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水稻即將進入破口抽穗期,這些藥物在水稻破口前應該合理使用| 科普

目前,大面積水稻即將進入破口抽穗期,是多種病蟲集中危害的關鍵時期,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害是常用的。而農民朋友常不知道唑類藥對水稻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據經驗隨意加量造成抽穗困難現象,抽穗後變成空秕粒,對產量影響大。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水稻破口前後合理使用唑類農藥的原因及過度使用造成困擾的解救方法。

一、在水稻抽穗時會出現抽穗困難,是什麼原因?

有的是品種本身包頸現象發生較重,遇不良環境條件時表現得更為嚴重;有的是施藥不當,如在抽穗前過量施用唑類殺菌劑等,或者施用精唑禾草靈等除草劑影響水稻生長。

需要注意的是,戊唑醇、烯唑醇、已唑醇、丙環唑等唑類殺菌劑會抑制水稻體內赤黴素的形成,在水稻上部節間拔長期使用,特別是加量使用時,可能抑制節間拔長,導致抽穗困難,影響水稻灌漿結實。

二、唑類殺菌劑用量不能過高

唑類殺菌劑正常用量下對水稻的抑制作用,一般需1周左右才能消失,如果在1周內連續使用這類殺菌劑,會產生疊加效應。

施藥後是否產生過度抑制,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水稻長勢、水稻對這類藥的敏感性、溫度、用藥量大小等。用藥量高,水稻長勢弱,水稻品種株高矮、穗下節間短(其體內產生赤黴素的能力較弱),施藥後突遇低溫,更容易發生過度抑制現象。

在施藥前後一段時間溫度較高而且平穩的情況下,每畝用戊唑醇純藥10-15克防治稻曲病,一般不會影響水稻正常抽穗。防治稻曲病,注意在水稻破口前5~7天用藥,使用唑類農藥按推薦用量防效不會差,不一定要過多增加用量。

三、水稻用量過大出現抽穗困難有沒有解救措施?

水稻在抽穗期出現抽穗困難現象,噴施赤黴酸能促進抽穗,有利於穎花授粉受精,減少空秕粒。一般每次每畝用赤黴酸純藥0。2-0。5克加水50公斤均勻噴霧,生長正常的地段儘量不噴藥。

第一次施藥後3-5天,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再次噴藥。如果水稻抽穗期出現比較明顯的抽穗緩慢現象,可以立即按上述劑量噴施赤黴酸促進抽穗,防止包頸。如果有條件,可以考慮結合施破口藥噴施碧護0。136%赤·吲乙·蕓薹可溼性粉劑,促進水稻抽穗和灌漿。

本文及配圖均為趣頭條自媒體使用者上傳,不代表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