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心理學家:經常說“謝謝”的人,會有這3種目的,“防不勝防”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我們在小的時候就被教育要學會感謝,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幫忙要對他人說“謝謝”,對這點不同人有不同的衡量標準,有些人認為隨手幫忙的小事說謝謝反而顯得見怪和生分,也有人認為無論事情大小都是麻煩了別人,說謝謝是理所應當的,甚至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

人們常常認為生活中喜歡說謝謝的人,顯得非常禮貌,有涵養,重情義,值得交往,也有一些人認為是小題大做,虛偽做作的表面功夫,處世圓滑,需要提防。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喜歡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有以下三個目的。

1932年,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為了解釋人的潛意識與意識之間存在的關係,其中“本我”就是我們常說的潛意識,比如慾望,“自我”是指我們用於處理現實生活問題的大部分有意識,而“超我”這是我們自身形成的類似道德標準等部分有意識。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人的意識是分為潛意識和有意識兩個部分,它們之間存在著平衡、對立和調節三種關係。

其中超我和本我基本上是對立的,而自我調節超過和本我之間的矛盾。

倘若自我調節能力差,超我和本我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這個人就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

而生活中常常喜歡說謝謝的人,他們的潛意識與心中的道德標準(也可以說是超我)是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因為他們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更懂得尊重社會執行規則的重要性,同時也身體力行,將自己的理念應用在行動上,並且善於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他人,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

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做“可得性偏差”,大意是指人們在判斷事物時往往是透過易得性認知的途徑。

人們在生活中認識事物時通常是無意識的狀態,此時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是存在偏見的,簡而言之,人們只想看到和聯想到自己想認識的事情,而不會嘗試客觀地去分析事情的本來面貌。

因此,生活中我們對他人的評價也常常是帶有偏見,我們經常因為偏見而失去了對他人應有的態度,同時生活中被他人這樣對待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常常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不同,他們懂得感恩的道理,無論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也無論對方所做的事大小,願意幫助他們,他們便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對方所作所為,並且這種感恩並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而是發自內心地認為,將心中中對他人的感謝暢快地表達出來是一種愉快的體驗。

生活中經常說謝謝的人,往往會不帶偏見地對待周圍的人,不會因為對方社會地位高低和經濟水平強弱而區別對待。

當一個人經常對幫助他的人說謝謝的時候,其實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根據自己獲利多少決定對他人的態度。

在他們眼中,對方無條件地為他提供幫助,是在無償地付出,自己對他們的感謝一方面是感謝他們的幫助,一方面越是在感謝他們樂於助人的精神。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類人的共情能力往往比較強,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會願意認真傾聽對方,尊重對方的情感和態度,接受對方不同的立場,並且會在行為和言語上表示出自己對他人的理解。

共情這個詞是由人本主義學家羅傑斯提出的概念,簡而言之就是同理心。

共情能力的強弱受先天因素和後天生長環境影響,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與他人相處時產生共情,同時也不是所有人能夠透過訓練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

一部分人生來就具有與他人共情的天賦,不需要刻意的教育便會對周圍的人產生恰當同理心。

這類人通常情商比較高,和這樣的人相處,往往會感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捕捉,理解和滿足,當人們遇到這樣的人時,往往更加願意和他們敞開心扉地交談,訴說內心的真實情感。

經常對他人的幫助表示感謝的人,具備較高的社交能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在他們看來,對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謝,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作者 | 湯先生

編輯 | 湯先生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贊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