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三國時期的一場破釜沉舟,一場天下諸侯混戰,一場地獄

導語:徐珂曾說過:“與其坐而待亡,敦若起而拯之。”我們這一輩子,總有很多的困境我們不得不去面對,可能很強大,但我們應該做的不是畏懼不前,而是勇敢的發出挑戰。

人生的苦難之多,猶如深海礁石,不僅阻擋航船,有時候還會使航船在不經意間撞上礁石,造成船毀人亡。但我們是否就因為海上的礁石就放棄前行?或者在遇到困難時就向困難妥協而不去尋找險境下的生機?答案是否定的。但筆者想說的是,人生的困局只有破了才能立新。此乃破釜沉舟!

在天下諸侯混戰的三國時期,有一場留名至今的戰役。曹操以七萬軍隊,大敗袁紹的七十萬大軍。這場戰役便是著名的官渡之戰。

公元199年,袁紹率領七十萬大軍前往官渡,攻打駐守在官渡的曹操軍隊。袁紹大軍來勢洶洶,曹操雖兵力不足卻也毫不示弱。後來兩軍對峙,許攸投靠曹操,曹操才知曉敵人弱點,燒了糧草,從而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很多時候,處於劣勢的一方不見得取勝機率就低。破釜沉舟一詞出自《項羽本紀》,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就堅持不動搖的做下去。曹操與袁紹一戰,七萬對七十萬大軍,曹操獲勝機率渺茫。但由於曹操以其韌力始終不棄,乃取得勝利。

中國近代以來,軍閥混戰數十年,個個心懷鬼胎。為打倒危害中國的頑固的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國共兩黨決定合作,並北伐消滅軍閥。實際上,依靠著袁世凱的遺留部隊,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的力量都十分強悍,即使兩黨合作了,也根本不足以北伐。

但諸多的原因不僅促成了北伐,甚至促使北伐勝利。一個是蘇聯方面的原因,1922年蘇聯正式成立,並組織幫助開展一系列國際工人運動。蘇聯積極促成國共兩黨的合作,國共兩黨開始形成統一的戰線。而軍閥內部矛盾重重,都為了各自的利益打得不可開交。於是兩黨決定,北伐先打吳佩孚、再殲孫傳芳,因為當時吳佩孚的力量最強,和孫傳芳矛盾最大。因此國共要攻打吳佩孚,孫傳芳勢必不會幫忙,等到殲滅吳佩孚軍隊時,孫傳芳就算後悔也為時晚矣。

二個便是孫中山先生個人品性問題。孫中山先生老早就想北伐了,奈何兩次護法運動打得他抬不起勁,加上不厚道的陳炯明叛亂使他陷於悲痛之中,北伐不至於耽擱那麼久。但國共合作之後,北伐便開始了開掛模式。

北伐一路高歌猛進,在第一階段便贏得了中國半壁江山,在長江邊上和軍閥形成對峙局面。雖說人們現在解讀北伐戰爭,還是為共黨在北伐期間沒有取得領導權而感到惋惜,但由於兩黨的合作,善於捉住敵人的漏洞,從而佈置了完好的戰略部署為北伐的勝利打下基礎。

從古至今,以少勝多的例子不在少數。官渡之戰曹操統一北方、北伐戰爭蔣介石領導才能、甚至劉邦勝項羽,都顯示出破釜沉舟的勇氣和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傑出的人物。無數先輩的豐功偉績告誡著世人:就算你已身處危機,要思考的也應當是如何絕地反擊,而非萎靡不前。風吹帆動,前途渺茫,既已離岸,便可上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隨波逐流,等待別人來絞殺。臂如曹操,臂如老蔣,不也是制定了合乎正確的戰略才取得勝利嗎?

作者:海道(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