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古天樂科幻大片,從支援到“一片罵聲”,時隔4月終於上線網路

文|令狐伯光

古天樂的科幻大片《明日戰記》終於上線網飛了,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因為票房不佳,當時就鬧出不少亂子,又是什麼同行偷票房,又是什麼古天樂賣慘什麼的,本來以為這件事告一段落了。

結果現在電影上線網路又看到有網友說同行偷票房,甚至還有粉絲說明明很好,連《流浪地球》都比不上什麼的。

說句實話,目前已經上映的中國科幻作品當中,從影視工業,質量和完成度出發。《流浪地球》最佳,然後就是國產動畫《靈籠》《黑門》,跟著是《獨行月球》,最後才輪得到《明日戰記》。

《明日戰記》也就比幾部網大科幻好點,單純從科幻概念和科幻文化表達上面,甚至還不如那部《太空群落》。

又是被偷票房,又是古天樂賣慘?《明日戰記》請放過國產科幻吧

《明日戰記》的粉絲還想

碰瓷《流浪地球》?無論是《三體》還是《流浪地球》中後期軍隊指揮權交給聯合國,在聯合國框架下做事並沒有問題。但是古天樂這電影,怎麼看怎麼還是香港警隊級玩意,扯什麼西洋景呢?

目前中國正兒八經上映的科幻大片就《流浪地球》《獨行月球》《明日戰記》三部,那麼另外兩部為什麼輸給了《流浪地球》呢?《獨行月球》以前分析過,主要是科幻和喜劇結合得比較生硬。

它那麼高的票房是沈騰馬麗+喜劇+還不錯的質量撐起來的,雖然整體完成度差點。

《明日戰記》除了電影本身的所謂細節問題,單是從創作上面來講就輸了太多。

我們把電影比喻成做一盤菜吧,型別=主料,劇本與核心=味道,拍攝剪輯=調味料,物料設計=刀工,拍攝週期=火候,其他元素=配料,演員=配菜,表演=擺盤。

科幻片就是一道牛肉菜,國外因為幾十年的經驗鼓搗科幻及型別片就是用不同等級的和牛去煎牛排。幾分熟的都有,但不管如何,最終大差不差就是一道肉汁四溢,嫩滑綿軟的牛排。當然,好萊塢怎麼做也就是牛排了,即使加點愛情的惠靈頓或是牛排三明治,本菜還是牛排。

可能偶爾整個牛肉湯或者燉肉,但你說更多的菜系?對不起他們沒有。

中國不一樣,本身有自己的一套菜系,每個菜味道都不會一樣。《流浪地球》就是一鍋滷牛腱子,硬核,最終令食客過癮大快朵頤,古早些的《霹靂貝貝》《大氣層消失》也能吃出土豆燒牛腩或是小炒黃牛肉的味道。

而且後面還有劉慈欣,中國科幻三大天王一大批原材料不錯的食材等著廚子做成菜呢。

古天樂這部《明日戰記》?這電影在預告片給出的時候觀眾就看出了是一道香港西式牛排,關鍵這道牛排除了刀工不錯,配菜精細之外火候還過了,口感老了,最可氣的是上映了以後發現味道還不對。

你要不番茄醬汁味?要不黑胡椒洋蔥味?結果偏偏是生雞蛋+點醬油的味道——肉老,不入味,味道表面還帶著生雞蛋的黏膩與腥味,無從下口。

結果最終廚子跑出來賣慘,說我給鄉親們做了二十年菜了,你們看在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上,這盤菜我花了十年來創新,是我的夢想,求求你們吃嘛。關鍵是,廚子的粉絲真吃了,還四處詆譭其它飯店的廚子。

別碰瓷內地電影了,《明日戰記》的問題就是香港電影的問題

《明日戰記》就是這樣的情況,香港科幻片如果想要大賣,那麼就創作者就必須得了解內地觀眾的喜好,但從這些年的香港電影來看,我真看不到這幫傲慢,還越來越老的人有這個意識。

你再拍十部披著科幻皮的香港警匪片,內地觀眾也不會買賬。

這麼說吧,《明日戰記》剛上映時還沒古天樂鬧出這事兒,我還根據我的經驗思考過,如果這電影拍續集怎麼拍,

那就是補全第一部幾乎架空的世界觀,第二部引入內地勢力和主角,開始主角和內地主角互相不爽,結果後面拋棄成見合作最終走向世界,第三部就走香港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終做到以香港為起點,內地為基礎,最終走向世界的科幻系列大片。

大家覺得香港電影人真的有這個格局嗎?我不這樣認為,如果第二部繼續整科幻警匪片,我敢斷定是內地觀眾,特別是科幻迷以外的大眾認可度不高(他們才是票房的真正貢獻者)。

香港科幻未來很難走,除了人才青黃不接嚴重之外(古天樂都51歲了),最重要一個原因是香港因為歷史環境原因,並沒有科幻的基因,這點甚至連韓國都不如,但韓國都拍不好科幻大片。

香港歷史上就是個殖民地自由港,在70年代發展起來後一點輕工業都拋棄了,快速的金融化,貿易化,服務業化,科幻這個東西是講基礎物理科學,國防工業,重工業,再到歷史文化環境基因的。

韓國的歷史複雜度比香港還深點,好歹還是個國家,而且科學基礎,科研和重工業還有一定的基礎。但因為韓國曆史文化太淺了,拍的科幻像《寂靜之海》《勝利號》《外星+人》,完全沒有辦法避免古代抄中國,現代抄美國和日本科幻的問題。

香港歷史上為何武俠,功夫片和動作片那麼強大,原因就是從民國繼承而來的精英很多,而且有這個環境。流行文化創作的源頭很多,但其中一大基礎絕對是文學,內地正是有這個基礎科學,國防工業,重工業,還有近現代複雜歷史環境才會誕生劉慈欣,誕生科幻四大天王,誕生《三體》。

香港那邊所謂的科幻作家頂天只有一個倪匡,先不說也是內地跑過去的,單就科幻而言是個披著科幻皮的懸疑,動作和武俠小說,什麼都是外星人解決的,連硬科幻都算不上。香港硬科幻文學都不行,如何去支撐科幻影視,遊戲,動畫和科幻流行文化作品。

這背後還有香港經濟佔比越來越少,人口數量少等問題,香港電影人年齡還那麼大。

前傳動畫,續集都提上日程?古天樂《明日戰記》能成為宇宙嗎

《明日戰記》在內地票房一般般,7億左右的樣子,距離古天樂賣慘時說要13億差得還遠,雖然香港票房近7000萬破了紀錄,但是市場太小,這個票房不能說沒有意義,但是撐不起一部商業科幻大片。

但古天樂已經宣佈要做前傳動畫,續集可能也會啟動,應該製作費用沒他賣慘得多。

很多觀眾對於影視產業一知半解都沒有,剛查了下,《明日戰記》的票房大頭就是內地那近7億左右的票房,大家覺得臺灣,東南亞,日韓還有北美市場這片會大賣不?

這背後有一個最重要的事實,現在香港電影人最大的市場就是在內地,但他們卻不願瞭解內地觀眾的喜好,社會環境和文化精神,這是《明日戰記》哪怕賣慘都只有7億票房的根本原因。

你總不能說《紅海行動》不是香港導演拍的吧,人家票房三十多億。

古天樂拍《明日戰記》前傳動畫,還有續集沒有問題,但上面說的這兩個問題確實不太好解決。很多網友可能還要和內地科幻比,你們真的確定和內地比科幻,香港科幻還更有未來。

比如古天樂除了這個《明日戰記》,還有一個宣傳過的專案是《天梯》,這個專案一看就是和內地合作,這幾年內地和港澳臺合作的專案還挺多,但是截止目前還沒有孵化出一個成功的專案。

比如之前有個專案叫《太空2049》,說是長城藝術文化中心、澳門泛娛樂控股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及澳門科技大學澳門電影藝術研究院等合作的。

2018年的新聞宣傳是硬科幻電影,《太空2049 獻禮祖國70華誕和澳門迴歸20週年。

古天樂科幻大片,從支援到“一片罵聲”,時隔4月終於上線網路

結果呢,現在澳門迴歸都23週年了,這部電影呢?專案這個東西,特別是多方聯合的專案能否孵化出來真的看看就好,有進一步推動再說吧,拍電影,特別是科幻大片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後,《明日戰記》上映的時候因為營銷和賣慘,粉絲和不少不明真相的網友一直說被偷票房,

說內地資本打壓什麼的,這就有點搞笑了。電影是商業行為,使用商業手段競爭,不是很正常嗎?你要說偷票房就直接走官方渠道,像當初《獨行行月球》片方的行為。

古天樂科幻大片,從支援到“一片罵聲”,時隔4月終於上線網路

如果你的質量遠遠好過別人,這個理由或許還能成為一個理由。但你的片子也拍的稀爛,還好意思說別人打壓你。真正的好片子,完全可以憑口碑逆襲,就像《流浪地球》。《明日戰記》除了賣情懷、道德綁架、碰瓷,從來不願意正面提一句劇情,估計也知道自家電影是個什麼水平。

古天樂和香港電影人要拍好科幻片,不如先考慮下提升一下劇本吧,這個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