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自古感情用兵多敗事,靖難之役朱允炆優柔寡斷,江山拱手讓給朱棣

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09一1402年),他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他即位後因採取了削藩政策而引起了一場‘’靖難之役‘’,不幸的是他的皇位也被其叔父朱棣奪去。明惠帝在後來的下落也成了一個千古謎團,成為歷史的懸案。

明太祖朱元璋早在自己稱吳王時就立下自己的長子朱標為世子,自朱元璋正式當皇帝之後朱標也就轉變成了皇太子。但到了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292年)朱標卻因病而去世了。朱元璋便又立朱標的第二個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自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承帝位,年號建文,史稱建文帝。

朱允炆做皇帝之時已二十多歲,在中國古代繼承帝位的皇帝當中,他這個年齡也並不算小。朱允炆也算得上是個聰明睿智的人,明朝在當時正處於國勢上升時期,按常理說,他應該做個太平天子,享國幾十年。原來,他繼承皇位之時,他的爺爺朱元璋給他留下了一個封建統治者最忌諱的難題:藩王之勢尾大不掉。

他的幾位叔父,朱元璋的兒子們都已被封作藩王。其中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做燕王,駐守在北平即今北京,但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於御防外敵入侵。

天資聰穎的朱允炆早在做皇太孫之時就已料想到將來各位藩王叔叔會成為自己的對頭,他曾和侍讀太常卿黃子澄談及此事,謀劃著削藩之事。朱允炆即位之後,面對的諸位藩王叔父中,燕王朱棣是最危險的,無論是在政治還是軍事方面他都經驗很豐富。於是,朱允炆和他的兩個削藩謀臣黃子澄、齊泰避強就弱,先削奪了其餘諸王封地。

朱棣本來就因朱允炆不允許他進京師為朱玩璋奔喪而心懷不滿,又見其餘兄弟皆被奪藩,自然是心裡明瞭,更加警覺且已懷異志,這時京師(即今南京)與北平(即今北京)之間的矛盾已是日趨尖銳。朱允炆用黃、齊二人之計,提升北平軍官張昺、謝貴官職。並密詔二人監視燕王朱棣,朱棣於是裝病不起。

終於,朱棣有所動作了,至同年七月癸酉(即公元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誘殺了朱允炆安插在北平的釘子布政使張昺和都指揮使謝貴,奪取北平的九門守衛權。

燕王既然要謀反了,總要找一個謀反的理由吧。其實理由很好找,翻翻史書就找到了。對於燕王其實不需要翻史書,翻翻《明皇祖訓》就知道了。朱元璋為了防止後世子孫變質,專門刊印了《明皇祖訓》。

《明皇祖訓》中記載了這樣一條,如果朝中出現奸佞,各地藩王有權力帶兵進京勤王。朱元璋封王除了戍邊外,也是為了防止江山變色,可這條記錄卻給朱棣的謀反提供了藉口,而且還是合法的藉口。的確,朱元璋在世的話也會支援朱棣這樣做,黃子澄、齊泰的做法已經超出了一個人臣的本分。建文帝剛即位,大明皇族便已是刀光劍影,這雖然出自建文帝的聖裁,但齊泰、黃子澄的推波助瀾也不無作用。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打起了‘’靖難‘’的大旗,併發布對建文帝本人和黃子澄、齊泰一系列的指責。這些指責在當時看起來似乎比黃齊的削藩和方孝孺的周禮更能爭取人心。的確,從那個時期起,人心便已開始微妙地向燕王轉移。

朱棣反跡明顯,朱允校被迫迎戰,雙方已成你死我活的態勢。朱允炆畢竟還是太過仁慈,他下令將帥,對朱棣只能活捉而不能殺死,以免落下個殺叔之名。

建文三年三月辛已(公元1401年4月5日),建文帝的統兵將領盛庸和朱棣的燕軍在夾河(漳河支流,在今河北武南)打了一場戰爭。燕將譚淵戰敗,虧得燕將朱能、張武拼死搏戰,盛庸軍才略為後退,這時正值傍晚時分,雙方各自收兵回營。當晚朱棣帶十多個人逼近盛庸大營露宿。

第二日,即三月壬午,天剛放白,朱棣醒來後舉目四觀,自己已在南軍的包圍之中,原來他帶十幾個人在南軍的軍營中間睡上了一宿!這時南軍將士已經認出朱棣,朱棣已成為翁中之鱉,南軍將士要殺掉朱棣也是一口氣的事了。

但南軍將士由於建文帝有詔‘’勿使負殺叔之名‘’,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互相對望而無動於衷,不敢發出一矢。結果朱棣從容地拉過馬來,‘’鳴角穿營而過。‘’

朱棣逃回自己營中後,又率軍與南軍交戰了一天,互有勝負,當天晚上,東北風忽起,塵埃遮天,燕兵鼓譟而進,最終大敗南軍。至建文四年六月乙丑(即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終於攻下了京城,正式當上了皇帝,即明成祖。

而那個優柔寡斷的建文帝朱允炆,最後燒燬了自己的宮殿,然後不知所蹤,他的下落從此成為了千古之謎。

朱允炆剛剛即位之時不過弱冠之年,僅僅21歲。雖然此時的他處於少不經事的年紀,但他明白,如果他想把皇帝繼續當下去,政治上首要做的就是削藩。在他上臺之初,曾在一年之內,一連拿下週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五個藩王,陣勢不可謂不大。

建文皇帝在沒有掌握軍權的情況下過急過快地削藩,是建文皇帝失敗的根本原因。無論你承認不承認,朱棣的造反是被建文皇帝所逼迫。造成此種局面的責任在建文帝而不在朱棣。

朱允炆早在即位之時,朱棣便進京面聖。而朱棣在此次赴京過程中表現的十分張狂,御道騎馬、見帝不拜。原本朱允炆可以就此將其軟禁,但是最後朱允炆卻沒有理會朝臣的建議,將朱棣放回北京。

此事之後,自知表現過火的的朱棣也不敢再度奉詔進京,只是派了其五個兒子入京。可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朱允炆將朱棣扣在南京的五個兒子全部都放了回去,喪失了跟朱棣討價還價的最後籌碼。如此行為,無異於自掘墳墓。

雖然建文皇帝失敗了,但建文皇帝的仁政、禮治在明初的政壇上留下一抹餘暉。這對朱棣日後的施政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年輕的建文帝和一幫迂腐的文臣,根本不是老謀深算的朱棣的對手。況且武將們都持觀望態度,朱棣一路南下,打到了南京,建文帝的結局從開始削藩就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