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清朝妃子和朝廷命婦為何都要穿高跟鞋?清朝妃子們為何要穿高跟鞋?

在各種反映清朝故事的影視劇中,對於清朝後妃的形象,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清朝的後宮嬪妃和朝廷命婦們,都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穿著高底的旗鞋。有的鞋底甚至達到了將近10釐米,走路並不方便。那麼,清朝後宮嬪妃和朝廷的命婦們,為何會開始流行旗鞋呢?其實,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清朝貴婦們的一種時尚潮流。

首先,我們聊一聊履和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腳上穿著的物件分為靴、履、鞋等等。其中,靴子是朝廷官員和貴族們出席重大場合的標配,無論官員還是命婦,王公大臣還是後宮妃嬪,都可以穿靴子。但是,從南宋時期開始,男人們開始喜歡小腳女人,三寸金蓮開始出現。《輟耕錄纏足》中記載:“李後主宮嬪窅娘,纖麗善舞。後主作金蓮,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繞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狀,素襪舞雲中,迴旋有凌雲之態”。

由於這種畸形的審美,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女性的地位發展。歷經南宋、元朝和明朝,截止明朝統治的末期,裹足之風已經在全國盛行,而且成為了一種傳統習慣。女人裹足以後,便無法快步走路,影響了正常生活,也影響了正常的勞動。清朝入關以後,雖然禁止滿族女性們纏足,但對其他民族沒有約束。

因此,在清朝統治時期,裹足之風仍然沒有絲毫的衰退。至於滿族女性的旗鞋,在清朝入關的初期,雖然與中原女性的鞋子有所區別,但差別並不明顯。僅僅是旗鞋略微厚一點而已,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誇張。透過清朝後宮嬪妃和朝廷命婦的畫像來看,在順治、康熙兩朝,還沒有看到高底旗鞋的出現。換而言之,在清朝統治的前期,滿族婦女們都穿平底旗鞋,高底旗鞋還沒有出現。但是從雍正皇帝在位時期,在後妃、命婦們的畫像中,開始出現高底旗鞋。

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后妃、命婦的畫像中,幾乎所有的女性都穿著高底旗鞋,而且樣式都不一樣。由此可見,高底旗鞋在清朝中期開始出現,逐步成為了清朝貴妃圈的流行趨勢。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花盆底、船底、平底和馬蹄底4個型別,貴婦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旗鞋。

清朝的服飾制度在乾隆皇帝在位時期逐步成熟,各級貴族、官員、命婦們的穿衣打扮都有嚴格的規定,旗鞋也不例外。按照朝廷的規定:“富家的多以緞為質,貧者以布為之,皆彩繡花卉圖案,素而無花者,最為禁忌,以其近凶服。貴族婦女常在鞋面上飾以珠寶翠玉,或於鞋頭加綴纓絡,少女十三四歲始用。”嬪妃和命婦們的旗鞋高度不一,從3寸到10寸不等,旗鞋一般都有各式各樣的裝飾,最忌諱出現素色的旗鞋。

那麼,在清朝中期為何會出現高底旗鞋呢?隨著康熙、雍正兩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國家的外部威脅基本解除,經濟持續發展,進入了安寧的時期。在這一階段,貴婦們開始研究如何打扮自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至於為何出現高底旗鞋,則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為了增高,和官員的厚底皂靴性質一樣。第二,則是防止旗裝被泥土弄髒。

在清朝文獻中,出現了這樣的解釋:“所以鞋用厚底者,乃因旗眷衣垂至地,以長身立玉為尚,用此輔助,益增其美耳。”其實,在其他文獻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由此可見,高底旗鞋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身高,顯得女性身材更加婀娜多姿。與此同時,由於旗裝都比較寬大,穿上高底旗鞋以後,能夠避免旗裝的底部被泥土弄髒。

旗鞋看上去並不複雜,但真正製作一雙旗鞋,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首先,需要製作旗鞋的樣式,尤其是後宮嬪妃,一般都需要比較有新意的設計。樣式制定好以後,開始裁剪、縫製和刺繡。最後是根據貴婦們的需要,加裝一定高度的鞋底。在博物館中,甚至出現了超過20釐米的鞋底,類似於現在的超高跟。對於鞋匠來說,鞋底與鞋面的縫合非常考驗技術,一般的手藝根本達不到。

高底旗鞋在清朝中期出現以後,逐步形成了不同的鞋底和不同的樣式,例如淺藕荷緞桃水仙花盆底鞋、月白緞彩繡金魚荷花高底鞋、黃緞彩繡花卉紋高底鞋和雪灰緞繡墨蘭元寶底鞋等等,都是清朝貴婦們經常穿著的樣式。由於旗鞋的鞋底太高,走路或者起身有可能出現重心不穩的情況。因此,需要侍女或者太監們在旁邊攙扶。在各種清宮影視劇中,都能看到類似的情況。其實穿著高底旗鞋以後,活動並不方便。

因此,在私下場合,貴婦們也並不穿高底旗鞋。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西方高跟鞋傳入國內,一些貴婦們開始嘗試穿著高跟鞋,放棄傳統的高底旗鞋。清朝滅亡以後,由於各方面的制度已經廢除,皂靴、高底旗鞋和大清帝國一樣,都成為歷史。言而總之,高底旗鞋之所以能夠流行,主要是能夠增高的作用,深深吸引了貴婦們。至於平民家庭的女性,即便想穿高底旗鞋,由於需要進行日常勞動,條件根本不允許。高底旗鞋的出現,與當下社會的增高、美容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女性們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