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歷史上有很多真實的謀士,他們看書並不多,為什麼這麼聰明!

我從小愛看三國,最喜歡裡面的各位謀士。那些衝鋒陷陣的、皮厚心黑的反而沒讓我覺得怎麼樣,因為感覺沒有超脫“人”的能力之外,無非是力氣更大點、臉皮更厚點、運氣再好點。但是那些謀士實在讓人佩服,他們的能力已經超過我當時的理解了。諸葛亮就不必提了,其他的謀士也是機變百出。

雖然那是演義,但是推而廣之,歷史上有很多真實的謀士,確實很厲害。嚴格說起來,他們看書並不多,因為那個年代沒多少書,什麼地理物理化學統統沒有知識體系,連天氣都只能靠“夜觀天象”,何況那年代印刷的書本來也不多,還都掌握在豪門手裡。至於資訊傳遞的效率更是低得可怕,很多事情要麼閉塞,要麼經過傳遞已經走形了。那麼為什麼這些人還這麼厲害?

這些人的厲害不在於排兵佈陣、紙上談兵,而在於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比如諸葛亮剛剛跟了劉備,將少兵微,沒有地盤,還面臨著強敵,硬生生左支右突,打出一片天地;龐統議取成都,別人還沒說啥,他就提出上中下三策。歷史上有才能的人,基本都屬於這種,別人沒辦法的時候他們有辦法,別人有辦法的時候他們有好幾個辦法,辦法還很好用。

更可怕的是,他們會預測。什麼賈文和料敵決勝、郭嘉遺計定遼東、未出茅廬定天下三分、魯肅榻上對等,想想都覺得可怕。如果說借東風、算命什麼的是小說家言,三分天下總是真的吧?那個年代知道的資訊都不及時、還沒有確切的訊息來源,比如諸葛亮,一個山裡的農夫,新聞報紙都沒看過,居然知道天下大勢。要知道在辛亥革命以後,那會已經有很多交通工具、有報紙什麼的,很多山裡的農民過了好多年都不知道清朝已經覆滅了。更不必說現代社會還曾經發現過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的事情。諸葛亮咋知道的?

後來逐漸長大了,逐漸發現,其實這些厲害的人,在於預判的準確,而預判準確來自於對人性的把握。當然,人性本身就是一種規律。比如諸葛亮和關羽打賭,在華容道布兵,是因為了解曹操生性多疑;郭嘉遺計中,提出二袁去找公孫康,一定會內訌,這些推測來自於對人性的判斷。當然,也有判斷不準的,看看袁紹手下的幾個謀士,猜來猜去,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有時候技不如人反而被將計就計。再加上,那個年代雖然資訊傳遞慢,但是大家知道的都不多,半斤八兩,而且生產力低下導致很多事情變化比較慢,比如今天得到探子來報,上個月張三領十萬兵馬渡河,哪怕得到資訊晚了一個月,也不必擔心,因為那個張三還在河邊造船呢,沒有一個月過不了河。當然,既然是預判,就有不準的時候,所以再厲害的人,也有判斷不準的時候。比如最著名的失荊州、失街亭,明明瞭解人性、能想出各種辦法,還是會失手。

雖然想明白了,我卻更佩服他們了,因為我當時沒明白這種能力如何培養。不僅僅是三國,歷史上這麼多名人,都有類似的計策。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知識不可能都比現代人更廣、知道的資訊不可能比現代更快,人類的智商沒有明顯的變化,為什麼這些人這麼聰明?古人說因為這些人天縱之才(這其實是結果而不是原因)、飽讀詩書。我也讀了很多書,也走南闖北走了不少地方,雖然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也沒達到那種一遇到事情就想得很通透的地步。再說,讀書的人多了,聰明人卻不多,這是咋回事呢?

我上大學的時候遇到某位哲學老師,他說由於知識大爆炸,其實你們已經知道不少知識了,現在一個小孩子知道的資訊,比過去一個成年人知道的還多,但是你們不會運用這些知識。當時我還有點不服氣。直到我步入職場、做過諮詢,經過十幾年沉浮,我越來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古人知道的知識點不多,但是很聰明。簡單地總結,就是因為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知識結構。

打比方說,每個人的大腦就好像是一個倉庫,從各種渠道進來的知識就好像是一個個箱子,有大有小。每個人天然地會把這些箱子扔進來而不知整理,於是倉庫裡亂七八糟。當我們要用到某個知識的時候,要麼找不到,要麼就是個簡單的“找到-拿出來”的過程,缺少相關的聯想和創新。再打個比方,每個知識就好像一塊磚,它們散落一地,看起來很多,但是不成形狀,並不能支撐你建立一個房子。

而知識結構就是對知識點的有效使用的方法,就好像是倉庫裡面的架子、擺放規則,又好像是對磚塊的搭建方法。當你的知識都整整齊齊地碼放起來,它們會按照某種規則互相聯絡。這樣當你尋找一個知識點,就不再像過去那樣直接去翻,而是去找“相應的規則”,當你找到需要的知識,同時也找到了與它相關的所有知識,便於你進一步往下思考。

我在看很多名人電影、看很多海外學者的研究方式的時候,我都感慨於他們的思路。其實並不是那些人知道的東西就比常人多,但是當他們遇到問題,他們能夠按照一種方式去尋找答案,即使他們自己找不到學過的知識,也能創造一個方法去探索求知。而普通人,我見到很多人遇到問題第一反應都是,先是一愣,然後說“不知道”,然後就沒有下文了,要麼去問其他人、百度,要麼就是創造一個藉口解釋自己為什麼不知道,比如“我們沒必要知道這些、這些知識沒用、這就不可能知道”等。

可見,古往今來,雖然很少有人互相交流這些,但是能夠從讀書中突破出來的,莫不是領悟了人性規律、建立了自己的知識結構的,而那些只知道死讀書的,就會越來越鬱悶,為什麼上一本書說“做人要誠實坦蕩”,下一本又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到底該聽誰的?《論語》說學而不思則罔,只知道積累知識點,卻不知道思考他們之間的關係,建立知識結構,就會越來越迷惘。希望那些感慨“知道很多知識卻過不好這一生”的人好好想想,你學到的是知識,還是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