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咸豐帝臨死前為何要下令殺死同治帝?同治帝臨死前為何要下令自殺?

咸豐十年,清朝與太平天國的戰爭正在激烈進行之中,軍情緊急,咸豐帝為此忙得焦頭爛額。誰知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西方強國趁火打劫,英國和法國組成侵略聯軍,氣勢洶洶從大沽口登陸,一路殺奔京師。清軍名將僧格林沁在通州組織抵禦,雖然英勇奮戰但卻力不如人,兵敗如山倒。咸豐皇帝眼看大事不妙,只得倉皇逃往熱河避暑山莊。

眼看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陷入絕境,內憂外患中的咸豐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咸豐十一年七月,年僅31歲的咸豐帝一命嗚呼,咸豐帝的獨子同治帝登基。當時同治帝年僅6歲,還是個不知人事的娃娃,無法獨立處理朝政,必須有人站出來輔佐同治共掌皇權。圍繞這個高度敏感的位置,清廷內部展開一場激烈的奪權之爭。

咸豐皇帝死前已經安排了8個“贊襄政務大臣”,分別是大學士肅順、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額駙景壽,此外還有4個軍機大臣焦佑瀛、穆蔭、匡源、杜翰。史稱“輔政八大臣”。這幾個人都是咸豐最信任的大臣,咸豐希望他們能夠赤膽忠心輔佐同治,使得大清朝安然走過這段困難時期。

同時,咸豐帝為了防止出現權臣擅政的局面,又給大清皇權設定了雙保險:他把“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交給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掌管。輔政八大臣代表同治擬定的諭旨草稿,發出的政令,必須蓋上這兩枚印章才有效。咸豐本意是想讓八大臣與兩宮太后彼此制衡,互相牽制,達到權力平衡。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八大臣之中的肅順,性情剛烈強勢,倔強耿直,凡事喜歡自專。而慈禧是個女中豪傑,野心勃勃也想染指皇權,雙方的矛盾日漸尖銳。咸豐十一年八月,在慈禧授意下,御史董元醇上疏朝廷,以同治皇帝年幼為理由,建議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企圖架空輔政八大臣。雙方的矛盾徹底激化,彼此磨刀霍霍。

最初形勢對慈禧極為不利。輔政八大臣不僅人多勢眾,門生故吏遍及朝野,慈禧人單勢孤,無權調動一兵一卒,急需尋找得力外援。此時在京師的恭親王奕、大學士文祥等實權人物,與慈禧一樣受到八大臣傾軋排擠,慈禧急於派人去與他們取得聯絡,共商大計。

但肅順早已料到這一招,他派遣心腹武將以護衛為名,日夜把守宮門,斷絕慈禧與外部一切聯絡,實際上把慈禧軟禁起來,凡是進出宮門的人員都要受到嚴格盤查搜身,片紙不得出宮。慈禧心急如焚,這時一頭大騾子的出現,解了慈禧燃眉之急,由此改變了清朝歷史程序。

慈禧身邊有一個名叫蘇德的老宦官,外號“蘇老牙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低調謹慎,沉默寡言。他早年是咸豐身邊的侍御帶班,是咸豐和慈禧的心腹。他自告奮勇,聲稱能把慈禧的手諭帶出行宮,送交京師恭親王奕手中。

蘇德把慈禧的手諭捲成抽水煙用的紙捻子,隨手塞在菸袋中,然後隨便披上一件汗衫,手拿水菸袋,裝作出門閒逛的樣子,優哉遊哉出了宮門。守門的護軍營士兵一看他是個不顯眼的老宦官,並未太在意,搜身之後就讓他出去了。

蘇德脫離牢籠,但避暑山莊距離京師將近五百里,如何把手諭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師,又成了問題。避暑山莊行宮馬廄裡雖然官馬多的是,但都被肅順嚴格控制起來,蘇德貿然前去借馬,不僅借不出來,而且會打草驚蛇。

但蘇德胸有成竹,他的一個遠方侄子在承德做生意,平時蘇德對他多有關照。蘇德找到這個侄子,把手諭交給他,讓他星夜兼程送到京城找恭親王。蘇德明明白白告訴他,此事事關重大,如果洩露事機,不僅兩宮太后岌岌可危,連蘇德帶他都要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蘇德這個侄子有一匹大騾子當座駕,雖然不是什麼寶馬良駒,但身材魁梧,吃苦耐勞,跑南闖北從沒掉過鏈子。蘇德的侄子騎上這匹騾子,夜宿曉行,用了不到兩天,硬撐著跑到京師,把慈禧手諭如期送到恭親王奕手裡。此事成為“辛酉之變”轉折點,恭親王奕立即行動,出其不意用武力拿下八大臣,慈禧一舉成為大清無冕之王。

慈禧掌權之後,不僅對蘇德叔侄二人大加犒賞,也沒忘了這頭大騾子,下懿旨由朝廷劃撥經費,給這頭大騾子終身養老,不得役使殺戮。此事出自在清宮任職多年的老宦官信修明的回憶錄《宮廷瑣記》,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

參考資料:《宮廷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