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年銷10萬不是免死金牌,“蔚小理”還有闖不完的生死線

跨過年銷10萬輛生死線後,“蔚小理”是否能開啟新的飛昇劇本?

在2021年以弱小差距遺憾收官後,“蔚小理”終於在下一年闖關成功。不出意外,三家車企都將在今年邁進年銷10萬輛俱樂部。其中小鵬已經率先撞線,蔚來、理想也大機率在本月達成這一成就。

截至10月,蔚來累計交付92493輛,理想累計交付96979輛,小鵬累計交付103554輛。

繼完成量產交付、IPO上市後,這也是“蔚小理”達成的又一發展關鍵節點。外界一直期待這個時刻的到來,前兩次的通關升級,後來都成為了它們下一次起飛的跳板,這次還會上演同樣的劇本嗎?

01

突破年銷10萬生死線

對於一家新勢力而言,“年銷10萬輛”意義重大。

多家新勢力掌門人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年銷量10萬輛是許多造車新勢力的“生死線”,跨過這道坎,新勢力才有可能活下去。

就像武俠小說中,練功每突破一個境界後,武力值就能從量變到質變一樣。

“年銷10萬輛”也被公認為標誌性節點,意味著車企經營步入正軌,品牌有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同時渠道和工廠都在健康運轉。

但當“蔚小理”真正跨過這道線時,故事的走向卻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進入2022年,新勢力三強沒能如願迎來新的爆發期,反而肉眼可見地增幅降速,在新舊勢力圍堵下,不約而同地降價促銷、推出新車,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回想去年銷量出爐時,“蔚小理”在一片跌跌不休中,交付量實現翻倍增長、距離年銷10萬輛僅一步之遙,風頭無兩。有人說“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還要買油車”,有人喊出2025年實現年銷160萬輛、奪取20%以上市場份額的雄心壯志。

在制定來年銷量目標時,也都無一例外給出了極高的預期。2022年,蔚來、小鵬、理想的年銷量目標分別為15萬、25萬和20萬輛。

不曾想還不到一年,發展均不及預期。

今年已接近尾聲,“蔚小理”雖然成功邁過年銷10萬輛大關,但要想在接下來的時間完成預期目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只是終端市場受挫,從財報中頗為保守的展望也不難看出,它們的信心也不像此前那麼足。

為何不到一年,三家車企的情況就發生如此大的轉變?是“年銷10萬生死線”的說法不靈了嗎?

02

特斯拉盈利劇本難複製

造車歷來有“年銷10萬輛”是盈虧枯榮線的說法,但真正讓新勢力將此奉為圭臬的起因,跟新勢力鼻祖特斯拉有很大的關係。

從新造車下場開始,“虧損”就一直如影隨形。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來說,在產能、銷量、產品上的博弈,最終都是為了解答盈利考題。

正是在達成年銷10萬後,特斯拉才迎來盈利的拐點。

從2008年量產Roadster開始,特斯拉花了7年半時間,於2015年累計產量突破10萬輛。

但從累計產量突破10萬輛到年銷10萬輛,特斯拉又用了兩年時間,直到2017年年交付才突破10萬輛。

從這以後,特斯拉迎來銷量、營收爆發期。次年交付新車超過20萬輛,並開始實現盈利。

2021年,特斯拉交付量接近百萬,淨利潤高達55億美元。馬斯克稱,特斯拉在2021年的利潤率超過了全球所有車企。

因此,大家也認為國內的“特斯拉模仿者”能複製同樣的劇本,闖過年銷10萬的生死線,就能迎來銷量、盈利雙豐收。

從目前的現實來看,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不管是銷量爆發點還是盈虧平衡點,“蔚小理”都沒有那麼快到來。

原因是

江湖雖然還是那個江湖,但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特斯拉飛昇的2018年,縱觀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沒有一個能打的對手。彼時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4。54%,是國內新造車交付元年,蔚來 ES8 和小鵬 G3 都在這年開始交付,比亞迪還沒有釋出DM-i超級混動技術。而走出Model 3產能地獄的特斯拉,一年狂攬數十萬銷量。

今天的“蔚小理”,面對的是一個滲透率將近30%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要承受傳統巨頭和二線新勢力的雙重夾擊,也沒能打造出如Model 3一樣的爆款。

規模和毛利率是關係一家車企能否盈利的關鍵指標,兩項都不如特斯拉的“蔚小理”,難以複製前者的盈利劇本。

從 2022 年 Q2 蔚小理公佈的財報資料來看,蔚來毛利率為 16。7%,小鵬為 10。9%,理想為 21。5%。特斯拉三季度毛利率達到27。9%,在毛利率明顯優於同行的前提下,有更大的降價空間來以價換量。

不久之前,就是特斯拉打響了行業降價第一炮,將Model 3與Model Y分別下調1。4萬至3。7萬不等。隨後,比亞迪、塞力斯與問界汽車紛紛跟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掀起一股降價潮,這種情況下,“蔚小理”跟或不跟,對盈利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03

內卷加劇

闖過年銷10萬輛生死線後,前方迎接“蔚小理”的不是爆發式增長前夜,更可能是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內卷市場。

除了年銷10萬輛,其實還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月銷1萬輛。

早在2021年的9月,蔚來和小鵬就突破了月銷1萬輛,理想只晚了兩個月。一年時間過去,“蔚小理”的月銷量還是在1萬輛左右,一直沒有增長。

反而是同處一個細分割槽間的問界今年已連續第三個月銷量過萬,極氪也在上月首度月銷破萬輛。

從這可以看到,月銷1萬輛基本上是現階段主打高階市場的新勢力的銷量天花板。即使推出新車或者產品換代,也難以推動銷量規模再上一個臺階。

這是市場結構所決定的,“蔚小理”所處的30萬以上市場容量有限。

乘聯會資料顯示,中國30萬元以上高階汽車的市場份額大約是12%,市場規模大概在20萬輛左右。其中SUV佔據一半以上,月銷量在12-14萬輛之間,這裡面70%以上都是特斯拉+BBA。

也就是說,中國高階市場留給其它新品牌的空間,每月只有5萬輛左右,剛好被“蔚小理”、問界和極氪五個品牌瓜分。

若不能突破月銷1萬輛的魔咒,那麼“蔚小理”就只能在這個細分市場繼續內卷,隨著更多競爭對手的加入,生存空間還會被進一步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