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首詩就是一首很完美的詩!

這首詩最後的兩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驚豔至今。這首詩就是一首狀物寫景詩:古木樹林中,繫了小船,我扶著柺杖,去往橋東。當時下著濛濛的細雨,在杏樹林中,渾身沾滿了春雨,還有杏花的花瓣,空中吹著微風,但是感覺不出寒冷,因為這風,是楊柳婀娜的身姿送來的,哪裡會感到寒冷,臉上也沒有感到寒氣,真是好風好景!

可以說,這首詩寫出了一位僧人,去拜訪友人時候的景色以及心情描寫。可以說是一首很完美,很優雅的一首詩。很多形容詞的運用,擬人化的比喻,以及倒裝句的運用,都達到了詩詞寫作的頂峰。

這位志南僧人,只給後人留下了這麼一首詩,雖然一首,已經名傳史冊。

我們仔細研讀這首詩,感覺用詞很是雅緻,竟然還有那麼一些的富富麗堂皇的氣質在裡面,相比之於與唐朝詩人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首“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更給人一種春意盎然的正能量的感受。

我們好像看到了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漫天的杏花雨,在空中零星的掉落,古樹林中,小船兒停靠在河邊,春雨之中,詩人走著路,也不覺得冷,因為此時已經是陽春三月,杏花初綻,楊柳剛剛吐牙,偶爾一陣微風吹過,楊柳送來了陣陣微風,冷不冷呢,一點也不冷,臉上都沒感覺出寒意,此情此景,好一幅美景美圖!

我們讚美這位高僧的這首詩,宋朝的思想家朱熹也評論志南高僧的這首詩說:南詩清麗有餘,格力閒暇,無蔬筍氣!也就是讚美這首詩,沒有蔬筍氣息,這讓我們很狐疑,蔬筍氣是什麼呢?

酸筍,字面意思是蔬菜和竹筍,蔬菜和竹筍放在一起,醃製酸菜的話,就有一股酸味,僧人們因為不吃肉,所以,以蔬菜和竹筍為主菜,他們的飯菜很是清淡和簡樸,因為清修,也沒有悲傷和歡喜,僧人的生活,有一種很寒酸,很沒有情趣的意思在裡面。

朱熹說的是,志南的這首詩啊,用詞很是雅緻清麗,詞的節奏也可以,好像是自然而成,更好的地方,是沒有其他僧人的寒酸氣,沒有情感上的那種枯瘦感,反而又有一種熱愛生活的意趣在裡面。

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出,志南這位僧人,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感情豐富的人,如果是一個心如死水,感情乾涸的一個人,那麼也就不會有“沾衣欲溼杏花雨”,這樣辭藻華麗,感情美好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