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明朝官服上的 禽獸 :金榜題名 後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現在解釋是品德極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其實,在明朝,“衣冠禽獸”是官服的主要特徵,人人嚮往的褒義詞。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和他鄉遇故知。十年寒窗苦讀,不就是為了入仕途,騎高頭大馬,當官了,豈不快哉!因此,“金榜題名”而後“衣冠禽獸”,“文官展翅”,“武官賓士”,好事,幸福事。

明朝官服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是漢人推翻元代蒙古人的九十八年統治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老朱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飾,在制度方面它承襲了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突出了明朝自身的特色,體系配套更加和諧統一。

明朝為了明確區分官員文武和品級,採取“文官展翅”、“武官賓士”兩個系列。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明《大學衍義補遺》卷九十八說:“我朝定製,品官各有花樣。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不在文武之數;文武一品至九品,皆有應服花樣,文官用飛鳥,像其文采也,武官用走獸,像其猛鷙也。”

具體而言,“文官展翅”: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武官賓士”: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因此,大明的天下,公務員們,盡是飛禽走獸。

明朝還規定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緋袍,用象牙笏;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用槐木笏。未入流雜職官,袍、笏、帶與八品以下相同。如此一來,一個官員是文是武,品級如何,令人一看便知,滿眼都是飛禽和走獸的大明官場,煞是好看而熱鬧。所以能穿“衣冠禽獸”官服,都是人之精英,時代之驕子,光宗耀祖之人物。在當時,“衣冠禽獸”一詞也就代指大小官員。因此,人人都想穿上“衣冠禽獸”,既是時尚,也為生計,更是人生之追求。

“衣冠禽獸”,怎麼就被用來形容道德敗壞之人,而且專指那些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的人。怎麼墮落到與道貌岸然、偽君子的意思相近,甚至更加齷齪,而遺臭萬年。這恐怕是朱元璋所萬萬沒想到的!

明朝到了中後期,穿最崇高的動物“龍”的皇帝,開始昏庸無能,政治腐敗混亂。下面的大小“飛禽”與“走獸”,更是仗著自己的權勢,肆意欺壓百姓,無惡不作。這些“飛禽”和“走獸”越來越沒了人性,連豬狗畜生都不如,老百姓漸漸地把這類人,都視為強盜悍匪。於是,“衣冠禽獸”一詞開始腐敗變質,由褒義直接轉變成了貶義,而且形象生動,婦孺皆知,深入人心。

最早出自於明末陳汝元所著的《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魯,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到了清代,在全盤否定明朝的推波助瀾下,“衣冠禽獸”更是臭不可聞,徹底定性為貶義詞,永世不得翻身,沿用至今。(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