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500多年前,一場詭異災難幾乎席捲整個世界,一個強國因此覆滅

《論語.陽貨》

關於四季,《論語.陽貨》有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世間萬物,生活於不同的季節,每個季節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氣候和產物。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不少便利,其中,空調的發明讓人們擺脫了季節溫度的桎梏,擁有了冬暖夏涼的舒適生活。雖然如此,現代越發頻繁的極端天氣依舊令人們招架不住。那麼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一旦遇到極熱或者極寒,百姓們要如何應對呢?

科學家早就提出,近代的全球溫度相較於古代而言是更為暖和的。近幾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還產生了一個新的氣象名詞——暖冬。然而在幾百年前的明清時代,中國的氣候曾經十分寒冷,這段時期在史料上的記載集中於15-17世紀,被史學家稱為“明清小冰期”。

有些學者將這段時期又分為三個小冰河期。這三個階段大致劃分如下。第一階段:1458年(明天順二年)至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第二階段: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至1720年(清康熙五十九年);第三階段: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80年(清光緒六年)。

在上述的第一個小冰河期,公元1512年,即明正德七年,冬季並不算嚴寒的江淮地區發生大風雪。據載,洞庭湖一帶結冰厚達一尺。三年後,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7月,現在河北省廊坊市的文安一帶,史料稱當地曾形成高達五丈的冰柱。一丈約等於3。33米,五丈就大約有16米。雖然河北的冬天向來比較寒冷,但是在7月出現這種情況,不由令人乍舌。當時寒冷的程度大概就如同漢代《別詩·童童孤生柳》中所描述的:“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別詩·童童孤生柳》

明代氣候繼宋元之後,不僅更加寒冷,並且比元代更加乾旱。中國近代科學家竺可楨在《中國歷史上的旱災》曾提到:“除晉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別少者為明代,當時旱災之總數各世紀之冠”。其導致了明朝連年饑荒、起義頻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以說,這也是明朝最終覆滅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國歷史上的旱災》

時間再往後推進,這種情況並未得到改善。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的冬天在史書上被記載為“大寒”。這個“大寒”到底有多寒呢?長江封凍“匝月不解”,浙江嘉善地區冰天雪地,據傳當時的河港冰厚三尺,人可以在河面行走。當年12月,浙江紹興積雪高達數尺,有半人高。對於南方人而言,難得一見雪景。然而專家表示,這種嚴寒程度的“雪景”,恐怕絕大多數南方人都“無福消受”。

除了江南地區,氣候更加溫暖的西南地區,也曾經有史料記載嚴寒。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有記載稱貴州西部出現過40天大雪不停。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也有記載說四川盆地大雪積雪達到三尺深。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著名的春城昆明也曾大雪封城,水面結成薄冰。

那麼,明清時期氣候如此異常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氣象學家和歷史學家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後,給出了一些解釋。其中一種說法是,這個時期的“小冰期”的形成原因與冰河期類似,由於宇宙中行星位置的變化導致地球磁場發生改變,而引發了這一氣候變化。星體間的引力、宇宙射線、以及宇宙磁場等變化因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地球。在歷史上對於星座變化的記載和預測,也是同樣的證明。還有學者認為,海洋環流以及大氣變化也對氣候變化有著重要影響。

縱觀全球氣候變化歷史,當然不只是中國出現過異常氣候。地理位置更接近北極圈的歐洲,也曾有一系列的氣候變化。在12世紀以前,北冰洋封凍期沒有現在這麼長,歐洲溫暖溼潤的海洋性氣候讓糧食產量豐盛。連冰島和格陵蘭島都可以大量種植糧食,漁業發達,斯堪的納維亞、冰島和格陵蘭島之間都可以通航。

在全球範圍內,“小冰期”氣溫驟變帶來的寒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結冰的海面和風暴讓北極圈內的國家飽受侵襲。冰島由於不通航,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畜牧業由於氣溫變冷而停止發展;原本富足的漁業資源由於魚群遷徙也遭受重創。這一時期,對人們而言災荒不斷。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的全球氣候也出現多次異常,那麼現在會不會又是一個新的“小冰期”呢?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的《每日郵報》也因此宣稱,2012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再次來臨。

《每日郵報》

全球的氣溫變化的根本原因到底為何呢?目前專家們得出的結論是,其根本原因不在地球,或者說不僅僅在地球。地球並不是孤立存在於宇宙中,月球的潮汐力,太陽黑子爆炸,作為天外來客的大小流星等等都會對地球的氣候產生影響。但是想要對氣候變化做出更準確的預測,就需要科學家們更進一步的研究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