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客觀地說,「流浪地球2」就是他媽的神作!

不裝了。

我認為《流浪地球2》是中國近20年來,最傑出的商業片,沒有之一。

豆瓣評分

8.3

,知乎評分

8.9

,IMDb評分

8.0

好在哪?

在我看來,這電影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拿來抹黑的硬傷。

網上,給它低分的人,如果拋開非理智的情緒化表達,基本就只有兩種論調。

一種,是“睡著了”。

為何會睡著?

這個問題,其實剛看完電影時,我就問了我媽。

我媽答:因為看不懂,時間太長了,VIP廳的沙發又太舒服。

什麼意思?

沙發太舒服,是電影院的錯嗎?

時間太長了,是電影的缺點嗎?

電影看不懂,是導演的責任嗎?

顯然,不是的。

如果“時間長”也能成為打低分的原因,“看不懂” 也能成為抨擊電影的理由。

那麼,王家衛、北野武、伯格曼、庫布里克,就都是所謂的“爛片導演”了。

給《流浪地球2》打低分的另一種論調,是“中國主義太明顯”。

看到這條評論,看到那141個贊,我感到非常痛心。

什麼叫“中國主義太明顯”?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不是“不符合西方價值觀”?

延展開講,是不是隻要“不符合西方價值觀”,就不能被稱為好電影?

控制住情緒,我只能說——

某些觀眾,思想真的太極端,被西方價值觀滲透的太嚴重了。

我最喜歡的一條短評

我並不是想說,西方價值觀就是不好,就是壞;中國價值觀就是厲害,就是牛。

我真正想說的是,價值觀不該成為一種教條,它應當是多元的,是用來碰撞的。

一部電影好不好,其實並不在於,它表達了什麼樣的價值觀。

而在於它的創作者,把自己信仰的價值觀,表達成了什麼樣。

說白了,碰撞才能帶來啟發,交流才能逼近真相。

這,也是《流浪地球2》的一個主題思想。

電影剛開始,就是一場激烈的價值觀對抗。

太陽即將爆炸,地球和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為了應對危機,以周喆直

(李雪健 飾)

為代表的一部分人,提出了“移山計劃”

所謂“移山計劃”,就是團結各國力量,建造萬臺行星發動機,把地球推離太陽系。

這樣,2500年後,地球就能抵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人類就能構建新的家園。

與此同時,以印度科學家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則提出了“數字生命計劃”。

所謂“數字生命計劃”,就是把人腦中的資訊資料,融合到網路雲端上。

然後,再把網路伺服器裝進飛船,送往太陽系之外的地方

這樣,無論現實中發生多大的災難,在網路世界,你都能永存於世。

然而沒多久,“數字生命計劃”就被世界政府禁止了。

為啥?

這個計劃,其實存在一個巨大的缺陷。

它的原理,其實並不是像《駭客帝國》那樣——

在人腦上插幾根線,或者戴個頭盔,讓人全身心進入虛擬世界。

因為如果那樣做,人腦依然是存在的,依然會老化,會被時間湮滅。

“數字生命計劃”的缺陷就在於,它並不依賴人腦,或者說並不依賴人本身。

它只是把你腦中的資料複製一份,再依此演化出一個AI系統。

說白了,就算這一整套流程全部完成了,你也依然會死。

在數字世界,永生的根本不是你,而是你的資料克隆體。

這就是為什麼,馬兆

(寧理 飾)

說——

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

但,“數字生命計劃”,真的沒有任何價值嗎?

被聯合國禁止後,“數字派”的一些狂熱信徒,不惜與政府為敵,轟炸了太空電梯。

為了自己女兒能“復活”,圖恆宇

(劉德華 飾)

甚至不惜去死,也要上傳女兒的資料。

當我看到這些情節,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些人的價值觀有問題,都是瘋子。

就像某些思想偏執的觀眾,覺得這電影的價值觀有問題,喜歡它的都是瘋子。

但後來?

創作者告訴我們——

不是圖恆宇太瘋狂了,而是我們太狹隘了。

“數字生命”存在的價值,並不亞於“移山計劃”。

因為,在《流浪地球》的時代,人類研製出了可以自主思考的頂尖AI。

片中,作為超高階量子智慧計算機,550W擁有著絕對的理性,絕對的羅輯思維。

問:從絕對理性的角度看,要想構建完美的地球和人類文明,第一步應該怎麼做?

答:要麼消滅全人類,要麼以大屠殺或者數字生命的方式,迫使人類“進化”。

因為現在的人類,有太多缺陷,根本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永遠存在。

550W的這一設定,其實跟《復仇者聯盟2》中的奧創,非常相似。

為了保護地球和人類文明,鋼鐵俠發明了戰鬥型智慧機器人奧創。

結果,產生自主意識後,奧創卻要先剿滅復聯,再對全人類進行“清理”。

《復聯2》的結尾,創作者一如往常,讓復聯消滅了奧創,再次拯救了全人類。

然而,《流浪地球2》的創作者,沒有選擇那麼粗暴陳舊的劇作方式。

550W,並沒有被劉培強

(吳京 飾)

消滅。

而是被圖恆宇,注入了人性,注入了感性思維。

當圖恆宇和他女兒,在數字世界得以重逢時,我震撼的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

那種感覺,就像看《人工智慧》時,機器人小孩等待千年,終於得到了媽媽的愛。

就像看《星際穿越》時,男主穿越五維空間,幾經反轉,終於回到了女兒的身邊。

在我看來——

即便跟西方頂尖的科幻片相比,《流浪地球2》也是毫不遜色的。

當然,就算是西方頂尖的科幻片,也照顧不到所有人的觀影審美。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

《流浪地球2》是一部貫徹“中國主義”的電影嗎?

我認為,肯定不是。

因為,它的故事發展,雖然是由中國在主導,主角也都是中國人。

但事實上,除了550W之外,它裡面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派。

包括圖恆宇,包括印度的科學家,包括美國的空軍,以及俄羅斯的宇航員……

倘若把每一個人物的經歷連繫起來,仔細回想,你就會發現——

在這整個故事中,少了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會引發蝴蝶效應,導致地球毀滅。

即便是那些,轟炸太空電梯的數字派信徒。

如果沒有他們,移山計劃就不會暫緩,圖恆宇的計劃也不會成功,不會改寫結尾。

這,就是《流浪地球2》所體現的終極價值觀:

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2年,在十八大上,中國首次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2022年,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連續6年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寫進了最終的決議。

也就是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絕非什麼“中國主義”。

它是由中國提出的,被世界所承認的,一種利於文明發展的

普世價值

電影中,面對“月球墜落危機”時,人類必須要引爆月球上的核彈,才能保住地球。

然而,人類卻因曾經沒能遵循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世價值,而得不到核彈的密碼。

最終,人類只能以犧牲300名頂尖宇航員為代價,彌補歷史的愚蠢。

童年時代,在《安徒生童話》中,我讀過一篇名為《白雪皇后》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加伊因為眼睛被魔鏡的碎片擊中,導致人性遭到了泯滅。

泯滅人性的加伊,離開了人類社會,去到了白雪皇后的世界。

白雪皇后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至冷,至白,至靜,至美。

在安徒生的筆下,白雪皇后象徵著一種極致的理性。

她就像550W一樣,雖然與人類相似,但卻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人類的存在。

起初,剛見到白雪皇后時,加伊深深迷上了她,迷上了這個極致理性的世界。

然而,就在加伊快要被她徹底同化,變成冰冷的機器時,一個變數闖了進來。

這個變數,是一名叫格爾達的女孩。

在加伊泯滅人性之前,格爾達曾是他關係最好的玩伴。

為了找回加伊,格爾達歷經千難萬險,終於來到了這個被冰雪包圍的理性世界。

找到加伊之後,格爾達緊緊抱住了他,流下了滾燙的,人的淚水。

淚水流進了加伊的心裡,融化了魔鏡的碎片,讓他找回了人性的溫暖。

故事結尾,加伊離開了冰雪世界,與格爾達手拉手回了家。

他們幸福愉悅地歌唱道:

“當玫瑰花開時,我們見到了上帝”。

上帝是誰?

安徒生的答案,是一個小女孩。

多年以後,《白雪皇后》被迪士尼改編成動畫電影《冰雪奇緣》。

《冰雪奇緣》雖然同樣也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是我心頭的熱愛。

但它卻幾乎完全刪掉了,安徒生原作的故事主題,和思想內涵。

然而,2023年的今天——

一部中國的科幻電影,卻令我找回了當年看《安徒生童話》的感覺。

這,就是普世價值。

關於《流浪地球2》,能寫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但是不管怎麼寫,寫什麼,都難以準確描述它帶給我的震撼感受。

我只能說,與某些刻板的電影相比,它才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神作。

長遠來看,它之於中國電影的意義,甚至要高於《阿凡達》之於好萊塢。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這樣一部必將名垂影史的電影,居然不是春節檔的票房冠軍。

我更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部充滿文化自信的電影,居然會受到某些國人的詆譭。

也許,跟電影相比,現實更加的科幻吧。

也許,時間會為它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