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120位音樂明星背後有哪些故事?聽滬上電臺主播暢聊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張明採訪過眾多赫赫有名的國際音樂明星,包括理查德·克萊德曼、席琳·迪昂、莎拉·布萊曼、滾石樂隊、后街男孩、克里斯蒂娜等,堪稱滬上“與外國藝人打交道最多的廣播主持人”之一。

張明從業以來編寫的第一本圖書《明·星面對面——聽電臺主播張明聊音樂大咖》,日前由上海音樂出版社推出。這是他從業近30年來採訪實錄的集大成之作,歷時近3年完成。書中精選張明採訪過的120位音樂明星,橫跨流行、古典、爵士、跨界、音樂劇等五個領域,不少都是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手和樂隊。張明將他節目中播出的內容轉化成生動文字,真實還原了訪談物件更具體生動的一面。

“不管做什麼工作,興趣非常重要。透過跟很多藝術家的交談,我深深懂得,採訪就是一門藝術。”張明說。

除了文字內容,張明還發揮主持人優勢,講述他在採訪音樂家過程中有趣的故事和經歷。掃描書中二維碼,就可透過5-15分鐘短音訊,瞭解藝術家臺前幕後的艱辛,聆聽他們舞臺上的精彩演出。

書中還配有該音樂家代表作及張明獨家推薦作品,掃描封底二維碼,即可連結到QQ音樂。“圖書最吸引我的便是其中120段音訊。”電視主持人張民權感慨,張明是個有心人,他用這種方式記錄下入行後採訪的嘉賓,留下一份珍貴記錄。

“廣播是聲音的藝術。張明將對各位音樂人的採訪濃縮至5-15分鐘,涵蓋旁白、原聲以及現場,非常不易。”東方電臺原《懷舊金曲》節目資深編輯陸明說。

上海黑膠研究會會長徐冰認為,張明是學者型跨界音樂主持人,有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圖書涵蓋各個音樂領域,從側面佐證上海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

<<

出生於紐約的歌手克里斯蒂娜 · 阿格萊拉一度以她不同凡響的四個八度音域和六座格萊美獎在女歌手陣營中成為佼佼者。其極富個人特色的作品和多變的表演風格被很多樂迷冠以“流行大眾偶像”(Pop Icon)和“流行公主”(Pop Princess)的稱號。

克里斯蒂娜自和RCA唱片公司簽約後,憑藉首張同名專輯就一鳴驚人。除了厚實和充滿韌性的嗓音之外,其能歌善舞和創作的才華,讓她很快就拿到了格萊美“年度最佳新人”稱號。從《瓶中精靈》、《一個女孩想要的》(What A Girl Wants)到《心湖倒影》(Reflection),克里斯蒂娜靠著出色的發揮,不僅在銷售榜上佳績連連,而且展示了她異常出色的歌喉。

2001年,她和其他幾位重量級歌手攜手齊唱《糖果醬女郎》。這首激情四射、不失沉穩的單曲為她們贏得了一座格萊美獎。2011年,她應邀以高達一億三千萬美元的酬勞成了電視選秀節目《美國好聲音》(The Voice)的評委。同一年,她與“魔力紅”合作的歌曲《賈格爾舞步》(Moves Like Jagger)紅遍了全球,單曲銷量超過七千五百萬。

雖然進入2012年之後,克里斯蒂娜在音樂作品上沒有了先前的熱度,但是她依然非常刻苦,始終保持一到兩年有新作發行的速度。2014年,她和“一個偉大世界”樂隊(A Great Big World)合作灌錄了《說點什麼》(Say Someting),這張唱片讓她再度問鼎格萊美。

成名作品: 《瓶中精靈》(Genie In a Bottle)

這是克里斯蒂娜1999年首張專輯中的主打單曲,屬於“青少年流行”(Teen Pop)風格的跳舞歌曲,其中還融合了歌手擅長的節奏與布魯斯(R&B)元素。歌曲的主題就是“自尊和自愛”。該作品1999年6月22日一經推出,就火速在美國《公告牌》雜誌單曲榜登頂,並以一百四十萬的銷量獲得白金唱片認證。

張明獨家推薦

《糖果醬女郎》( Lady Marmalade )

這首歌曲翻唱自1974年美國女子組合“拉貝兒”(Labelle),也是電影《紅磨坊》中的插曲,由克里斯蒂娜聯合瑪雅(Mya)、“紅粉佳人”(Pink)以及里奧 · 金(Lil’Kim)共同演唱。同原作相比,翻唱版嘻哈成分更濃,而且歌詞有了較大改動,敘事場景也由原來的新奧爾良變為巴黎夜總會。四位成員雖然來自不同領域,但配合默契,唱功更是爐火純青。

《美麗》( Beautiful )

這是克里斯蒂娜第四張個人專輯《裸》(Stripped)中的一首歌曲,屬於典型的流行節奏布魯斯抒情佳作。該曲由美國著名女唱作人琳達 · 佩瑞(Linda Perry)親自擔任製作,講述了存在於內心的美好境界和自我欣賞。這首為克里斯蒂娜贏得格萊美“最佳流行女歌手”獎的作品可以說最大程度地展現了巔峰時期的克里斯蒂娜無與倫比的唱功。

組建於1993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區的“后街男孩”由五位陽光男孩組合而成,其中包括溫柔的布萊恩(Brian Littrell)、陽光的尼克(Nick Carter)、浪漫的浩易(Howie Dorough)、狂野的AJ(AJ McLean)以及性感的凱文(Kevin Richardson)。

作為席捲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紀初期的“男孩偶像團隊風潮”中的佼佼者,他們除了唱片總銷量超過一億以外,還曾多次來中國巡演,並引發了大規模的追星熱潮。

儘管來自美國,但是“后街男孩”的成名之路卻是從歐洲開始的。自《我永不讓你的心破碎》在德國大受歡迎之後,他們於1997年嘗試返回本土發展。1999年5月,“后街男孩”憑藉著他們的專輯《千禧情》(Millennium)登上職業生涯的巔峰。這張專輯佔據了包括美國在內的二十八個國家的專輯榜冠軍,全球兩千四百萬的銷量更是使該專輯成為一年內銷售速度最快的唱片。

2000年11月,“后街男孩”帶著他們的《藍與黑》(Black & Blue)專輯在一百小時內跑遍了包括瑞典、日本、澳大利亞、南非、巴西、美國在內地的多個國家,行程達兩萬六千英里。從2001年開始,為了進一步修整,該組合進入了停滯期。直到五年之後,他們才以單曲《未完成》(Incomplete)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

2006年,組合成員凱文為求個人發展離開組合,但於2012年再度迴歸。在紀念組合成軍二十週年之際,“后街男孩”由獨立廠牌發行他們的專輯。不過隨著人們對流行熱點的追逐以及興趣的改變,當年的熱度已不復存在。儘管如此,“后街男孩”還是沒有氣餒,他們默默耕耘,終於在2019年依靠全新專輯《DNA》重新登上事業高峰,而與新專輯同名的世界巡演將於2022年6月重新開啟。

成名作品: 《我永不讓你的心破碎》(I’ll Never Break Your Heart)

儘管此歌並非“后街男孩”的首支單曲,卻是第一首中國樂迷熟知的作品,當時作為首張同名專輯中的第二首單曲發表。由於在這首歌的錄製期間,布萊恩和AJ遭遇流感,單曲花了兩個多星期才錄製完成,它也由此成為“后街男孩”音樂生涯中錄製費時最長的作品。鑑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R&B在美國主流市場大行其道,因此“后街男孩”的這首作品也帶有非常濃重的流行R&B色彩。

張明獨家推薦

《我想要的那種方式》( I Want It That Way )

1999年4月12日正式推出的這首單曲出自“后街男孩”最為成功的專輯《千禧情》。當今流行樂壇的超級製作大咖麥克斯 · 馬汀(Max Martin)不僅參與了創作,而且親自擔任製作,這首歌作為“后街男孩”最具代表性的歌曲,曾榮獲三項格萊美提名,並連續八週榮登《公告牌》雜誌單曲榜的前六名。從曲風上來講,這首抒情歌曲似乎在表明“后街男孩”漸漸由青少年追求的流行舞曲開始轉向成人流行曲風了。

《假如你還愛我》( As Long as You Love Me )

這是“后街男孩”首張專輯中的第二波主打單曲,也是經時任美國唱片公司Zomba主席一職的克萊夫 · 卡爾德(Clive Calder)特別提議而最終加入的。這首極富朝氣、旋律上口的單曲由於在製作過程中出現紕漏,分別在1997年和1998年出版過兩個不同版本,它也是“后街男孩”在英國賣得最好的一首單曲。

圖片來源:出版方

編輯:許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