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回想與ULTRA BOOST的這些年

作者:極度配速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已然結束,但在今年的狂歡之中,跑圈的歡呼聲似乎更多地投向了各大國產品牌,而我們曾經的老朋友adidas卻只是靜靜的等待著。

曾經雙11的adidas有多瘋狂?兩百塊的bekoji,三百塊的波士頓9,還有數不勝數的湊單和滿減讓人眼花繚亂,當然,其中最受人歡迎的還是adidas全品類當家花旦ULTRA BOOST。

2015年,隨著BOOST科技在其它品類運動鞋中的大獲成功,adidas將當時剛剛成熟的BOOST科技經過重新調教,搭配自家的Primeknit和Torsion System組成了ULTRA BOOST的第一代,adidas將其定義為,進階使用的緩震跑鞋,我們習慣性地將其稱為UB1。

這雙鞋在當時到底有多厲害?在那個只有EVA和PU作為緩震材料的年代,大多數人對運動鞋的印象才剛剛告別硬邦邦的“板磚”,阿迪達斯在此時就已經能拿得出一雙即使放在今天,腳感依然十分前衛並且軟彈的跑鞋。

UB系列舒適的腳感並不僅僅來源於厚厚的BOOST中底,其Primeknit材質的襪套鞋面也功不可沒。還記得第一次試穿ULTRA BOOST時,將腳塞入鞋中的那一刻的腳感,彷彿一切渾然天成,像是在外勞累了一天之後一頭趴進巨型懶人沙發的滿足感。

多少明星為它折服,穿著它走過紅色的地毯,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對它的美譽和稱讚。但在當時,如此前衛的腳感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儘管ULTRA BOOST在中底後跟和鞋面上加上了大面積的TPU支撐,但過於軟的中底和鞋面還是使得許多人反饋力線不正,走起路來容易腳掌發酸。

在次年UB2在鞋底使用了馬牌橡膠,使得全鞋的抓地力有一個質的提升。UB3和UB4針對使用者的精細化的需求進行了一些小修小改。但這樣的擠牙膏迭代使得UB系列在專業跑圈並未受到跑者的廣泛認可,而更多的是被當作一雙休閒跑鞋使用。

之後阿迪達斯還推出了UB DNA系列對經典的ULTRA BOOST進行了許多有意思的改進:比如在鞋身加上花紋和刺繡;將ULTRA BOOST的鞋面改成防水鞋面並加厚橡膠換裝快速鞋帶使其變成一雙越野鞋。最有意思的是阿迪達斯曾經把復刻款獵鷹5的鞋面嫁接在了ULTRA BOOST上使其成為了一雙室內足球鞋或者足球文化鞋。

(更換了獵鷹鞋面的ULTRA BOOST)

2019年,adidas將ULTRA BOOST大改款設計出了UB19。UB19的造型和前掌的滾動曲線更加激進,對中底的BOOST進行分密度處理使得支撐性更強,還換用了更輕的鞋面。總的來說,UB19相比起經典的ULTRA BOOST來說更能跑了。

除了大升級,ULTRA BOOST在這一年又有了一個“大殺器”——價格。“只要500塊就能買ULTRA BOOST!”

這幾乎是ULTRA BOOST最火爆的年代。多少人在11月10日的深夜盯著手機螢幕就為了能搶到一雙便宜的ULTRA BOOST。多少人在各大論壇徘徊整理收集釋出攻略只為穿上一雙ULTRA BOOST。這也許不是ULTRA BOOST最輝煌的時候,但一定是我們追求它最瘋狂的時候。

2020年,UB20對鞋面用回收紗線材質進行了針對性處理。當年還特別釋出了ULTRA BOOST PB旨在用簡單的鞋面升級使得ULTRA BOOST變成一雙能打的訓練跑鞋。在2021年阿迪達斯又再一次對ULTRA BOOST進行大改,整雙鞋的線條更加圓潤後跟的BOOST也顯得更加豐滿更有分量。

但,似乎已經沒有人在意它了。隨著各種新材料的運用,讓一雙鞋變軟變彈似乎已經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各大國產品牌一起發力,將軟彈跑鞋這一個品類無限細分,並且打到了一個極低的價格區間。更重要的是更多人意識到長時間穿著過於軟彈運動鞋進行各種體育鍛煉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各種各樣的傷害。

2022年,我甚至不知道新的ULTRA BOOST升級了什麼,長得怎麼樣。沒有滿減,沒有折扣,沒有擠破頭皮在各大電商平臺搶的優惠卷,現在最新的ULTRA BOOST就以曾經那個夢寐以求的價格全尺碼躺在我的購物車裡,躺在我的收藏夾裡。它宛如被人捧起來的神,現在又默默地回到了凡間,等待著它應有的命運。

在我看來,adidas在UB3和UB4這兩代的“坐吃空山”和“不思進取”最終導致了UB家族如今的衰敗。而後的UB19和UB21這兩款大改款也依舊在跑步和休閒之間糾纏不清,也使得ULTRA BOOST失去了先發優勢,被國內各大廠商取而代之。

但歷史終究無法重演,我們也無法改變UB家族衰敗的事實,而隨它而去的不僅僅有曾經的記憶,還有那個無知且狂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