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超市這4種“假健康”食物,勸你一口也別吃

現如今,很多人都習慣到超市購物,從菜米油鹽,到鍋碗瓢盆,超市應有盡有。

而且,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超市的東西,不僅選擇多還乾淨、安全又健康,但某些食物,並不如我們想象得那麼幹淨、健康。

01

超市中的假健康食物

1、兒童牛奶 / 酸奶

兒童牛奶、兒童酸奶的一大特點就是「甜」。

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大部分的商家通常會新增很多糖、麥芽糖等調味品,有些產品還會加入各種香精。

圖片來源:網路

寶寶天生喜歡甜食,給糖分的越多,孩子會越偏愛甜食,將來就容易選擇那些含糖量很高的「垃圾食品」。

2019年,WHO(世界衛生組織)就針對嬰幼兒食品及飲料(配方奶並不包含在內)釋出「禁糖令」:禁止食品生產商在 3 歲以下嬰幼兒食品及飲料中新增遊離糖。

建議禁止新增的遊離糖包括:

新增糖和其他甜味劑(包括所有糖漿、蜂蜜、果汁、濃縮果汁或甜味劑如糖精、安賽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葉菊)

果汁和濃縮果汁(除少量新增的檸檬或檸檬汁作為防腐劑)

世衛組織的建議,可以明確給到家長們的一個訊號是:嬰幼兒糖分攝入的危害,不可小窺。

除了糖之外,心機滿滿的商家還會在包裝上印上卡通圖案,孩子一看就走不到道,哭著求著要買。

而有一部分「兒童牛奶」「兒童酸奶」的蛋白質含量,還不如普通鮮奶和酸奶。

2、兒童醬油

很多熱銷的進口兒童醬油,都打著「低鹽」「低鈉」的旗號,比如目前銷量比較好的這兩種進口寶寶醬油,都號稱減鹽。

可是看看營養成分表就知道,這款「兒童醬油」的鈉含量一點也不低!!!

圖片來源:網路

1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額外新增鹽分,2歲之前控制鹽的使用量,每天不超過1。5g。

很多人以為小孩子不能多吃鹽但是可以吃醬油,加了醬油確實能增加食物風味,但是忽略了都要控制鈉的攝入,但是1歲以下一定要避免加醬油,1歲以上也要和鹽一樣嚴格控制。

1歲以下嬰兒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新增鹽或醬油調味,正常飲食中已經含有足夠的鈉可滿足生理需求。

3、無麥麩麵包——更多的新增劑

麩質指的是存在於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一種蛋白質,就是這種蛋白質引起了人們對小麥的不耐受(乳糜瀉)、過敏等。

而無麩質食物,恰好清除了這類蛋白質,因此無麩質飲食被認為是健康的食品。但無麩質麵包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因為麩質具有彈性,會使麵包更勁道。去除了麩質,麵包的口感可就一落千丈了。於是,為了使無麩質麵包更好吃,在製作過程中勢必要加入更多的新增劑。

建議:可以自己堅持無麩質飲食,但超市銷售的無麩質麵包,若憂心食品新增劑,那就不要買。

4、高蛋白能量棒——普通人沒必要吃

一根高蛋白能量棒就能含有10~20g的蛋白質,幾乎佔了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的20%以上。雖然它在補充蛋白質上確實有一手,但依然被認為是“不健康”的食物。

圖片來源:網路

對正常人來說,均衡的飲食已經足夠保證我們每日的蛋白質攝入量,額外再新增蛋白質,超出身體所需的量,有可能引起便秘、口臭,加重腎臟負擔。

另外,高蛋白能量棒所含的糖分和熱量也並不低。

建議:

對普通人來說,不需要再額外吃高蛋白能量棒;

健身、蛋白質攝入不足等人群,可適量吃高蛋白能量棒;

此外,購買高蛋白能量棒儘量選擇大品牌。

而除了以上這4種食品外,超市中還有其他5種食品需要特別注意,有的是不建議小夥伴們購買,有的則是在購買時需要注意區別。

學會看配料表才不會被套路

超市購物時,要想避免更多的坑,我們就需要學會看配料表:

1、配料越排在前,含量越多

配料表的各種原料要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依次列出,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選擇天然原料排在前面的食品(如牛奶、雞蛋、水果、水等),調味品順序越往後越好(如白砂糖,食鹽等)。

2、配料表越短越好

配料表裡食品新增劑也必須全部列出,對比後儘量選擇配料表更短的食品。

圖片來源:網路

(高質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