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比利時戰役德軍的防禦能力到底有多強?德軍的主攻方向是a集團軍群

1940年5月,德軍透過空降兵輕易地“撬開了”比利時的大門,B集團軍群開始有“節奏的”向前推進。為什麼是有“節奏的”呢?因為這個方向根本就不是主攻方向,它只是將英、法聯軍主力調往比利時的誘餌,真正的主攻是A集團軍群。

從德軍的兵力部署上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左翼的C集團軍群只有17師;右翼的B集團軍群共有28個師,其中包括4個裝甲、摩托化師;而中路的A集團軍群擁有包括10個裝甲、摩托化師在內的64個師,擔任著主攻方向。

在法國的邊境線上,要說防禦能力最強的恐怕要算馬奇諾防線了,之所以只修到比利時,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阿登山區地勢險要、山路崎嶇,不適合大兵團運動。英、法兩國寧肯相信德軍進攻比利時,也不相信德軍會從阿登山區衝出來。

這就是曼帥計劃中最精妙之處。“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在阿登山區的問題上,英、法聯軍犯了“官僚主義”,或者說依然延續著傳統的軍事思維,山路難走但還是有路可走,地勢險要也不是不能逾越。

尤其是坦克和摩托化部隊的使用,泥濘、險要的路根本不是大的問題,再加上德軍優秀的軍事素養和高機動性,在工兵出色的保障下,幾百輛坦克經過2天的艱苦跋涉,終於穿越了阿登山脈110公里長的森林地區。

為了達成戰役目的,B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以及C集團軍群佯攻馬奇諾防線,在某種程度上吸引了英、法聯軍的注意力,掩護了A集團軍群的行動。與此同時,龐大的A集團軍群也開始秘密推進,高度的紀律性使這一行動得以成功實施。

更關鍵的是,節點把握得恰到好處。德國元首和曼帥最擔心的就是,英、法聯軍按兵不動,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聯軍不僅行動迅速,而且出動了全部主力,就在其進入比利時不久,德軍從阿登森林冒了出來,直插其後方,節點掐得相當準。

而“速戰速決”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法國戰役中,德軍的“快”可以說是人人稱道,而戰術更是完美。B集團軍群成功地將英、法聯軍主力調往比利時,C集團軍群又牢牢牽制住馬奇諾防線的法軍。於是,在法國縱深給A集團軍群,留出了一個非常大的間隙,利於其快速推進。

古德里安指揮的3個裝甲師,作為A集團軍群先鋒,突擊的速度也“不是蓋的”。日行速度平均達30公里,僅10天就抵達了英吉利海峽,在地圖上畫出了一個“漂亮的左勾拳”,抄了英、法聯軍的後路,徹底將其打蒙,“很自覺”地舉手投降。

然而,快速推進的德軍,追上法軍後,將武器排在公路上用坦克進行碾壓,並讓他們向後轉,自己去找跟進的德軍投降。由於速度太快,以至於整個A集團軍群,拉出了一條長達百餘公里的細線。在德軍進攻的第5天,法國總理就坦言,這一仗恐怕要打輸了。

期間,同樣驚慌失措的,還有德國元首和高階將領們。不過,他們是因為部隊的推進速度,遠遠超過了預期。為避免裝甲部隊遭到側翼攻擊,急令暫停進攻2天,等等後面的步兵,但遭到古德里安的拒絕,因為奇襲是戰役勝利的關鍵。

如果說曼帥的計劃實施中,唯一的錯誤就是,元首命令部隊停止圍殲。德軍到達英吉利海峽,預示著對英、法聯軍的三面包圍已完成。然而,一紙命令讓他們得以從敦刻爾克撤走。不管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無疑是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遺憾。

有意思的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在日後不僅被描述成勝利的象徵,而且還被搬上銀幕,成為英國人值得誇耀的行動。殊不知,這是德國給英國的恩賜。從戰術角度上看,撤退就是撤退,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因為沒有一場勝利是靠撤退贏得的。

總之,曼帥的計劃實現了德軍進攻法國“速戰速決”的目的。戰役僅進行42天宣告結束,法軍傷亡20萬人,還有150萬人被俘。由此可見,“閃擊戰”的效果顯著,與一戰法軍陣亡136萬人相比,二戰的法軍更多的是被嚇破了膽。

曼帥之所以被稱之為戰略家,此戰足以證明。

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