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家長課堂】父母眼中的剋星,竟然是這樣的!你家孩子是哪種?

在電影《我的姐姐》裡,弟弟安子恆,曾對姐姐安然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的爸爸好像不是一個人。”

就是這樣一句話,揭露了重男輕女家庭的陰暗真相:身為女兒,作為姐姐,不但不能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還要被父母要求:事事以弟弟的利益為先,做到對弟弟的極度“忠誠”。

而身為兒子,作為弟弟,則可以享受來自父母的無限的愛和寵溺,從小就含著金湯匙,是父母眼中的星星,是壓榨姐姐的“剋星”。

這樣的家庭模式,坑害的不僅僅是身為女兒的自信和自尊,連一直被嬌慣的弟弟,也不能成為一個美好而獨立的人。

而在電影《我的姐姐》中,因為不想養弟弟的安然,被親戚指著鼻子罵冷血,更有親戚揚言要教訓她一頓。

她的反抗與“叛逆”,充滿了心酸與無奈。

另一位同樣是姐姐、是女兒的安然姑媽,也是重男輕女家庭的犧牲品,她與安然不同,她選擇了妥協和認命,一生都困頓在弟弟的屁股後面,為他的利益忙前忙後,卻得不到一絲感恩。

兩位姐姐,都是家裡的女兒,卻因為不同的思想和覺悟,用不同的方式和境遇,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不同人生!

有淚有嘆,有苦有酸,兩代人的心酸歷史,戳破了重男輕女家庭的陰暗面紗,道出了部分社會群體的血淚心酸!

“冷血”的姐姐安然

安然是長女,也是安子恆的姐姐。

對於突然出現的弟弟安子恆,安然的態度是抗拒和不滿,她不願意撫養這個突然出現的弟弟,這個和她沒有多少感情基礎的親人。

雖然被親戚指著鼻子罵冷血,但是我能理解安然的做法,就像她對弟弟安子恆說:

“我不是討厭你,我有時候只是覺得你像一個陌生人。”

對於一個和自己沒有多少感情的人,即使他再是自己的親人,都無法隨意做到慷慨和熱情,更何況身為姐姐的她,從一開始,就被父母劃到了弟弟的對立面。

在安然的記憶力,她從來沒有嚐到過父親給弟弟做的那種飯菜,她只是被父親賞了一頓“竹鞭炒肉”:為了再生一個兒子,安然的父親讓安然裝瘸,並且去社群申請了一個可以生二胎的證明,結果當天社群的工作人員來到家裡,發現了穿著裙子的安然,正好好的站著玩耍轉圈,這讓安父好不容易得來的名額泡了湯。

安父氣極了,用棍子狠狠地抽在安然身上,並且吼到:“我叫你穿裙子,叫你穿裙子!”

那個記憶在安然心裡產生的影響,讓如今的她想來,都十分憤怒和委屈。

在電影的開篇,在安然父母的車禍現場,警察沒有從安父的車裡,發現一絲一毫的關於安然的痕跡,連自己有心梗的毛病,都不給安然說。

親戚們都說安然冷漠無情,可他們有沒有想過安然的父母做得有多過分和無情:他們漠視安然的存在,逼迫她裝瘸,不與她建立任何聯絡和溝通,要不是他們出了車禍,我想他們絕對不會想要跟安然說話。

他們視自己的女兒如空氣,打壓她的勢頭,卻和那些親戚一樣,希望自己女兒能不計前嫌的照顧,那個被他們寵溺的兒子。

難道他們不知道,弟弟的存在完全會剝奪安然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並帶來重重的壓力嗎?

他們不會明白,因為在他們的心裡,兒子才是最重要的人,女兒的存在,不過是為兒子鋪路的犧牲品。

作為女兒的人生,這些人不想負責,卻自私的要求兒子的未來,

必須

交給女兒成全,憑什麼?

而那個被他們拋棄的女兒,被親戚指著鼻子罵冷血的女兒,其實一點也不冷血:她會給弟弟講故事哄他睡覺,雖然想著放棄弟弟,可是看到弟弟以為自己走開而痛哭時,還會深深自責和心軟,她一點也不冷血,反而她內心極度渴望親情的降臨。

就像安然哭著對父母的墓碑說的那般:

“我那麼努力的生活,是希望有一天站在爸爸媽媽面前的時候,你們能說一句,我女兒還是不錯的。”

一句不錯,道盡了心酸,多麼微小的一個願望啊,可是從未實現過,可想而知,安然曾經的生活,是怎樣的水深火熱!

所以,我很敬佩安然勇於反抗來自父母壓制的“責任”,她不甘於自己的命運被父母死後,隨意的擺佈,也不願意輕易在親戚面前妥協,在面對“長姐如母”的思想,她學會了反抗!

這樣看似背棄禮教的叛逆方式,恰恰是安然獨立人格的覺醒,她要為自己而活,她要為自己負責!所以,她不選擇撫養弟弟。

不是她冷血,而是出於對雙方的負責!

弟弟被父母寵壞了,所以吃不了苦,自己獨自一人拼搏尚顯寒酸,又怎會有力量撐起弟弟的一片天?

所以,安然選擇了給弟弟找領養家庭,在我看來確實是很明智的選擇。最後,安然將弟弟的那一半房產,給了弟弟的領養家庭,她看著弟弟背對著自己的身影,默默的流淚……

(電影裡的大團結是:姐姐接受了弟弟,放棄領養,但是我想說,從小被嬌慣的弟弟,不會像電影裡的安子恆那般體貼和乖巧,將一個折磨人的弟弟獨自撫養長大,真的是十分困難和艱辛的事,自己雖然可以學會忍耐貧苦和艱辛,但難保弟弟忍不下痛苦和難堪。)

長姐如母的姑媽

姑媽的一生很苦,弟弟家裡一堆事兒需要她處理,自己的老公也臥病在床,需要人照顧。但是,姑媽是善良的,她為了幫助弟弟一家,不顧女兒的反對,甚至在女兒提出:“你幫他們,我就和你斷絕母女關係”後,她也要去幫忙照顧弟弟的兒子安子恆。

我記得姑媽對安然說過這樣一句話,她說:

“姑媽沒把你帶好,以後的路,你自己走哈……”

你看,多麼樸實而善良的女人啊,本來不是她自己家的事,但是為了那一份血脈親情,她也要和女兒翻臉去管。

可是,姑媽付出了那麼多,值得嗎?

我們姑且不算姑媽對安然姐弟的照顧,單單是她幫助自己的弟弟——安然的父親,就足以說明情況。

她曾對安然說:

“以前我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你爸,他念中專的時候,我才剛工作,每個月就開四十五塊錢,還要資助你爸十五塊錢,沒有人規定我這麼做,但是長姐如母。”

她時刻謹記父母的教誨,時刻記得父母的叮囑,時刻記得自己是長姐,所以要長姐如母,她如此記得了,但是,安然的父親有沒有記住這份恩情呢?

沒有,在自己的姐夫臥床那麼多年,他都未曾出力或者看望過。姑媽的女兒向姑媽控訴,說:

“爸爸在床上躺著,他們家有沒有出過人來關心過?”

還有當時劃分遺產時,如果不是姑媽主動放棄房子,讓給弟弟,那麼市裡的學區房,又怎會落入安然父親手裡呢?

(姑媽女兒對安然說的原話:“當初我媽要不是不籤放棄繼承的協議,這套房子不可能遭舅舅獨佔!”)

如果安然的父親記得自己姐姐的恩情,他又怎會獨佔學區房,逼自己的姐姐放手呢?

由此可見,從小被溺愛的安然父親,並未記住來自於姐姐的恩惠,因為他從小被教育的理念就是:姐姐的付出是應該的,照顧自己是姐姐責任和義務,自己理應理所應當的接受。

好一個自私自利的接受,好一個理所應當的佔有!

安然的父親從小就生活在,壓榨姐姐後得來蜜的蜜罐裡,他可以不用付出任何,就可以接受母親為他留下的所有好處:他媳婦生孩子,姐姐被母親從俄羅斯叫回來幫忙,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姐姐的幫助,不帶一絲愧疚和羞恥。

他的家庭是家庭,姐姐的就不是了嗎?

如此冷血和自私,如此安然和鎮定,由此可見:他為何能如此壓迫自己的女兒,如此對待安然了!

一個只知道吸姐姐血的弟弟,一對重男輕女的父母,姑媽的原生家庭,將她打造成了一個任勞任怨、不記回報的付出型人格,讓她一生都在為弟弟和其家人而活,為他人操心,反而失去了為自己而活的機會!

我心疼這個女人,也痛恨吸姐姐血的弟弟。

這樣的弟弟不值得付出!

總結

正因兩種不同的觀念,所以擁有了不同的命運:姐姐在抗爭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點,而姑媽卻要繼續揹負長輩賦予的桎梏,為了弟弟的家人勞累,也一輩子為他人而活。

同為女性,身為女兒,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首先,我們是屬於自己的,是獨立的個體,之後,我們才有力量和空閒去顧忌其他。

因為,只有把自己活好了,才能更好、更有富餘的經營別的事。

你看,一生為他人勞碌的姑媽,她的貢獻得到回報了嗎?她將自己活成了老媽子,弟弟卻只當她是冤大頭,兒女也常常因為她的付出而生氣。

她的感受弟弟在乎過嗎?心疼過嗎?兒女是否理解她,並寬慰她呢?

沒有,都沒有。

由此可見,當一個人連自己都不顧及、不在意的話,其他人是不會在乎這位付出者的感受的。

而身為姐姐的我們,需要醒悟並將自己付出的門檻抬高,不是誰都能輕易得到自己的付出的,一個不知悔悟和不懂感恩的,每天只想著把姐姐當做壓榨物件的弟弟,這種對他的付出,就真的不值得!

同為女性,身為長女,世俗的某些“禮教”:如果不正確、不值得,是腐朽而扭曲的,那麼即使外界的壓力聲和反對聲再大,也不要妥協,因為你捍衛的是本該屬於自己的權益,不是他人口中的“沒良心”和“冷酷無情”。

而只有堅定的捍衛住了自己的權利,站直了身體,才能擁有平等而公正的姿態,與外界交談,而這才是人生的真相!

兩代女性的心酸史,恰恰映射出了重男輕女家庭之間,存在的種種問題和麻煩,這裡沒有平等與尊重,更沒有愛和包容,由此,這樣扭曲而畸形的家庭,又怎會變得和諧幸福呢?

由此可見,重男輕女的觀念要不得啊!

話題:你如何看待安然和姑媽的人生選擇?

歡迎評論!

—END—

晨曦橙,情感原創寫手,一支筆寫人生,述世界,看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