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深圳釘子戶:夫妻聯手得到1700萬拆遷款,現在已離婚各自隱居

自我國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以來,大拆遷成了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因此,“釘子戶”應運而生。很多時候,“釘子戶”之所以成為釘子戶,主要原因就是補償不合理,或者直白的說嫌棄補償太少,說到底為的都是一個字—錢。全國各地的“釘子戶”也不少,但要說最貴的“釘子戶”,一定是深圳的蔡珠祥與張蓮好夫婦,兩人幾乎是全國聞名。

事實上,縱觀蔡珠祥與張蓮好夫婦的人生,比起令他們一舉成“名”的釘子戶事件,兩人的人生經歷更是跌宕起伏。比如,蔡珠祥其實還是兩度偷渡,先是偷渡到香港,後又流浪到南美,還曾兩度拋妻棄子,經歷可謂是“豐富”。結果兩人意想不到的是,蔡珠祥在花甲之年還和張蓮好兩人一起,成為“釘子戶”,拿到了1700萬的天價賠償。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就在拿到鉅額賠償款後,據爆料,這對齊心協力的夫婦已經勞燕分飛,各自帶著鉅款隱居。

蔡珠祥為了生活,偷渡到香港

蔡珠祥本身只是深圳寶安蔡屋圍村一個普通農民,不過在同村的年輕人當中,蔡珠祥又稱得上是其中佼佼者。因為在當時,蔡珠祥是村中少有的會開拖拉機的“技術人員”,要知道在上世紀60年代,能開上拖拉機,比現在開個賓士、寶馬,還神氣。而張蓮是來自廣州的下鄉知青,有學識,有樣貌,皆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兩人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又在1969年,蔡珠祥和張蓮好結為夫妻,在同村民眼中,兩人也是十分登對,並令人羨慕的一對兒。

很快,就在蔡珠祥和張蓮好結婚的同年,張蓮好生下一個兒子,兩人的小日子越發甜蜜順遂。1972年,張蓮好又懷上身孕,在當時人人都希望家裡人丁興旺,蔡珠祥同樣也是。在得知張蓮好懷孕後,欣喜若狂,可高興過後,卻又心事重重。即使蔡珠祥會開拖拉機,但在當時,農民的收入,一天不過是幾毛錢,蔡珠祥全家月收入,也不足30元,這時候添一個孩子,已經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上加霜。

眼看著日子越發艱難,就在這個檔口,蔡珠祥意外聽說了就在和他們隔海對望的香港,一個農民每天的收入足足是他們百倍之多,一天就有將近70元港幣,蔡珠祥聽了蠢蠢欲動,最終沒按住心中的小心思。

在1972年年底,蔡珠祥在一個深夜,和張蓮好依依惜別後,踏上了他第一次偷渡之旅。只是此時的蔡珠祥也未曾想到,他這一去,將是16年。在當時,受經濟、政治環境的影響,偷渡香港的人不在少數,甚至以深圳為典型,還出現了大規模的偷渡風潮。香港於大多數人而言,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因此人人趨之若鶩。

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就比如說是蔡珠祥,因為是偷渡,他根本沒有身份證明,就是個黑戶。而再者,蔡珠祥本身也是個會開點兒拖拉機的農民,這門“技術”在香港根本不夠看,而除此之外,他身無長技。因此到了香港之後,最初的時候,蔡珠祥也就只能做些小活兒賺取生活費,洗碗、端盤、打掃清潔,還只能勉強維持生活,然而這也是大多數偷渡者的現實狀況。好的是,蔡珠祥還是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只要肯下苦力,他還是能賺到錢,好的時候,蔡珠祥甚至每月還有個300元的收入,他將其中大部分寄回來家裡。

為了生活,再次偷渡到南美

可這樣的情況只持續了兩年,而後,在1974年,也就是到香港的兩年後,蔡珠祥還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拿到了香港合法居住證。但有了居住證,蔡珠祥的生活卻並未因此好轉,沒有技能和學歷依舊是他的硬傷。而年復一年,蔡珠祥不再能像以前一樣,憑力氣賺錢。偏偏這時候,他也進退兩難,回又回不去,留又留不下。又混了幾年,在1979年的時候,蔡珠祥在朋友的建議下,有心再次冒險一搏,偷渡到美國,此時的美國,在他心中,就如同幾年前的香港,只是蔡珠祥卻未曾想到自己是不是又一次重蹈覆轍。結果,這一次偷渡果然也不順利,陰差陽錯下,蔡珠祥竟去了完全相反的地方—南美。

在南美的生活並不一帆風順,一開始蔡珠祥也過得慘淡,好在後來,他憑藉著手藝,開了一家中餐館,漸漸還在南美混的不錯。那個年代,通訊不方便,就是國內尚且不便,遑論蔡珠祥還是去了國外。所以自從到了南美,蔡珠祥就和張蓮好徹底失去了聯絡。而後來,日子漸漸有起色的蔡珠祥,直接將張蓮好拋之腦後,在南美娶了新的妻子,有了新的孩子,完全是有了新的家庭。

而此時的蔡珠祥全然不知,也未曾想過,張蓮好在家裡的處境多麼艱難。她不過是一個外姓女人,和蔡屋圍村的聯絡,建立在蔡珠祥身上,自從蔡珠祥離開,日子一落千丈。又得獨自養活一兒一女,為了生活,張蓮好一天就得打五份零工。之於蔡珠祥,張蓮好已經沒有期待,就當他死在外頭。

意外回國,因房子拆遷,和妻子聯手獲得1700萬

可沒想到的是,1988年,時隔16年後,蔡珠祥又回到了蔡屋圍村。原來就在不久前,蔡珠祥在南美偶然遇到一位廣東老鄉,從對方口中,他才知道祖國改革開始,深圳早已不復往昔,發展迅猛。不知為何,似乎老鄉的一句話,突然勾起了蔡珠祥的思鄉之情。所以蔡珠祥絲毫沒有猶豫,直接拋下了南美的妻兒,輾轉多地,回到家鄉,此時他已經38歲,張蓮好也已經41歲,兩人滿臉都是歲月的痕跡。

分開16年,無論當初情感如何深刻,此時的蔡珠祥和張蓮好之間已經看不出絲毫的情愫。然而兩人卻默契地選擇了,拋開過往,重新在一起和平生活。

事實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深圳,不是在發展而是在騰飛,張蓮好和蔡珠祥家的地段價值也在直線上升,真的是遍地都是商機。可惜的是,蔡珠祥早早成了“香港人”,蔡屋圍村的一起已經和他毫不相關,不過蔡珠祥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就是他有錢,幾年來他存了不少錢。回來後,蔡珠祥出錢,張蓮好出房,兩人一起將家中的老房子,翻新一遍,出租出去。僅靠租房,蔡珠祥和張蓮好就賺了不少錢。

在1996年的時候,兩人又投入100萬,將小樓推翻重建,一棟6層小樓拔地而起。新修的小樓,幾乎就是現在的賓館格式,每層樓隔出小小的房間,單獨出租。因為深圳經濟越發發達,每一間小房間,即使蔡珠祥和張蓮好定價在600-1200元一間,也頗受歡迎。在當時,光是收租的錢,就足以讓蔡珠祥和張蓮好過上閒適而富足的生活。雖然兩人感情不見得多好,但在生活上各自都很滿足。

也是巧合,2004年,擬建的京基100大廈的大堂,規劃就是蔡屋圍村,也正好佔用蔡珠祥和張蓮好的小樓。聽到這個訊息,蔡珠祥和張蓮好也是大喜,不過兩人高興的不僅僅是,將要得到的拆遷款,更有暗暗竊喜,有了談判的本錢。

在當時開發商給出了補償方案有幾種,大體上是兩種,一是“拆一補一”,就是按照建築面積拆一套補一套;二是貨幣補償,按照6500/平方米的價格補償。當時蔡屋圍村村民也是第一遭遇見這種事,因為捨不得離開故居,或者是害怕拆遷款落不到頭上等等緣由,反對拆遷。而其中,反對的最大主力就是蔡珠祥和張蓮好,不過他們可不是捨不得,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和開發商談判,得到更多的錢。

在蔡珠祥和張蓮好的推動下,蔡屋圍村和開發商對峙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後來還是開發商退了一步,又拿出一個方案,以1。2萬/平米的價格收購所有村民的房屋一層,並且馬上支付這筆賠償金,不過其餘的照舊6500/平米。這個方案一出,不少村民動搖了,同意了,因為在當時深圳的房價還不足1萬/平方米,可以看出開發商是各足了誠意的。此時大多數蔡屋圍村,只餘下個別還在堅持,其中就以蔡珠祥和張蓮好為最,兩人堅持全部面積都以1。2萬元/平米清算賠償。但是這個價格,於開發商而言,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兩方又是一頓拉扯。後來,開發商提出9000/平米,已經是退了一步的抉擇,但在此被蔡珠祥和張蓮好拒絕。

事情就此僵持不下,因為蔡珠祥和張蓮好的“釘子”行為,拖慢了整個開發商程序。開發商也曾就此情況上報政府,請求幫助,國土局調查情況後,勒令蔡珠祥和張蓮好,儘早搬離。

可沒想到不僅沒能讓蔡珠祥和張蓮好妥協,反而是捅了馬蜂窩了。就在開發商請求國土局幫忙後不久,張蓮好以“阿香婆”為名,寫了一篇《南方第一高樓之徵地拆遷令我感到弱勢》的文章,釋出到網上,想要以輿論的力量,對開發商施壓。而事實上,張蓮好也做到了,因為在她的文章中,半點兒不提他們自己的獅子大張口的惡劣行徑,通篇都以“受害者”的角度,斥責開發商怎和聯合政府。如此有話題的文章,一經發布到網上,迅速躥紅,人總是習慣性同情弱者,很多人都開始為蔡珠祥和張蓮好鳴不平。

同時,一篇文章也讓蔡珠祥和張蓮好出名,媒體爭相來採訪,而面對鏡頭,兩人也不遺餘力哭訴著自己的“苦難”。以至於,當時國土局也不得不出面發聲明,稱他們也堅決不允許強制拆遷。

在2007年9月,又經過幾輪的談判,最終以開發商的退步結束。因為繼續拖延下去,於開發商而言,也是損失,所以最終開發商同意了蔡珠祥和張蓮好1。2萬/平方米的價格,總共賠償了他們1700萬,在當時這無疑是天價。也是因此,兩人被調侃為最貴釘子戶。

整場談判的“勝利”,源於張蓮好的文章的一大轉折,但其中蔡珠祥的出力也不容小覷。在蔡珠祥從頭到尾都在不遺餘力用《物權法》爭取支援,因為根據《物權法》規定,像是建金融中心這樣的商業性質的建築,是屬於商業利益,個人能夠和他們自由談判。”就是抱著這一塊“免死金牌”,蔡珠祥和張蓮好一起拿下了勝利。

蔡珠祥和張蓮好配合如此默契,也讓事情事半功倍,至少在外人看來蔡珠祥和張蓮好感情應該是十分穩定和睦。然而沒想到的是,據後續報道,拿到賠償金後不久,蔡珠祥和張蓮好就悄然離婚,而1700萬賠償金被分成了四份,他們以及兩個兒女各自一份。

在“釘子戶”事件之後,蔡珠祥和張蓮好也銷聲匿跡,各自隱居。換了電話號碼、換了住址,沒有和村裡任何人聯絡。因為雖然他們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因為這個舉動,拖延了工期,也成了全村人的“公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