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清華曾國藩”馮友蘭:作為一代大師,為何胡適、錢鍾書不待見他

民國時期的哲學大師馮友蘭,在哲學上的聲望甚高,不僅是在中國,很多西方國家都非常認可他在哲學上的學術貢獻。

“人無完人”,雖然馮友蘭的學術聲譽受到大家的讚揚,但是他過於圓滑的為人處世之道卻受到當時很多文人的批評和痛罵,並不招人待見。

混亂的年代裡,當時一群有思想的人想要從發達的西方國家尋找治國的方法。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的馮友蘭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也孤身西去尋求哲學的真經。

學成歸來後他沒有忘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他用自己學到的西方哲學的視角,來研究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源遠流長,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馮友蘭用獨特的方法去詮釋中國哲學,他使複雜深奧的哲學觀點變得簡單易懂,突出了中國哲學獨特的魅力。

之後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寫出了《中國哲學史》一書,讓中國哲學走向了世界。

《中國哲學史》一經問世便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立刻成為哲學之路上一本無法繞過的鉅作。可以說這本書是中國哲學體系裡一塊堅實的基石,而馮友蘭毋庸置疑就是中國哲學界的泰斗。

按理說這樣一位泰斗應該是人們爭相誇讚的大師,可是事實上當時很多文人都對馮友蘭嗤之以鼻。比如說對誰都溫文爾雅的胡適就非常不待見他,痛罵馮友蘭愚蠢至極,給文人丟臉。

馮友蘭到底做出了什麼樣的事情,讓大家選擇忽視他的學術成就而反過來指責他呢?

馮友蘭在清華大學教書的時候,清華大學學生曾經發起過“驅羅運動”,就是要趕走當時的校長羅家倫,就連和羅校長親近的教師們也都被統統趕走了。

馮友蘭當時與羅校長相交甚密,卻是驅羅運動中唯一沒有被趕走的親信。這其中的原因倒是值得玩味,從那以後馮友蘭就被學生們嘲諷為“清華曾國藩”。

不僅如此,馮友蘭曾經因為思想上的錯誤而被逮捕過。正當人們都以為他會誓死不屈、英勇就義的時候,他卻安然無恙地被放了出來,還受到了領導親自款待。

被放出來以後立刻成了一名御用文人,簡單來說就是為統治者歌功頌德的專用文人。

很顯然他向當時統治者做了妥協,當然這是用自己的名聲作為代價換來的“榮譽”。

不僅如此,在建國之後的風起雲湧之中,馮友蘭為了在亂世之中全身而退,早早地登報“反省”自己的錯誤。

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把自己過去的所有成就全盤否定,說自己過去的作品絲毫沒有價值,完全是錯誤的,把過去的功過是非撇得乾乾淨淨的。

馮友蘭每次遇到事情變臉比翻書還快,一些有風骨的文人越來越看不起他的所作所為。

現在有一句流行語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叫做“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或許馮友蘭就是一個沒有牢記自己初心的人,他在權利邊緣迷失了自己。

我們也許不能批判馮友蘭在政治上的善變,他的所作所為或許只是為了獨善其身,在亂世之中全身而退。

有人願意捨生取義,有的人只想保全自己,是要魚還是熊掌,每個人的心裡自有答案。

如果說馮友蘭政治上的善變可以理解,那麼他在學術上的善變卻不能被輕易原諒。

作為一個文人,他們的底線便是手中的這支筆,如果失去了底線,那麼手中的筆便也失去了靈氣和力量,成為沒有靈魂的工具而已,本來應該傳播正義與光明的文人也不過變成了別人手裡的一個提線木偶罷了。

在承上啟下的歷史時期,馮友蘭卻選擇站在了相反的立場中。他用那支本來應該用來做學問搞研究,闡述自己思想和觀點的筆,去寫一些曲意逢迎、阿諛奉承的言論。

他站在了文人走狗那一派,自然要被眾人所排擠。

他成為了所謂的學術顧問,卻永遠失去了人心,學生錢鍾書站出來當著眾人的面,批判他身上沒有一點文人風骨,胡適說他“天下蠢人恐無出芝生右者”,馮友蘭的好友梁漱溟眼看著他的種種作為,痛心疾首,甚至連馮友蘭90歲壽辰都拒絕前往。

多年前對馮友蘭的評價究竟人們對他太刻薄嚴格了,還是馮友蘭咎由自取呢?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馮友蘭確實在某些方面圓滑多變,人總是會選擇趨利避害的。他也許不是一身傲骨的文人雅士,可他可他終究沒有傷害到別人的利益,所以也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

馮友蘭的一生我們不需要做太多解讀,他可能每個夜晚也是懷著忐忑的心情入睡的。一路上他不斷得到,也不斷失去太多東西了。

可這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呀,只能他自己一個人來走。既然他選擇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只要他不後悔,旁人的指責和謾罵就無法影響到他。

我們總是面臨著太多的誘惑與選擇,永遠不可能做到兩全其美,只能不斷地取捨。無論如何選擇,千萬不要丟掉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最初的心願。

只要到最後當你面對芸芸眾生的不解與嘲笑時,依然可以風輕雲淡地笑著說不後悔,那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圓滿吧。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