,在北伐戰爭之中,時刻處於消極思想,想得是保一時富貴,以及已得個人利益;其次不想虛耗國力,滿足於現狀。

蜀漢王朝的滅亡,也就是在這兩種政治意識形態鬥爭下形成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太平御覽》《華陽國志》《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