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王羲之晚年寫的《喪亂帖》是什麼樣的?《喪亂帖》的內容及寫作特點

《喪亂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在東晉政壇上,王羲之難以有所作為,也正是因為如此,思想的練達使他成為一名傑出的書法藝術家。此帖創作之時,他的老家山東琅琊地區正處於一場戰亂之中。王羲之被迫離開北方,遷居南方。當他獲知祖墳遭毀,痛苦不安,便給朋友寫了一封短札,寫此帖時的心情是“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書法行筆和心情融會貫通,書寫時先行後草,時行時草,可見其感情由壓抑至激動的劇烈變化,把書法的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喪亂帖》書法精煉老道,技法成熟,是難得的精品之一。

這幅作品被認為是王羲之手札中的傑作:字型由行入草,用筆雄渾又兼飄逸,體勢傾斜中尋找平衡……

看高畫質單字,雖是勾填,卻栩栩如生。

十幾年前,此帖曾經重新裝裱,在機器的幫助下人們看到,唐人的雙鉤居然是用一條條細如髮絲的墨痕疊加上去的,這方法猶如黃賓虹繪畫中的積墨,難怪有那麼強的立體感!

我們現在欣賞《喪亂帖》,常常只是為它的美而感動,卻忽略了王羲之在書寫時心情的起伏。

當讀到“號慕摧絕,痛貫心肝”,“未獲賓士,哀毒益深”,我們就不得不相信,當時的王羲之,一定是在痛哭。

這一年王羲之五十歲,其人走入人生的晚年,其書卻正值佳境。

當時他人在南方,北方戰亂,他祖先的墳墓於是遭敵方“荼毒”——這是王家的祖墳第二次遭毀了,上一次,還是他小時候。

在古代,祖墳就好比信仰,毀人祖墳,象徵著毀掉這一家族的根脈。所以古時戰爭,刨人祖墳的現象十分常見。

中國人似乎特別熱衷這些外在的事物,城市裡墳頭少了,動輒便來強拆房子,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好在這場戰爭的勝利一方是東晉,將領又是王羲之好友,他很快將王家祖墳修復了。

但祖墳的修復,並沒能抹平王羲之心中的傷,加之不能親往拜祭,那種錐心的難過在書聖的心頭盪漾著。

隨著心情的起伏,他的筆尖輕輕跳躍,寫完了,哭過了,悲鬱心情排解開來,而一件書法傑作也應運而生。

這就是書聖,你們苟且,我不苟且,於是他將人間不忍卒視的大亂,化作書法中賞心悅目的大美……

下拉看完《喪亂帖》所有高畫質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