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守好農業生態安全屏障

近期,多地外來物種入侵資訊頻頻見諸報端,成為輿論熱點。不少外來物種嚴重影響入侵地的生態環境,損害農林牧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在生態安全對農業產業安全日益重要的當下,有必要加強外來物種管理,守好農業生態安全屏障。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傳入定殖並對生態系統、生境、物種帶來威脅或者危害的外來物種。我國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初步評估,外來入侵物種660多種。近年來人們熟知的巴西龜、紅火蟻、水葫蘆、加拿大一枝黃花、福壽螺等都是外來入侵物種。隨著商品貿易和人員往來頻繁,外來入侵物種擴散途徑日益多樣化、隱蔽化,多數入侵物種可在我國找到適宜的生存環境,威脅糧食安全、農業安全、生態安全。

我國在防治外來入侵物種方面已有較完善的制度體系: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為治理工作提供了法理依據,相關部門制定了《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非法引進、釋放、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罪,10部門組成了外來入侵物種防控部際協調機制。但是,由於人們過去對生物安全的認識不夠,外來入侵物種可透過多種渠道進入我國,一旦定殖,徹底根除難度大;國內又存在非法引進飼養“異寵”、違法違規放生等情況,導致一些外來入侵物種發展快、危害大。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來物種侵害。日前,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聯合制定了《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列入了59種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實行動態調整原則,後續將適時增減。此次名錄的釋出,既為公眾識別和防範外來入侵物種提供了權威參考,又讓有關部門在源頭預防、監測預警時更有的放矢。

一方面,要在名錄的基礎上,嚴格防範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聚焦影響農業生產的重大危害物種,抓住防控關鍵期,加強重點區域跟蹤監測,及時組織開展系列滅除,推進有效治理。要利用好現代科技手段,大資料分析這些物種的分佈區域、發展狀態,對經濟損失進行評估,“一種一策”加強防控。

另一方面,還需加強部門間配合,形成合力。海關要強化入境貨物、寄遞物、旅客行李、跨境電商等渠道外來入侵物種的口岸檢疫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要緊盯農田生態系統、漁業水域等,林業草原部門則重點對森林、草原、溼地生態系統等監測。此外,要加強宣教與科普,增強公眾對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控意識,鼓勵其參與綜合防控,實現社會共治。

要說明的是,外來物種不等於外來入侵物種。我們要嚴格防範的是外來入侵物種,而不是一概排斥外來物種。畢竟,引進和利用外來物種是各國獲得食物和原材料的重要方式。而外來物種的有益有害之別,是站在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來綜合判斷的。一個外來物種可以利用,包括食用、使用,能促進經濟發展,就被視為有益;反之,如果打破生態平衡,威脅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影響經濟發展,就被認為是有害。(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