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這部紀錄片美到我心裡,面對至暗時刻,女孩仍能崛起

這段時間,不管是娛樂圈渣男被繩之以法,還是塔利班佔領阿富汗後,國民呼籲女性權利,全網的畫風幾乎被女英雄的正義感拉滿了。

不得不說,中年老母親何止能頂半邊天吶,那最起碼能頂多半邊天……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征戰職場、手刃渣男……

在中國,女性地位那是肉眼可見的高!但在很多國家,那裡的女性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有一部紀錄片,米粒媽覺得超棒,分享給大家。

它就是英國BBC拍攝的一部名為《女孩的崛起》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不到2個小時,娓娓道來地講述了9個發展中國家的女孩是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了自身、家庭與社群的命運。

米粒媽特別喜歡這部片,是因為它在講述女性的不平等地位時,並不是撕心裂肺的痛斥,而是不緊不慢地柔和、平靜的敘述。

整部片非常美,就像一個美麗端莊卻命途坎坷的女性的一生一樣。

那些殘忍的、觸目驚心的數字,與柔美平和的表現方式相結合,更加給人一種震撼的共情。

米粒媽幾次淚目,但並不是因為傷心,而是因為女孩們在逆境中堅韌不滅的信念催生的希望,使我欽佩。

教育使我重生

影片中有一個女孩讓米粒媽印象特別深刻,她叫蘇瑪,來自尼泊爾。

蘇瑪六歲時就被父母抵押給僱主,做卡穆利拉(女奴),這是當地窮人女孩普遍的命運。

蘇瑪回憶說:“僱主讓我從早上四點就開始幹活,一直幹到深夜。我盼望父母可以把我贖回家,像弟弟那樣去上學。但當我想到他們那樣窮,就沒勇氣和他們說了。”

蘇瑪每天干活,還要遭受僱主家孩子的欺辱、打罵,那是她人生的至暗時刻。在這段時光裡,她開始用寫歌、唱歌來救贖自己,她找到了排遣痛苦的方式。

直到輾轉到第三家僱主,蘇瑪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貴人:老師馬爾。

他說服僱主,讓蘇瑪加入一個公益的夜間課堂,在那裡全是卡穆利拉(女奴),她們可以一起閱讀,寫字。

蘇瑪說:“當我結束一天的工作,便可以和大家讀書寫字,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影片中的蘇瑪騎著腳踏車,穿越尼泊爾泥濘的山路回憶這一切。2000年,尼泊爾將這種勞動抵押定義為違法行為。

獲得自由的那一刻,蘇瑪自豪地微笑,她說:“我是我們家最後一個抵押奴隸,當我只屬於我自己的時候,我覺得我無所不能。”

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蘇瑪不斷從書中汲取力量,隨後毅然決然加入到解救“女奴”的事業中。

蘇瑪說:變化一旦開始,就像不能停止的歌,當你開始唱歌,其他女孩也跟上曲調開始唱……

這段故事的結尾,蘇瑪用她自己寫的歌感染了身邊的女奴,她們唱著歌,為解放其他跟她們命運相同的夥伴而繼續努力著。

教育,真的是女性開化的最佳路徑。影片中一項資料說道:“拿印度舉例,將女孩初中就讀率提高1%,其GDP將會增加數十倍。”

片中每段故事的間隙,都會有一些關於女性的資料。

例如在馬裡,女性的識字率只有15%,女性的入學率也只有25%,而男孩的入學率則達到了40%。發展中國家婦女的教育匱乏源於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因素:貧窮的父母把更多的讀書機會留給兒子,女孩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

而其中總是有幸運的女孩子。

比如來自印度的洛克珊娜,他的爸爸下決心搬離農村,來到加爾各答讓孩子上學。

他們窮得只能睡在貧民窟的棚屋裡,還要時常面臨城管拆除棚屋露宿街頭。

即使窮得三天吃不上一頓飯,洛克珊娜的爸爸依然用手裡的積蓄給她買了顏料和畫本。

洛克珊娜身處至暗的貧民窟,衣不蔽體,屋不避雨。但她的眼中全是絢爛的色彩,她的畫筆畫出的全是最美好的世界。

洛克珊娜這段是米粒媽最喜歡的一段故事,因為她爸爸為教育所做出的選擇真的難得,這個女孩眼中美妙世界的拍攝手法,更是浪漫無比。

另一個幸運的女孩,是衣索比亞的阿茲默拉,在家裡窮得除了出嫁只能等死的時候,她的哥哥替她拒絕了上門提親的小夥,把自己上學的權力讓給了妹妹。

哥哥說,自己經歷過太多苦難,要讓妹妹擁有自己沒有過的機會,給她選擇生活的權力。

我是女英雄

影片的另一組資料顯示,每年有一億五千萬女孩遭遇性暴力。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太多女孩還在承受著非人的遭遇。

12歲的女孩亞斯敏沒有上過學,因為父親入獄,所以她靠和母親一起在大橋上賣茶維持生計。

這天,天氣太熱了,亞斯敏和朋友阿雅想去路口買果汁。一個男子說他可以載她們過去。阿雅很害怕就先跑掉了,但亞斯敏沒有跑。

男人先是將亞斯敏帶到了自己家,又用牛車把她拉到了一個漆黑的地方……

亞斯敏帶著一身血跡逃回了家,母親帶她來到警察局報案。她口吻倔強得彷彿在刻意迴避什麼,對警察說:“我是超級英雄,那個男人被我打敗了。”

亞斯敏講述了男人企圖強暴她和她打敗男人的全過程,起初亞斯敏跟警察說自己是超級英雄的時候,得到的是警察的嘲笑。但講到最後,亞斯敏的遭遇讓每個人都笑不出來了。

故事的最後,強暴亞斯敏的男子仍舊逍遙法外。亞斯敏則已訂婚,年僅13歲。

在那種無助的時刻,女孩子只能將自己幻想成超級英雄。媽媽是因為看到亞斯敏身上的血跡才帶她來警察局的,在幻想和逞強的背後,是小女孩深深烙印一生都難以抹去的陰影。

對女性的性侵害依然非常普遍,人們從同情到遺忘用不了幾個小時,但女孩子的權益沒有人關心。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作者林奕含在26歲的年紀就選擇了自殺,因為她無法逃出被老師性侵的陰霾,除了死亡,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她得以解脫。

她說自己是“餿掉了的橙汁和濃湯,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只有強迫自己愛上施暴者,痛苦才會減輕”。

她說,書中的老師還在執業,她走在路上還能看到他的招牌。他沒有死,也不會死。

而這個勇敢的埃及女孩亞斯敏,是否也必須把自己幻想成超級英雄,才能坦然的面對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呢?

不自由,毋寧死

最近米粒媽關注阿富汗局勢比較多,所以格外感嘆於穿著布卡的阿富汗女性。

她們不能露面,不能說話,在布卡下面的她們沒有身份,只有被奴役的命運。

片中的阿米拉就是這樣一個女孩。

但她比大多數女孩勇敢,她知道女性追求自由會面臨被殺的危險,會被燒死,被亂石打死。

但是她說:“你殺了我,其他女孩會繼續反抗。把我丟進陷阱,我會爬出來。”

阿米拉11歲就嫁做人婦,之後依然過著伺候男人的生活,不久她生下了孩子,而她心裡只想著自由。

最後,她冒死跑出去,在山上的學校與同樣勇敢的阿富汗婦女們匯合。

當她們摘下布卡,露出堅毅、自信又美麗的笑臉,那種感覺是真的震撼。

阿米拉說:“我就是改變,我拒絕愚昧無知,我會找到堅持反抗的方式。”

在全世界範圍內,每年有1億4000萬未成年女孩結婚,就在剛剛過去的30秒鐘裡,就有13個未成年少女被迫進入婚姻。

在15~19歲的女孩中比例最高的死因是分娩。

身為孩子卻要承擔懷胎生子的痛苦(骨盆腔發育尚未完全),而且在醫療條件如此落後的地方,死亡率之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天空的另一半》一書中,有這樣一組資料:

“過去50年來,在世界範圍內遭到殺害的女孩,比整個20世紀死於所有戰爭的男性還要多。僅僅因為她們的性別。”

而影片中米粒媽看到的,是女性堅韌的,散發著光和熱的、執著的靈魂。

她們遭遇著貧窮、歧視、壓榨、欺凌、侵犯,卻依然躲在每一個小小的角落裡唱歌、寫詩、畫畫、跳舞。

她們的靈魂聖潔而美好,在追求教育的路上奮不顧身。

開頭的柬埔寨少女以拾荒為生,她最大的願望,就是穿上潔白的校服襯衫和百褶裙,走進教室上課。

真的應該慶幸,我們的孩子每天不屑珍惜的日常,就是她們拼盡全力渴望奔赴的夢想。

希望終有一天,世界上每個角落的女性,都能夠被公平對待。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歡迎關注哦),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於0-5歲寶貝的科學養育、學習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5-12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選下方

不知道怎麼成為科學又靠譜的好爸媽?不如來看看米粒媽好文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