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影評:一部熱血而令人愉快的作品

說起經典的愛情電影,今天我們不得不需要回味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當初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周遭不少朋友都說很好看。在已有好口碑的預期心理下我也趕著去看。這部以青春歲月為題材的電影,看完後果然熱血而令人愉快。

熱血熱身體。這部青春電影無論影像或使用語言,都熱炒肉體,丟擲非賣弄性感的肉體武器。因為男主角帥氣青春,女主角毫無物化的露點,甚至片中的女性如《我為瑪麗狂》般,貼上夢中情人標籤,成為最佳化物種,故不至於低俗。觀眾始終維持著高昂的觀影情緒。

熱血熱語言。片中有很多語言上的熱血,如「笨蛋」「幼稚」等,都是有重音(類髒話)的直白。導演樂此不疲地玩弄這種說話者和受話者之間,攻擊反應間的反差,好比男主角總迭忙強調「我不是笨蛋」。

熱血熱速度。電影開場是男主角柯震東騎著單車,單車的加速度下,以快速蒙太奇將角色人物以漫畫般連續登場,搭配張雨生的音樂,青春既快意又飽滿。電影選用活潑的鏡頭,從場面排程到剪接,都以商業電影的短鏡頭組成,節奏明快,且敘事焦點清楚。

確實,《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部熱血的電影。當考試可以變成很熱血的一件事。可想而知其他事豈不是要熱血沸騰了。

為什麼熱血可以一直戰鬥下去?而且不感到無聊?因為它有備而來。

本片是暢銷作家九把刀首部執導劇情長片。這次他選擇有個人半自傳色彩的小說作品出發,用親身經驗當作他危坐導演椅的靠山,在Action和Cut之間,講述他的青春經驗。我和觀眾一樣,都是第一次體驗九把刀的青春時光。

因為是九把刀的半自傳。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鬼才人氣作家,青春生活或他自己眼中的青春生活,想必精彩;或者觀眾也想比較自已,看看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有些什麼不同。

這部電影至今最大的賣點就是九把刀,這是圍繞著電影如土星衛星般的光環。何以刀大能不停戰鬥而始終熱血呢?

事實上,如果不是九把刀「半自傳」,這部電影少了特殊性。因為九把刀的關係,所以敘事可以硬插入一段自由格鬥大賽。(若是專業製片恐怕劇本就會刪掉,以「非關敘事主線」刪去不拍,而不像現在非但拍下來,而且是堪稱全片數一數二費工的橋段拍下來,並無畏地插入影片)。

但是,沒有這段戲就不足以成立九把刀的電影。不足以印證那「不用向你解釋」的就是要幼稚,不足以印證「人生有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啊」。就是這樣吧。九把刀企圖把大量的「徒勞無功」,「幼稚」而任性的堆疊起來,來傳達他對青春的看法。

只不過如今已不是青春少年的九把刀,在綜合這些徒勞無功時,可是有備而來。

電影再現的力量,讓「回不去」的原始匱乏心理,有了「再一次」的補償。不過九把刀憑個人經驗在導演椅上覆刻青春的同時,我們都有理由相信,這不僅是復刻版,甚至是改良版。借個人經驗做原型,挑選更俊俏的演員,用心在更講究的光影。

演員的選角及塑造成功。柯震東戲味夠、戲份足,毫不生澀,可望一鳴驚人;陳妍希則是以靜制動,這是聖女情結甚至《我為瑪麗狂》的拍法,觀眾被說服相信,沈佳宜沒拍出來的一定還有很多的更好,不容罝疑的好。

講究的光影在於全片以商業電影的拍法操作,畫面色調清新唯美,光影語言豐富,並努力刻畫呈現主要演員的特寫表情及明星魅力。電影預告就可以看出來,除了純愛電影慣見的逆光外,場景打光及影像質感都有到位。場景燈光設計完成後,再進行場面排程,最後以剪接和動人的音樂完成,是有思考的拍法。

雖然對外都說成員年齡都不超過38歲且第一次拍電影,本片影像敘事在技術上並不青澀且下足工夫。我喜歡兩人從人群中用電話通聯,各自跑出人群走到無人街景,在月下對話的那場戲,那是戲劇。

本片從小說搬上大銀幕,確實在敘事上有依電影而改寫。本片固然仍有作家轉電影時,不免使用大量第一人稱旁白敘事的情形,畢竟對完全戲劇的控制功力尚稱不足。不過長期創作故事的九把刀,在鋪陳劇情或設計對白上,自能掌握讀者和觀眾反應。

當然,九把刀自己知道敘事是強項,所以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他挾自身優勢,明顯丟擲大量武器,不浪費時間賣弄文藝腔情調,不讓情緒冷場。

單純就劇本改編來看,如果看過小說,就會知道本片就原著改編幅度不小。例如男性配角簡化為胖子、臺客、書呆子籃球手,僅賦予功能性的存在;甚至主角沈佳宜的性格,彎彎角色的加入,都是電影敘事上的重新書寫,主角柯景騰唯有在電影,才有那種幼稚一身輕的騎士精神。

我抱著九把刀執導的心情去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真的看到導演在敘事、演員、光影,再下戰鬥功夫,所以我說這部電影有備而來。甚至可以這麼說,原著故事是九把刀,導演用了「十把刀」。這十把刀下的工夫我看到。此外,片中種種九0年代的音樂、明星等文化符號,喚起我鄉愁的浪漫。我格外感到慶幸九把刀彷彿用自己的故事,讓青春的「幼稚」理直氣壯。這部片將幼稚合理化的力量,非常驚人且對我受用。

因為這樣幼稚,使我任性地找到感動。看完這部電影,我不會去計較為什麼找帥氣的柯震東演柯騰,為什麼沈佳宜沒選擇柯騰。為什麼九把刀的人生會出現彎彎,(簡直是幼稚系的幫兇),為什麼會看到俊男美女偶像劇。

因為電影是再現的現實,是改良版啊!而且我真心相信九把刀,如此解讀青春,如此堅持熱血,如此曾經幼稚到底,並品嚐出值得的滋味。《青春無畏》在104人力銀行是找不到的,你看電影裡男孩長大後都成了庸碌的上班族。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確實充滿活力,它熱血而無畏,它不要做一個成長電影,而只要做青春電影。只要任性。只要沈佳宜是追不到也回不去了,這樣就好,青春就是這個樣子。

實際上,電影裡的角色都是劇本寫好的人物,並不是戲劇生成了角色,例如沈佳宜沒有選擇也沒有因果,主角們並沒有因片中劇情牽動而有所成長(就說不是成長電影) 。作為九把刀半自傳電影,沒有任何跡象解釋何以柯景騰能茁壯成為現在的九把刀(或者說電影裡也沒有提到過「九把刀」這個名字)。

也就不算半自傳電影,而是青春純愛電影。不是成長電影而只是「青春電影」,我的意思是說它只是一個對青春的緬懷,和浪漫化的再現,只要氣氛,不求因果。彷彿只是做了一場夢而已。改良版究竟還是不是九把刀的真實故事,我已不在乎。因為看電影的我們心裡明白,自己夢裡的版本,那柯景騰也不是柯景騰,沈佳宜不是沈佳宜。但可以接受我是柯震東,而她是陳妍希。

九把刀自己說希望沒看他的書的人,看過這個電影也會喜歡九把刀。我相信會的,說不定還有不識他小說的讀者,真以為他比韓寒還俊俏,專情又愛小耍帥,如此可真會紅到火星了。也很有可能電影上片後,明星的光環會交棒給柯震東和陳妍希,而成為偶像。演員能演到這樣形象清新陽光,且有大量特寫生動表情的電影,稱得上是星運。

儘管,這樣不問因果的電影,就沒有立體的人物性格,就沒了人性。片中那個反叛教育、反叛教官的柯景騰,就只是為反叛而反叛,沒追到沈佳宜卻也說放棄就放棄;可以說九把刀這部電影,追求的女孩本身是一片湖,九把刀盡取大量漂亮卵石,使勁地打水漂,觀眾根本看不清湖心,只能看到打水漂男孩的側身和背影。只能說,那水漂打得是水花不止,噱頭十足。

沈佳宜究竟有沒有追到,如同希區考克的McGuffin。或者,沈佳宜從來就不是被追逐或被獵捕的物件;它是自由、浪漫與理想的化身,它應該是無羈、無屬、無慾,註定逝去的美好,一如青春。追求沈佳宜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事啊,但還是要熱血地去做,拿出十把刀的氣力去做,才夠幼稚,才算青春吧!

青春理直氣壯的幼稚,就像《天使愛美麗》。電影給了我們逃避的屋簷。我在這電影裡真的看到,也相信九把刀篤信:青春理當幼稚和熱血。當他這樣拍成電影,我真的爽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