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黨建引領再發力,“紅色物業”更暖心

安居方能樂業,居住環境的好壞和物業服務的優劣是居民生活幸福與否的“晴雨表”,如何讓轄區居民居住更舒心、生活更幸福,濱城區彭李街道從居住小區管理服務入手,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這條主線,透過建強基層組織、凝聚紅色力量;最佳化管理機制,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凝聚多方資源,力促居民自治,構建起核心化引領、區域化聯動、制度化保障、智慧化服務,構建起“四化”支撐的“紅色物業”建設新格局,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構築“四級”架構,讓“紅色物業”紅在組織上

堅持把“紅色物業”建設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和社群黨組織“軸心”引領作用,發揮物業黨支部和小區網格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發揮樓宇黨小組和黨員旗幟引領作用,構築“街道黨工委—社群黨總支——網格黨支部、物業黨支部—樓宇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實現黨組織全面領導。

2020年12月,彭李街道紅色物業黨群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打造了集物業企業黨組織建設、物業企業日常工作管理、業主委員會組建、房屋維修基金申請使用、物業問題投訴等工作一站式服務平臺。堅持“屬地管理、行業指導”原則,按照註冊地確定組織關係隸屬,轄區註冊地物業企業49家,符合條件的22家企業單獨建立了企業黨支部;黨員人數較少的,組建了社群物業企業聯合黨支部;對沒有黨員的,全部選派了黨建工作指導員,組建社群物業黨支部,實現了物業企業黨組織全覆蓋。

街道制定《彭李街道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成立實操流程》,積極推動具備條件的住宅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加強對業主委員會選舉的組織領導和稽核把關,引導黨員帶頭參加業委會選舉,確保業委會成員中黨員比例不低於60%。對不具備成立業委會條件或業委會不能正常履職的,由社群黨組織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代行業委會職責。充分為網格黨支部賦能增權,全面加強網格黨支部對業主委員會的領導,積極推動網格黨支部與業主委員會成員交叉任職,將網格黨支部設立情況納入業主委員會備案要求。

目前,已成立小區網格黨支部132個,物業黨支部 22 個,業委會 74(物業管理委員會22個)個,其中黃河家園業委會黨員佔比100%,不斷為“紅色物業”注入“紅色生命力”。

最佳化管理機制,讓“紅色物業”紅在管理上

力促物管企業行業自律。由物管辦牽頭,區物業管理協會參與,不定期、常態化組織開展物業企業專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彭李街道業主委員會成立實操流程》、《山東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山東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濱州市物業收費標準》以及物業服務企業“陽光薪酬”制度等專題培訓, 旨在推進各物業服務企業全面推行物業服務事項公開公示制度,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在物業管理區域公開物業服務價格、服務內容和服務標準,公開投訴渠道和公共收益等,接受社會監督,力促物業服務管理規範化、專業化、精細化。同時,在物業服務行業開展“對標學標”活動,組織物業專案負責人、部分企業主要負責人分批到外地和本地優秀專案學習觀摩,提高企業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水平,增強物業服務質量。

強化物管辦對企業的規範管理。日前,彭李街道組織召開物業服務企業考核評價現場觀摩推進會議,區物業管理協會、街道物管辦,街道創城辦及部分物業企業負責人參加,對物業企業管理的部分商業小區現場觀摩、打分評比,目的是以觀摩、找差距、促提升,提高物業企業的創城意識,提升管理小區、服務居民的能力水平,目前已經組織觀摩活動4次,收到良好的效果。

為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彭李街道設立了27個社群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發揮社群對物業企業的業務水平、黨建服務專案的開展情況進行動態考評,切實將物業管理融入基層治理,成為對物業企業管理的有力抓手。同時,依據《濱州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服務質量監督考核評價指導意見(試行)》,對物業企業施行差異化管理考核,制定完善了《彭李街道物業服務企業 “紅黑榜”管理辦法》、積分制管理辦法、獎勵機激勵制等一系列考評制度,作為物業企業考核評價主要依據,有效規範物業企業經營行為。另外,由物管辦每月收集彙總各渠道受理的物業投訴,對各物業公司被投訴的數量進行梳理、分析研判,對數量排名前三位的書面提醒,數量最多的進行約談,強化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督作用。

凝聚各方資源,讓“紅色物業”紅在服務上

今年以來,彭李街道針對轄區 “三無”小區實際,探索“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管理機制,透過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市場運作,對16個“三無”小區(共計33棟樓房、7處平房、832戶、10。3萬平方米)打包管理,實現了小區物業服務管理的專業化、全覆蓋、精細化,成為深化“紅色物業”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成功範例。

基層治理,重在黨建引領、社會參與。結合“紅色物業”建設,彭李街道探索推行“三方議事”制度,每月召開社群、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商議事,有事說事,沒事見面,著力化解老舊小區改造、供暖、物業費、居民矛盾等方面的問題,暢通了居民、物業、業主委員和社群黨組織之間的溝通渠道。黃河社群透過舉行“三方議事會”, 把流動餐車引進小區,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吃上熱氣騰騰的美餐,切實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朝陽社群經過三方議事,成功舉辦“補植海棠樹、共創文明城”活動,讓網格黨支部、物業黨支部發揮作用,讓志願者充分參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各社群也充分發揮共駐共建、“雙報到”單位的優勢,組織志願者進社群、進小區,與網格黨支部、物業黨支部聯合,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文藝匯演、紅色宣講、弱勢群體走訪等活動,向社群居民提供精神食糧、精神慰藉等。同時,物業企業黨員帶頭開展社情民意大走訪,透過居民議事、志願服務、法律援助等,集中解決小區停車難、下水道堵塞、樓道雜物存放等 “堵點”問題,形成了“居民齊參與、事事有人管”的社群治理新局面,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也提升。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程芃芃 通訊員 夏玉忠 報道)