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45歲以上人必瞭解!骨質疏鬆“8大表現”,別等到骨折才後知後覺

骨質疏鬆症的初期通常無症狀出現。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脊椎變形,脊柱骨折、脊柱側彎或前屈等姿勢的異常。因變形而伴發肌肉過度緊張時可出現疼痛。常見神經壓迫症狀、自感身體麻木感和神經根樣疼痛。股骨與橈骨的骨折性疼痛及變形診斷比較容易,胸腰椎骨折的症狀多數不很嚴重,疼痛、脊椎滑脫的症狀與肌肉疼痛都是非特異性的,多數患者缺乏明顯症狀,直至身高變矮。患者常因身高變矮而接受醫院的檢查。

骨質疏鬆症的常見症狀與併發症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疼痛

疼痛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常以腰背部為主,亦可表現為全身骨骼疼痛或髖、膝、腕關節疼痛。據有關資料統計,骨質疏鬆症患者中67%為侷限性腰背疼痛,9%為腰背痛伴四肢放射痛,10%腰背痛伴帶狀痛,40%腰背痛伴麻木感,10%不僅腰背痛,而且伴有四肢麻木和屈伸腰背時出現肋間神經痛和無力感。

1。腰背部疼痛 自發性胸背和(或)腰背部疼痛是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這種疼痛可以是長期性的,常無特異性,且存在個體差異。骨痛只有在骨量減少12%以上時才會發生。疼痛可表現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常因脊柱彎曲,椎體壓縮性骨折和椎體後凸弓起,在站立、坐下、翻身等體位改變時發生疼痛,早期尤為嚴重。有時持續一整天,也有幾天至幾個月的。急性疼痛通常是由於近期發生椎體壓縮性骨折而引起,可伴有姿勢異常,骨折部位常有壓痛和叩擊痛。運動時疼痛加重,如步行、起坐等,安靜時減輕。通常的鎮痛藥物療效不佳,臥床休息1~2星期後疼痛可得到緩解。慢性疼痛多是由於椎體骨折或者可以是由跌倒、舉重物和某些活動後發生;另一種是背部慢性廣泛性鈍痛,伴全身乏力。

2。其他部位的疼痛上部腰椎的變形使頸部向後方屈曲,後頸部的肌內緊張、肩凝、頸部疼痛,往往引起緊張性頭痛或繼發性高血壓,脊柱向後方突出,步行時先移動重心,屈曲膝關節,使膝關節前屈加重,可引起關節炎症狀惡化。

二、身長縮短、駝背

身長縮短駝背是繼腰背痛後出現的重要臨床體徵之一, 是椎體發生慢性累積變形和壓縮性骨折的結果。由松質骨和密質骨組成的骨骼中,松質骨更易發生骨質疏鬆改變。特別是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全部由松質骨組成,而且是支援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因此更易產生症狀。駝背的程度越重腰背痛越明顯。此外,除駝背外,有的患者還出現脊柱後側凸、雞胸等胸廓畸形。

三、骨折

遇到輕微的損傷就發生骨折是骨質疏鬆症的主要臨床表現。在骨質疏鬆症中,女性股骨頸骨密度低於0。49g/cm2,男性低於0。58g/cm2,受輕微的外力就易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症骨折發生的特點:在扭轉身體、持物、開窗等室內日常活動中,即使沒有較大的外力作用也可發生骨折;骨折發生部位比較固定,好發部位為胸腰椎椎體橈骨遠端、股骨上端踝關節等;肋骨等部位的骨折也可發生,自覺症狀有劇烈咳嗽時疼痛,肋骨骨折多發生於高齡患者。據報道80%的壓縮性骨折是沒有急性症狀的。

四、迴圈與呼吸障礙

胸椎變形明顯時,可壓迫心臟,妨礙胸廓擴張,出現呼吸困難與心悸。骨質疏鬆症所致胸椎、腰椎壓縮性骨折導致脊柱後彎、胸廓畸形,可引起多個臟器的功能變化,其中呼吸系統的表現尤為突出,同時腰椎前凸影響心臟的血液迴圈和正常功能。由骨質疏鬆症導致的高度脊柱側彎實屬罕見,但在骨質疏鬆症並有先天性脊柱側彎時肺活量減少,殘氣量(KV)正常或增加,肺總量(TLC)減少,用力呼氣肺活量(FVC)和氣道阻力均正常,最顯著的變化是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肥大,換氣功能變化輕微。

五、消化功能障礙

當脊椎向後側凸時對腹腔造成壓迫而發生內臟下垂,常有便秘和腹脹、食慾低下由於腹腔容積減少,下腹部向前方突出,在高齡者常誤認為是肥胖。對胸腔的壓迫,形成裂孔疝,食物透過障礙或反流性食管炎,成為上腹部和下胸部疼痛與不適的原因。

六、面板症狀

脊椎楔狀變形,軀幹呈前傾姿勢,前胸壁與腹壁的面板屈曲而變成紅色,呈現出多汗潮溼的樣子。繼之,此部位成了細菌發育的溫床。在這種情況下常育真菌生長,產生慢性面板刺激,發生糜爛與瘙癢,成為煩躁與失眠的原因。此時清潔面板,使面板乾燥是必要的。

七、精神緊張

精神呈緊張狀態是骨質疏鬆症的一個重要併發症。 隨著骨質疏鬆症的慢性進行性發展,患者同時有進行性體力減弱,腰背部肌力下降,身高變矮,腰背部疼痛,行走時需使用柺杖。這些症狀常使患者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評價過低,喪失生活信心,併產生不安情緒,使自己的精神呈現強烈的緊張狀態。

這種精神緊張常使疼痛感覺增強,結果使鎮痛劑的效果減弱在高齡者,當不得不接受嚴重骨質疏鬆症的診斷時,常感到自己年邁體衰不願意參加體育運動,常閉門不出,這樣勢必加快了骨質疏鬆症的進展。

八、其他

1。肌力低下 因骨質疏鬆而引起的肌力下降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併發症。據報道,肌力與骨鹽量相關,骨質疏鬆症患者常因背部的疼痛而限制了運動,故其背部的肌力比正常人低,握力與運動量有減少趨勢。運動療法能改善骨質疏鬆症的症狀。

2。異位性鈣化 骨質疏鬆症時溶出的鈣鹽從尿中排洩。這些鈣鹽可以在腎臟與尿路沉著,形成尿路結石,常是腹痛與血尿的原因。據報道,當骨量大量減少時,常在大動脈形成大片鈣化。

3。老年骨質疏鬆症常和其他一些常見疾病併發,如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老年疾病同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