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清朝皇室龍袍的歷史有幾千年,但並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一個含糊稱呼

在很多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龍袍的身影。從很早的時候開始,這就是一種地位很高的服飾。一般平民百姓根本不能穿。

龍袍的歷史有幾千年,但並沒有形成一個專門的類別,而是一個含糊的稱呼。直到清朝的時候,龍袍才被歸入專門的吉服類別中。

圖為咸豐皇帝吉服

這類服飾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屬於在皇帝、皇后、太后在祭祀那樣的重大典禮上穿著的衣服。皇族服飾,本身就比一般大臣親王奢侈華貴。而龍袍又是在祭祀這種重要場合穿著的服飾,自然在規格、材質等方面,有更多的要求。

清朝的時候,一件龍袍的製作,通常要耗費整整兩年時間。需要多個部門互相配合,才可以順利完工。除了用料、織繡,還有龍袍上極為繁雜的紋飾。其中任何一點,都足以難倒一個熟練的工匠。

不僅因為這是皇族穿的衣服。過去王朝極為講究禮儀。這些禮儀都需要靠這些一點點的細節來體現。所以,絲毫不能馬虎。清朝前期的時候,當時很多規則還沒有制定完全。

所以,龍袍的樣式也比較多。但是,乾隆年間,皇帝為了制定出一套可以供後世效仿的制度,編纂了《大清會典》和《皇朝禮器圖式》。

這兩本書對於整個王朝的禮儀制度,進行了極為詳細的規定。其中就包括對龍袍上的位置佈局、紋飾、顏色,哪些人能穿,哪些人禁止穿,都做了很詳細規定。

乾隆皇帝的這個做法,既讓龍袍的製作,有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同時,也是藉著服飾制度的確立,劃分出有嚴格規矩的禮儀等級。

顏色的話,龍袍一律是明黃色。這是龍袍的一個重要區分。其他服飾可能也有龍紋,比如賞賜給親王大臣的五爪蟒,其實就是五爪龍。但是,那種蟒服可以用石青色,卻不能用明黃色。

佈局來說,清朝龍袍會在領圈、彎子、馬蹄袖、衣身四個地方下功夫。它們比其他地方更顯眼,也更重要。像馬蹄袖,它原本是清朝在關外時,為了抵禦嚴寒,把袖子製成特定形狀,方便冬天騎馬射箭。

清朝入關後,馬蹄袖的功能雖然不是那麼明顯。可是,清朝皇室為了告誡子孫,也為了不忘自己的身份,仍在服飾中,加入馬蹄袖的樣式。

至於紋飾形狀,龍袍首先要體現的,自然是皇族的特殊身份。所以,龍紋跟十二章紋成了專屬紋飾。清朝龍袍雖然結合了很多滿族服飾的特點,但大體上,還是沿襲了過往朝代的特點。

像清朝龍袍使用的明黃色,這是沿用過去黃色為皇族專用色的做法。

至於龍紋和十二章紋,都是追述到幾千年前就使用的紋飾。

跟十二章紋在龍袍上只佔一小塊面積不同。龍紋十分的位置,十分顯眼。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得到龍紋的身影。而且,龍紋的排列位置,也極有講究。

一般來說,龍袍上的龍紋都有九條。這九條龍,八條繡在前胸、後背、兩肩、前後衣襟。最後一條繡在衣服裡面。

代表皇帝“九五之尊”的意思。而且,為了突出龍紋的形狀,會在前胸、後背、兩肩,繡一種叫“團龍”的龍紋。這種龍紋看起來面積比較大,很有氣勢。

前後衣襟的地方,則會繡一種叫“行龍”的龍紋。這種紋飾代表著“臣民忠謹”的含義。

在龍紋和十二章紋以外,其餘紋飾,則會更突出吉祥如意的寓意。因為龍袍本身就是吉服的一種。龍袍的下襬,會繡上很多曲線,這個被稱為“水腳”。

水腳往上,就是一層層的浪花,以及山石寶物,這個代表了“江山永固”的含義。

而在龍袍的各個地方,又有其他的紋飾。比如紅色的蝙蝠紋飾,祥雲的紋飾。這些紋飾都有自己的含義。紅色的蝙蝠,代表著洪福齊天的意思。

祥雲本身就是一個代表吉祥的紋飾,它跟紅色蝙蝠組合起來,又有“福運”的意思在。

雖然這些紋飾、位置都是大體固定的位置,但製作起來同樣繁瑣。再加上材料、人工的消耗。單是一件龍袍,不知要耗費多少銀子。這些銀子又不知能讓多少貧苦百姓,過上溫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